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已经五岁了,前四年我以懒妈妈的姿态悠闲地陪宝宝生活着。为什么可以懒呢?
幸福的前四年
“宝宝,妈妈渴了,能给妈妈拿杯水不?”两条小腿吧啦吧啦的过去拿水。
“宝宝,衣服自己穿行吗?”历经挫折宝宝还是自己穿上去了。
“宝宝,给妈妈拿个鞋子行吗?”一转眼鞋子来了。
那时的我老怀安慰,咱怎么有这么听话的儿子呢,睡了都能笑醒。
转变的第五年
宝宝四岁了,上幼儿园了。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没哭过。因为从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告诉他幼儿园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他会遇到多上朋友,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他义无反顾的保持着全勤的记录。
可是,变化发生了。
我的宝宝不再听我的呼唤。
“宝宝,我口渴了。”“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宝宝,今天穿这件衣服吧!”“这件衣服不好看,我不穿。”
“宝宝,这样做不对哟!”迎来的是神之蔑视。
试问苍天饶过谁!今天就爆发了一场战争。
事情的起因:1.奶奶喊吃放,不理不睬。2.蓄意破坏家庭积分榜。3.一个星期前动脚踢爸爸。
于是,我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在犄角旮旯里,我截住了他。毫无准备的他以为我要跟他玩,转身就跑。我狠狠的拍在他屁股上的巴掌他也没理。于是我开始了二轮进攻。不明所以得他很是愤怒。在旮旯里反抗着,“我不跟你玩了!”“我要带着奶奶、爷爷离家出走!”“你再也没有朋友了!”“我要打110报警来抓你!”
事已至此,我又岂能半途而废,待他吼叫的力度降低时,我瞅准机会,奋起反击,“国家制定的法律需不需要遵守,不遵守了会怎么样?”
“要遵守。”
“不遵守的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家里制定的规则要不要遵守?”
“要遵守。”
“那积分榜是谁破坏的?”
“我不说。”
“是不是你破坏的?” 某人点头。
“这样做对吗?” 某人摇头。
“以后共同制定的规则,不能自己想破坏就破坏,请记住。”
“好的。”某人不情不愿的说。
“国家除了法律以外还有社会公德,道德来约束我们,其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
“咱们家谁是老人?”
“爷爷奶奶!”
“谁是你的父母?”
“爸爸、妈妈。”
“以后爷爷奶奶叫你吃饭你该怎么办?”
“不知道。”
“你应该说,好的奶奶我马上就来或者奶奶你先吃。说一遍”
@#@#@#不情不愿,不清不楚的说。
“妈妈想喝水了怎么办?”
“给妈妈拿。”
“今天你没有做到,并且伸手打爸爸妈妈,作为惩罚我要拍你的手5下!”
伸手,拍。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随后我们进行了日常生活的玩耍。他愉快的进入了睡眠。
事件的后续:1.睡得时候会又生气。2.睡觉起来时给妈妈拿水喝。
孩子的成长总是就像是海上的小船,波折起伏。反思孩子最近的变化,作为父母有很多是之处。
1.孩子是在不断变化的。四岁以前他在寻求周围人的认可,对大家的要求他努力去迎合。四岁以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有了自己的主管判断。所以孩子会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大人和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时,大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如果不是选择性的问题,可以达成和解。
2.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有了自己的同伴,有了小群体。从语言到行为,从穿衣到吃饭,都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老师的要求在孩子眼里是不送更改的。有一次,天气热,让宝宝穿短裤,宝宝不乐意,我们俩彼此不屈服,最后我想了想问,是老师允许吗?孩子点了点头。(老师为了防止孩子跑的时候摔倒)很多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多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批评孩子也需要爱。批评孩子是必不可免的。但是在批评时要温柔而坚定。宝宝哭的泪流满面伸着胳膊要抱抱,我扶住了胳膊,但没有抱,因为我的话没说完。
4.做父母的要与孩同进,需要看书学习。三岁以前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还曾报名参加了学习班,而今孩子已经长大,我却停止了学习,跟不上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所以学习不能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