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这本书很久了,认识它是在电影《北京爱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这部电影的线索就是这本书。电影我虽然看得不大懂,但里面提到的书却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算是我看的第一部致敬书的电影。
影片中时不时的出现关于这本书的些许内容、背景以及书评等,看得出来,这是本深受众多读者喜爱的书。那时我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瞅瞅这本深受赞誉的书到底是怎样的。
终于,我在图书馆里遇到它了。
它的封面很是简单,白色打底,正中央一个正正方方的图框,上面是一个颇有时代感的小书店,安静的伫立在繁华的大街上。图的上方就是这书的名字。褪去封面,书的包皮是深蓝色硬壳的,书名是烫金的,简单却又深沉,透露着一股韵味。
之前我是不会留意一本书的外皮包装的,在我眼里,书的外表都是一样的,是无关紧要的,书的内容才是重要的。但在读完这书之后,我也开始注意起每本书的外装了。因为我发现,爱书的人似乎是连书皮都爱的。书中,海莲·汉芙多次称赞弗兰克为其寻到的书,漂亮而有味道,且常常通过形容她所拿到书的封面来表达她对这书的满意。由此,我也开始试着去留意我接触的书的封面包装,而这第一本书自然就是这正在读的《查令十字街84号》。
来谈谈这书的内容吧。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小出租屋里的年轻女作家,因买不起纽约市场上卖的昂贵书,写信给一家开在伦敦的二手书店,希望能购买她所能负担的并想要的二手书。书店员工弗兰克为其回信并附上她所想要的部分书籍。之后,海莲多次向这家书店购买图书,在书信来往之间,海莲与多次为其回信的弗兰克结为书信好友,同时,也因为她多次给这家书店里的人寄送节日礼物,使得她与这家书店的所有员工都相交,成为好友。
在纽约的海莲最想要去的地方就是伦敦,她也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看看她经常寄信买书的书店,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通信二十年中,海莲都不曾去过伦敦,也无法去逛逛“她的书店”。二十年过去,书店里的人也慢慢的老去、离世。最后,这家书店就停止营业了,而在书店关门之际,海莲才来到伦敦,来逛逛“她的书店”。在空空如也的书店里,凝望着书店,想象着那一群未曾谋面却相知相交的人的面孔。
书里收录的是海莲与这家书店员工的来往书信,书中海莲与其固定回信人弗兰克从一开始礼貌恭敬到后来的互相打趣开玩笑。可以看得出来,女作家海莲是个率真善良,体贴他人的人,而一直为其回信的弗兰克则是个做事严谨、工作认真的人,书店的其他人也是懂得知恩图报、善良可爱的人。
这书看得人心头暖暖的,一封封的书信,一段段的真情。很多人会想着要探究海莲与弗兰克是否有互想喜欢、倾心对方。但我想,不管他们俩的真是情感如何,是喜欢是赞赏亦或是倾慕,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让人羡慕的。这样单纯的感情已经不多了。他们两人不曾见面,紧靠书信的交流,却可以那么的坚定那么的稳固,不为名不为利。我可以为你们寄去你们急需的东西,你会为我想要的书籍奔波寻找,哪怕要花费你无穷的精力。你送我礼物我送你惊喜。虽然你我不能相见,但你我却仍能相知相交,坦诚相待,没有其他的干扰。我们的感情纯粹而美好,不掺杂其它任何东西。
简单纯粹的感情总是会打动人心,多少年来,多少人为他们的这段纯真感情而感动。虽然结局令人惋惜,却不失其魅力。明明是陌生人,但你会对我这么好,明明相隔万里,但我会视你为朋友为知己。我们之间无关乎爱情,无关乎名利,无关乎付出与回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没有别的理由,简单,纯粹。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交流已经仅限于手机,QQ、微信、视频,再也不是这种需要漫长等待的书信往来,取而代之的都是能即使回复的手机聊天APP。虽然这样的确加强了信息的流通,却还是失去了韵味,冰冷没有温度。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媒介,有着千差万别的感受。
在读完这书,我心中有一个想法。在现代,我们能否也能谱出这样的一段感情,简单纯粹。
我也想要能有这样的感情,这样简单纯粹的书信往来,哪怕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和我一样有这样想法的人。
如果有,无论男女,皆欢迎,联系方式:QQ1723284483——非诚勿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