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难缠,小人难斗。自古以来莫不如此。但是在一朝之上,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官员就免不了与小人的斗争,历史上君子被小人整倒整死的案例比比皆是。
范仲淹就是一个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直君子,而且眼睛里从不揉沙子。他因为直言犯谏,大胆抨击时弊,屡次遭贬,但直心不改。
范仲淹像天圣五年,即公元 1027 年,经晏殊大力举荐,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他胆大包天,竟然几次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的消息,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会毁掉他的前程,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写信给他说:“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随后他被贬为河中府通判。
章献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他又因为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
景祐二年,范仲淹晋升为国子监,因为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他再次被贬知饶州。
范仲淹书法范仲淹三次被贬出京城,按道理他该长点心了,可是与生俱来的犟脾气是改不掉的。还有一次,他又准备给皇帝上疏了,他的对手是皇帝身边很得宠的一个内侍,此人“怙势作威,倾动中外”。
跟后来的扰乱朝纲的太监们一样,这样的人极难对付。范仲淹已经写好了疏状准备上呈,但他也不能不慎重考虑,皇上要听,一切都不说,皇上要是不听,这整个家估计都完了!
虽然自己已经下定决心要以死报国,但是连累全家毕竟是于心有愧。所以范仲淹连续几个晚上难以入眠,他一直在庭院里踱步,要把事情安排得再周密一些。
他自忖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廉洁自律,别人应该抓不住什么把柄,但考虑到对手还可能罗织罪名,就吩咐把家里所有有关占卜及兵法之类的书籍全部烧掉,想来想去,再没什么了,他想后事也应该交待一下。
于是,他把儿子纯祐等几个都叫来,说:“我今天准备上疏,请求皇帝罢斥他身边的小人,我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如果我被处死,你们以后再不要当官,就在我的坟侧建个学堂教书为生。”几个儿子都含泪答应。
范仲淹还是毅然决然地上奏了。好在宋仁宗是一代明君,对忠心直谏的范仲淹不仅没有处罚,还表示赞赏。那个内侍随即就被罢黜出宫。
此事见载于《麈史》,可信度甚高。作者是与范仲淹同时代的王得臣,曾官至司农少卿。他是听他的湖北安陆老乡郑毅夫说的。郑,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曾知开封府。
王得臣对范仲淹与仁宗的这段轶事评价极高,“圣贤相遇,千载一时矣。”君圣臣贤,一千年难得遇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