碎片人生

作者: 时间_断点 | 来源:发表于2020-01-03 16:54 被阅读0次

    看过余华写的《在细雨中呼喊》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人生是破碎的,是不完整的,它是由一片又一片的破碎记忆组成的。

    如若不是这本书的提醒,恐怕我这辈子都很难想明白人生竟是由记忆片段组成的,而非一个完整的梦。这本书的写作手法与我看过的其他小说都不相同,每个章节看似都没有太多的关联,但这却又是我们每个人在倒映人生时的一种状态。没有什么章法,也没有什么顺序,倒映在哪里就是哪里。当你读到文章末了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看似破碎却又完整的人生拓扑图。

    我之前写过一篇名为《怎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的文章,但我现在只想问,怎样的人生才能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有提到他时常会想起这部书稿,会想起七年前他写下的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容颜并没有消退,反而在日积月累里更加清晰,同时也更加真实可信。”对于作者而言他们的存在犹如“梦魇”,以至于后来他开始怀疑自己真正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对于这样一部被译成多种文字,被世人推崇的回忆体小说,我不觉得我有理由不去认真的拜读一下,顺便领略一下回忆给我带来的人生归属感。

    对于人生,我始终都是处于一种臆想或者是遐想的状态,毕竟没有谁是真正经历过而后又能讲述它的人。我对人生的理解及看法也仅限于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年龄段上的纬度,对于再多的理解和认知还缺乏必要的经历和时间。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书籍里,小说占据一半,在这一半的小说里能看到人生世事的又占一半,在这一半中能引起我共鸣的或者是让我觉得它是在暗诉人生的差不多又占一半,在这仅有的一半中让我领悟最深的两本书分别是麦家写的《人生海海》以及我刚读完的这一本《在细雨中呼喊》。

    两本书、两个作者、两用风格,对于《人生海海》我也是感触颇深,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足够理解,人生海海它不仅仅是一个题目,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作者给出的解释是:“人生像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总是有很多的不定因数。”人活着有多难?不妨去看一下《人生海海》,一个看似不知所云的题目却能指引你找到人生的思考方向(人生海海是闽南语)。相比《人生海海》,余华的这部作品让我觉得更加贴近我的日常人生。

    以片段回忆的形式讲述过往,以不连续的篇章叙述每一个“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物,最后再以“我”的再次归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当你看完文中的最后一个字时你就会忍不住把前面的部分再看一遍,因为你不觉得那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你会很迫切的想知道那场大火之后怎样了?“我”回来后又怎样了?其实,这些在前文中都有交代,而且也写的比较详实,只是说作者的这种写作手法,让不认真读书的你(我)觉得这本书好像还没有写完,这个故事讲的不完整,甚至会觉得这个结尾太过突兀,有些看不明白,看不懂。

    读书有时候就会是这样,要么觉得看不懂,要么觉得无味,究其根本就两个原因,要么是阅读能力不够,要么是读书不够细心。比如,我曾读过的《废都》,读第一遍时没品出什么来,只是觉得有些情节描述的太过裸露。时隔几年,当我再次翻看时我看到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性,人性的赤裸比我看到的任何赤裸文字都要可怕。在此之后,我还看了《失乐园》,这让我更加笃定我的认知,文字裸露背后是更加赤裸的人心以及人性。读懂一本书似乎很难,但相比较读懂一个人,读书还是简单的,毕竟文字它就是文字。

    在我阅读余华的这部作品时,我有几次被里面风趣的文字逗笑了,笑过之后就是让人发麻的痛。一个人(孙广才)喝醉掉进了粪坑,在掉进去之前还自我嘟囔了一句,“别推我”。之后被另一个酒鬼罗老头看到了误以为是谁家的一头猪掉进了粪坑,于是他开始沾沾自喜,想法子捞上来,等他捞上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孙广才时,他当时被气破口大骂:“孙广才呵孙广才,你这条老狗,死了还装猪相来骗我。”随后他一脚又把孙广才蹬回了粪坑。被溅了一脸粪水的罗老头抹了抹脸又说:“他娘的,还要作弄我。”至此这个禽兽不如的父亲在作者诙谐幽默的文字里落下了他应有的幕。

    诸如此类的文字片段还有很多,比如文中提到过的孙广才的父亲与他小孙子的智力套路,让不懂事的小孙子没少挨孙广才的打骂,但这也是孙老爷子最无奈的举措。其实在每一段看似有趣的文字背后皆是人间的心酸。它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它更像是一类人或者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中的主人公孙光林,从出生到被寄养再到再次回到出生地都没有受到家人的喜爱,他更是被孙广才认为是一个无用之人,并且多次想要让他离开。他之所以被如此冷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是孙广才在一次急不可耐的情形下落下的种,但他却又是生命力最顽强的那一个。

    看完全书,我似乎又在书里找到了归属感。我曾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种”,虽然没有文中主人公那样离谱,但在我的内心里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从小不被父亲待见,后来又不被母亲待见,在我有限的童年里,我犹如野草一般的生长着,无论受到怎样的风吹雨打我都是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直到我“自成一派”。看到文中主人公的顽强,我似乎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坚韧,那是一种甘于现状而又不屈服于生命的坚韧。

    生命的破碎在于它曾经的完整性,人生的破碎在于记忆存储时的选择性。那些时刻存在你脑海里的记忆片段,总有一天会为你拼凑出一副属于你的“碎片人生”,那时候的你会猛的发现,能被记忆深刻的时间片段都是你曾以为自己无法承受的时间断点,那时候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微微一笑,双目凝视远方,让不停打转的泪水永远的驻扎在你早已深陷的眼窝里。

    碎片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片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tt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