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七)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七)

作者: 王少明wsm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19:39 被阅读0次

文/王少明

1.时间的利用

而在今天,人们的时间更加零碎,更加缺少大块的时间。且不说做文章,单是读书都觉得没有时间。

对于古人曾说过的枕上、厕上、马上,我们今天能否做到呢?

在今天看来,在马上构思文章是不可能也没有机会了,这样的交通工具早已不复存在。

即使是在草原上,也很少遇见马匹了。很多牧民养马,也是为了在旅游场所供游客骑马拍照收费,这样的马性格温顺,个头不大,游客才敢于骑上马,在草地上拍上几张照片,算是到过草原的留念。至于那些急驰嘶鸣的骏马,更是难得一见了。很多的牧区,放牧都是用摩托车等工具,更加方便快捷。

想像一下,在青山碧水之间的小路上,读书之人骑在马上,兀自沉溺在风景之中,不时的吟诗一首,马儿在慢慢的行走,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画面。

今天肯定不行,任何一种交通工具,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你的精力应付车流、人流还来不及,还哪有看书的精力。反倒是在地铁或是公交车上,到处都是手捧手机之人。

那么厕上呢,很多说自己忙起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看书呢,况且大部分人在上厕所时会习惯的看一下手机,花边新闻、娱乐新闻,看起来多轻松,厕所也上的轻松。更没人去珍惜这几分钟,在厕上看书了。

看来只有枕上是最适合今天的我们了,每当夜幕降临,万籁寂静;仰望苍穹,繁星点点;环顾院落,偶尔鸟鸣;小坐窗前,凉风习习;手执一卷,心旷神怡。

然而这只是儿时的记忆,如今的城市霓虹闪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如果想要安静的读书,自然要将自己先拘泥一室之内,才可谓是闭门即是深山。

在城市里,环境的嘈杂也是存在的。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楼下,开了一家蒙餐馆,在餐馆后面还搭建了很大的一个蒙古包,因其具有民族特色,加之蒙餐很正宗,经常接待到此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游客是到这里的世界地质公园的草原游玩后进入市里的就餐点,对此我们是欢迎的,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也非常理解游客的心情,白日里看到的草原是那样的一望无际,让人如此之兴奋。

到了晚上,在这家蒙古包里,经常是歌声不断,既有助兴歌手的深情演绎草原歌曲,也有客人在酒兴上的即兴高歌。开始的几天,并未在意,后来发现是夜夜笙歌,的确让人难以消受。尽管是隔着几十米绿化带,但是依然清晰可辨。

后来这种状况发上了改变,当然不是人家的餐馆不经营了,也不是夜晚不唱歌了,是自己很少听到了。

自从读书的频率多了,很少听到这夜夜笙歌了,就连小区附近广场舞的音乐也很少听到了。

这得得意于枕边书,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随手抄起枕边书,少顷就走进书中的故事,谁还在意外面的车水马龙、热闹喧嚣。

这个时候,是全身心最放松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书中的世界。人的感官好像消失了(看手机和看书时,人的状态差不多,好像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入书中或是手机的屏幕中,经常会有这样体验,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很静,那肯定是在读书或是捧着手机),瞬间沉浸在作者笔下丰富多彩、未知未觉的世界。

有时读到精彩的书籍,放下书后,恍如隔世,思绪还未从书中走出来,时而怅然若失、时而兴趣盎然,便觉得枕上是最适合读书的。

2.枕上读书

当然,在枕上读的书籍大多限于文学类的作品,而如果是专业书籍或是枯燥的作品,只会起到催眠的效果。看来这些书,只能正襟危坐的来读。

因为在读这些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笔记。这样边读边写的效果要好很多,记得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是自然没错的。其实不但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还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便会从中受益的。

妻子对我躺在床上看书,曾经提出过异议,说这样对视力不好,还有怕给孩子树立坏的榜样。如果孩子也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会很容易影响视力的。

我的这个习惯很难改,反正我已经近视了,影响视力也就无所谓了。虽然戴上近视镜对于运动来说确实很麻烦,如果喜欢篮球、足球这类运动,就是更是麻烦,但是也没有办法,这个也是很难改变的。

在这个不好的习惯影响下,孩子做完作业后,也喜欢躺在床上、或是沙发上看书,反正是能躺着就不坐着。

想想自己小时候在枕上读书得来的乐趣,也就任由孩子去看吧,总之不看手机就行。

至于中午,午饭后,躺在床上,拿起工具书等,看上一会,不过几分钟就能入睡,催眠效果极好。而如果拿起的是手机,甚至有的时候,闹钟响了还在津津有味的看手机,午睡有时也没来得及睡。

在手机里看电子书,也曾经尝试过,总感觉和纸质书相差甚远,发现读纸质书,更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而手机上的电子书,用手指滑来滑去,让人将内容看的很急促,而且很少去认真思考。至少从体验上将,相差甚远。也许这就是现在人们阅读纸质书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切身体会,最好还是读一些纸质书,可以边读边思考,还可以做笔记,这样的效果就好了很多。

有人常说没有读书时间,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无用或是不喜欢读书或是没有时间,总之不能读书的理由千千万,但是读书却不需要理由

当然话又说回来,读书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生命的目的不是读书,而是读书能更好的享受生命中的时光,当然不能简单的去追求阅读数量,而是要注重自己能消化吸收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是多少。

有人说“春天不是读书天,炎炎夏日正好眠。待到秋来冬又至,收拾书包过新年”,读书虽与时间和空间有所联系,但并非是必然的条件,而主观的意愿则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读书,总归是有读书的条件和时间的,如与我们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习惯就养成了,幸福快乐为之不远。

(2018.12月初稿  2019.11修改)

相关文章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七)

    文/王少明 1.时间的利用 而在今天,人们的时间更加零碎,更加缺少大块的时间。且不说做文章,单是读书都觉得没有时间...

  • 文学随笔:关于人生(七)

    文/王少明 个体的消失是如此的,但是对于整体呢,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就如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循环更替。在这样宏...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三)

    文/王少明 如何选择书籍 读书到底有何用,抱着有用之心来读可能变得无用,以无用之心来读或许就会变得有用。以有用之心...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二)

    文/王少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无论对于那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 在今天物质...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一)

    王少明/文 引言: 坐在书桌前亦如坐在钢琴前文字是跳动的音符共鸣就是最好的乐曲 翻开书本触摸文字从那古老的语言中感...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六)

    文/王少明 1.枕上、马上、厕上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四)

    王少明/图文 1.书房一隅 爱好读书之人,大多都有自己的书房,无论是在乡间僻野还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有了这样的一个...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五)

    王少明/图文 1.培养与书房和书桌的感情 大概三年前,我培养了与书房和书桌的感情,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就是在书桌前度过...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八)

    文/王少明 对于读书的方法,尽管自己读书的数量有限、读书的心得很有限,但是终归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不免先将...

  • 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九)

    文/王少明 1.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 王守仁的这句话颇有道理,有源之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随笔:关于读书(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bw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