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是毕淑敏的文章《我在寻找那片野花》中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是毕的朋友说与她的,她没有在其中穿插任何内容,仅仅以“朋友这样结束了她的故事”结束。
这或许是我附加在这篇文章上的妙处,因为这样叙述就像在叙述荞的命运一样,平平淡淡,是沧海一粟。
我把这个故事读了好几遍,并非是它有多猎奇,而是因为我们的身边似乎都有像荞一样的女性,平凡、普通、遭遇命运的打击,但她们并没有被打倒,也不怨天尤人,而是依然乐观的生活。
荞家境贫寒,衣着破烂,夏天总是穿着短裤,那也是捡哥哥剩下的。加入少先队时没钱交买红领巾的费用,心甘情愿地戴哥哥的旧红领巾。但因为一个颁发仪式,一位颁发嘉宾没有按照辅导员意会的要把旧红领巾发给她。
且看她突然被戴上新红领巾时的反应“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她的心里是该有多复杂呀,五味杂陈。她想要但是这个不属于她。
那个莫名被戴了荞的旧红领巾的女同学粗鲁地扯住荞脖子上的新领巾,活结被拽成死结,窒的荞直咳嗽。又把旧红领巾一股脑儿甩到荞身上,还说了句难听的话。
“我们的红领巾都是烈士用鲜血染的,你的这条红色这么淡,是用刷牙出的血染的。”
“荞却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齐整整,还了它的主人;又把旧领巾两端系好,默默地走了。”
故事的叙述者曾经问荞她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只是她说我的红领巾是用刷牙刷出的血染的,我不服。我的红领巾原来也是鲜红的,哥哥从九岁戴到十五岁,时间很久了。真正的血,也会褪色的,我试过了。”
这几段中有很多的信息量。首先荞对于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是坦诚接受的,穿哥哥的旧衣服、戴哥哥的旧红领巾;面对颁发嘉宾发错红领巾时的不好意思;面对同学的霸道,她的思想也不狭隘。
她知道家里没钱买,她其实早就已经打了哥哥旧领巾的主意,她用血试过去给旧领巾染色,可是行不通。“我的红领巾原来也是鲜红的”,可见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红领巾是旧的而真正自卑,她的内心是很强大的。
如果按照电视剧的发展套路,荞肯定会戴上女主光环,考取了好的学校,然后飞黄腾达。现实是她确实可以上重点中学,但是她选择上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
“她也不是具有国色天香的女孩,没有王子骑了白马来会她。”不出所料,荞以后的生活都在贫困的底层挣扎。
原来的同学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大家常常举行聚会,荞很少参加,只说是忙。当年扯她领巾的女子说:“荞可能是混得不如人,不好意思见老同学了。”
果不其然,她成了下岗女工。丈夫出了车祸,抢救后性命虽无碍但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荞在几个地方连做小时工。
这次只是凑巧能来参加同学会,并非是不好意思,我想荞的心是坦荡荡的,她从来不像扯她领巾的女子那样计较什么。同学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半个小时后荞就要走,同学们让故事的叙述者送送她。本来叙述者想问问荞的近况,但又怕尴尬不知怎么开口。
“你看!你快看!”
“你要我看什么呢?”因为“窗外是城乡结合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
“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一切都已不用再问。
“人的一生,谁知有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储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叙述者道。
荞之所以能注意到那片花儿,是因为她的心底本就存在着一片花,它们无声生长,无声开放。它们有极强的生命力,摧不毁、开不败!
人生哪有那么多奇迹和逆袭,多的是苦难伴随,所以需要我们和荞一样,练就一身与苦难和谐相处的勇气,保护好心中的那片野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