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悅己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散文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作者: 蛮子123123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06:42 被阅读581次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文/蛮子

01

每天锻炼都能碰到的老王,半个多月没有露面。今天见他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忙问缘由。原来是喝酒过量,酒精中毒住院了。提起这事他满是懊恼:差点丢了性命。

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增进感情,本是高兴事。但如果把握不住”度“,伤了身体,误了正事,就得不偿失了。

喝酒要有度,吃饭、做事也要讲究度,国学里就有吃饭要吃七八成,做事留下三四分的说法。

仔细想想,“度”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要有度,为人处世要有度,工作生活要有度……还真是,凡事都要讲究”度“

02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个寓言故事:一个乞丐,背着打满补丁的褡裢袋,一面自嘲贫困,一面咒骂那些富得流油的人贪得无厌。

命运女神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愿意给他银元。银元源源不断流入他的褡裢袋,命运女神问他够吗?乞丐连说不够、不够!女神提醒他不要再装了,否则褡裢袋就要胀破了。乞丐仍不满足,结果褡裢袋彻底破了,所有银元流失一空,命运女神消失无踪。最后,乞丐连一个银元也没有得到。

有人会笑乞丐的贪心,笑他不懂得取舍有度、见好就收的道理。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犯这样的错误。

人们总是贪求更多,所谓欲壑难填。在已经有所得的情况下,还不知足,最后,连本来可以得到的都失去了。

可见,钱财有度,知足常乐。想要的太多,反而因小失大。取舍有度,才是人生大境界

03

我国古代关于“度”的论述很多。《国语·周语》有:用物过度妨于财。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老子《道德经》里讲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已经贮满的容器,不如停止不注;宝剑打磨得过于锋利,就不能长期保持。

现实中有关“度”的例子俯首可拾。

就在上个月,央视一套 《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上下篇,报道了一起超载案件。

货车司机王兵驾驶的一辆满载煤块的重型半挂车闯红灯,行驶中突然侧翻,重重地压在了一辆小轿车上。

雨夜,巨大的惯性,让重型半挂车压住小轿车又滑行了一段距离,才停了下来。小轿车上有4个人,不幸离世。

民警表示,货车所载货物重达87.7吨,超载50多吨。超载对车辆的制动产生影响,出现意外根本刹不住。

王兵已有20年驾龄,在一年前花了60万,分期贷款买到了这辆半挂车。为了多挣钱,就在运量下功夫。

超载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法院判决,王兵有期徒刑6年,并赔偿遇难者家属410余万元。

假如我们做事不讲究度的把握,迫不及待,过于强求,反而会导致失败,甚至会触犯刑律。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才是人生大智慧。

04

凡事有度不仅仅是东方哲学里的朴素道理,在西方心理学里,认为过度、过多、过强和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有关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人在接受信息或者刺激时存在着一个主观的“容积量”,一旦超出这个“容积量”,人就在心里开始出现厌倦、烦心等,从而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信息或这种刺激。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凡事如果过度就会产生和出现物极必反和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美食家蔡澜深谙这个道理。他教人做五香花生时,这样强调过——记得只拿一小碟上桌,等客人吃不够再要时,再拿出一小碟……两碟为限度,不管客人如何再三要求,都不能心软。

人生许多事都是如此,别总想做到极致,别太追求完美。把握分寸,才是人生大学问。

05

所谓“度”其实就是分寸,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

微信里曾流传这么一个段子,把为人处事中度的把握分析得淋漓尽致:自信过了度,就成了狂妄;;坚持过了度,就成了固执;老实过了度,就成了迂腐;善良过了度,就成了软弱;精明过了度,就成了愚昧;贪婪过了度,就成了腐败;随意过了度,就成了胡来;放心过了度,就成了放任;谦虚过了度,就成了虚伪;持重过了度,就成了呆板;执着过了度,就成了偏执;理想过了度,就成了空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会碰到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

开会发言,什么时间讲,站什么角度,讲到什么分寸,调子有多高,有讲究。既要勇于表现,又不能越位抢先,尤其不能功高盖主,哗众取宠。

跟随领导下乡,站什么位置,说什么话,有讲究。不能靠前,抢了领导风头,又不能躲得很远,显得对领导不尊重。就是与领导一起吃饭,坐什么位置,啥时候敬酒,说什么话,也有讲究。

有这样一位同事,跟领导下乡,领导没下车,他先下了。好几次,主人分不清那个是领导,先拉住他的手寒暄,让领导很是尴尬。

饭桌上,领导还没开口,他的话先打不住,时时想表现和突出自己的能干。因为话多、爱表现,领导后来出差下乡很少带他。

看来,把握”度“,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06

把握好“度”,有很多学问。少一分则缺,多一分则枉,这一增一减之间,是经验的度量,是智慧的把握,是胸怀的展示。

做到把握有度是人生经验的度量。人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到”度”的位置,把握”度“的节点,做到胸中有数。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师傅告诉我,遇事不要怕,要敢于表白,据理力争,但又要及时回缓,不能闹僵。现在想来,这个度的把握里就有师傅的人生经验在其中。

做到把握有度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练出来的,是反思失败中悟出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做到把握有度更是一种胸怀的体现。人一旦私心过重,功利心过强,必然会迷失方向,贪得无厌,失之无度。只有不断加强修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计名利,看淡得失,保持淡定的境界,才能头脑清醒,做到“允执厥中”,不失其度。

总之,凡事有度,重在把握。“度”的把握,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事业兴盛乃至前途命运,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一个“度”上。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相关文章

  •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文/蛮子 01 每天锻炼都能碰到的老王,半个多月没有露面。今天见他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忙问缘由。原来是喝酒过量,酒...

  • 差距

    在动物性上,人与人的差距几无。 在精神上,人与人的差距如神仙与禽兽。 在财富上,在权力上,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

  • 贫穷的富贵

    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却也是有差距的。 年龄上的差距,见识上的差距,学识上的差距,说不清却可以感受到的差距。而在这...

  • 人的差距就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距

    人的差距就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距! 如何提高认识水平,四个方面: 1、放开胸襟,虚心; 2、多读书,开阔眼界; 3、...

  •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开始与坚持

    《行动变现》杨小米 著 人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自己在努力争取,在作者的思维模式里或许根本就没有退缩二字。 明确的目...

  •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行动力

    一个人的梦想是否可以实现,看她的行为力就知道了。 想和行动之间,往往会被一条巨大的鸿沟挡住去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 人与人差距

    有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生活,没有创造成就,没有为家庭带来收益,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的人不只是为自己创造了成就...

  • 人与人的差距

    姑娘的期末考终于在昨日如期结束,今日在娘的催促下勉强答应去添置两身衣服。每次逛街,问她要不要买衣服,回答我的都...

  • 人与人的差距

    之前我boss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思维。今天我细想,似乎不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应该首先是执行力的差距,...

  • 人与人的差距

    一个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日常习惯。 你知道四百分和三百分之间差什么吗,差一个动力和思考,你知道四百分和...

网友评论

  • 老王_d59c:受益匪浅!
  • 135680a70e8b:好文!很多年前一位领导下乡,一下车,司机就指手画脚起来,领导都插不上嘴,总是闹尴尬。后来,调整司机岗位去开班车。确实干啥都应该讲究个度。

本文标题: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一个“度”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b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