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日暖阳
在教学歇后语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能够很快熟记背诵,但一说到运用,就都只有“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这让我很想“独膀子打拳——露一手”。
于是我说:“学习歇后语不但要能够背诵,更要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不然,不成了”竹篮子打水——””学生马上接道“一场空!”
看到学生的兴致来了,我“趁热打铁——赶紧”说:“那我们师生来一场歇后语大赛好不好啊?”,谁知下面很快有人接道:“老虎拉车——谁敢(赶)和您比啊!”
看到学生已经入戏,我故意说:“那我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其实,我当时并不是“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心里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最后自己落个“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那可真就是“带着面具上街——没脸见人”了。
我大致说了一下规则,要求学生的歇后语要符合情境语境,不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有学生马上回道:“老师,您这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顺便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是和老师比赛而”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哦!”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免得万一“饺子破皮--------露了馅”可就麻烦了。说了声“下课”,我“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