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令(一)

作者: 合肥张建春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21:23 被阅读21次

                            《桃花令》(一)

        1981年10月31日,著名诗人、社华社记者张万舒,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故乡人民的笑声》,实际上在这之前的1980年,他就在上海《文汇》上,发表过同名散文。“故乡笑声”,如同他气势恢弘诗歌的诗眼,一再散发抒情的温度。他深情写下:

        去年回故乡,我写过一篇《故乡人民的笑声》,结尾写道:有顺民心的政策,故乡人民的笑声,一定会越来越亮。今年怎么样呢?

        诗人的脚步和目光,在故乡桃花镇张磨坊流连,他被故乡人民的笑声氤氲了。

        六十八岁的父亲展开满脸笑纹说:哈,打土改到入社,那时20亩田,也没哪一年有今年收的多!

        大哥说:呔,去年你回来,我才翻半个身,今年算是大翻身罗!

        乡亲们笑嘻嘻嘻地说:房子盖在岗头上,高高大大,敞亮,看得远。

        ……

        诗人情怀,笑声感染,张万舒借《人民日报》抒怀:

        面对此情此景,我双眼涌出了热泪:呵,一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而故乡简直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看乡亲,还是普普通通的人;望故土,还是表层薄薄的几寸,已经世世代代耕种过几千年。然而,仅仅因为实行了合民心的政策,就一齐爆发了估不透的潜力。

        《故乡人民的笑声》发表时,我正读大学一年级,我把这通讯压在枕头下,常被一串串欢天喜地的笑声惊醒,醒了又细读,早已是笑意涟涟。我的老宅和张万舒的家乡仅是一塘之隔,张万舒是我的堂叔呢。张磨坊的笑声,也就是我家郢子的笑声啊。谁不愿家乡好,谁不希望故土浸泡在笑声里?

        过去的故乡实在是穷,穷得叮当响,俗话形象“穷得滴尿”,整天里想的思谋的就是“搞”饱肚子,肚子“咕咕”响,代替了美好的笑容。而“苦吃得齐腰深”又常挂在嘴边,吃不饱肚子苦,众多的苦难,多是由饿生发的。“民以食为天”,天有斗大的风洞,该有多大的狂暴呀!

        记得1978年底,一个夜晚,伯父顶着星月,跑了近二十华里,到了县城我家,悄悄对八十多岁的我的奶奶说:要分田到户,包产单干了。伯父神神神秘秘,让不明亮的灯光暗了几分。奶奶沉默了一会,眼睛陡的亮了,瘪着嘴念叨:黄泥田、大三斗、榜田……那是她曾耕种过,栽过秧、割过稻,下过死力气的土地。伯父兴奋地说:妈,这些地,我又能为它们出力了。奶奶高兴,要回去看看。伯父打岔,说地还没分呢。

        而就在这之前不久的1978年9月23日,肥西山南小井庄,冒天下之大不讳,一夜间将土地悄分到户,开启了农村改革之旅。我的故乡桃花距此不过百十来里,如此和煦春风怎能不吹拂到?春风拂心,没人挡得住。

        没经多少周折,故乡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我的伯父也如奶奶的愿,拥有了黄泥田、大三斗等,奶奶在我们的搀扶下回到家乡,甩开我们的手,走得坚实,她指指戳戳,黄泥田兴稻,大三斗点豆……头头是道,种了一辈地的奶奶,熟知土地的秉性。

        如伯父所说,可以为土地出力了。真的是种瓜得瓜,点豆得豆,得了力气的土地,开始前所未有的发力,稻浪千重,麦穗金黄,丰收丰足的景像一次次的呈现,“搞”饱肚子的愿景,就那么不痛不痒的实现了。

        那几年,我回故乡,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说:我们现今在“杀”合肥人。听着不解,品后却有味,有农民的狡黠,更有故土人从土地上再杀出一条路的意味。故乡人从土地上尝到了甜头,又生着法子从土地上“探金”,开始种植早玉米、早黄豆、反季节蔬菜之类,省会人好这一口,价钱自然高高的,轻轻一“杀”,故乡人的口袋挣得饱饱的,城里人却喜欢这样的杀劲。相得益彰,城乡人都笑得明快。

        年轻一代更不安分,他们不满足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作派,在土地上变花样,想着法子赚钱致富。表弟自为,竟创办了蘑菇公司,大棚连片,形成了不小的产业,把省城合肥人“杀”得血淋淋的,又欢喜得趋车前来,满载而归。自为挺着腰杆说话,字正腔圆。而就在几年前,他还穷“灰”了,“寒尿”只滴。

        故乡在原有风景里,抹上了崭新的风彩,完整而又丰富。

        不知从何时起,家家户户争着翻建房子,草房扒了建楼房,一家比一家气派。伯父也忍不住了,买砖备瓦,不到两个月,一幢小楼起来了,登楼临窗,故乡的风貌一目了然,美得格外珍奇。

        还有就是喜酒喝个不停,多年的寡汉条,一个个成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宣告结束。故土爆竹声声,脆响悦耳。

        当我沿着故乡新修的大路行走时,眼眸里全然是新奇和鲜艳,生长一麦二稻的土地开始变脸,多姿式、多色彩的作物,竟有叫不上名字的。房屋也在蹿高,多面孔、多色调,谁都不敢说,自家的房子是最高的。

        故乡的笑声满满的,由不得想起张万舒描述的故乡人民的笑声,心底涌出一些诗情:好!故乡,我大声为你叫好!  全然是张万舒《黄山松》的格调。

        桃花开,在故乡桃花不分季节的开。

    2018.04.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令(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ea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