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领域,真实与虚伪实难辨别。情感捉摸不定,犹如水之无形。理智则与此相反,每一件事都能通过冷静地分析对比做出合乎规范的决定,如同盒子里的糕点规规矩矩整整齐齐,——仿佛意味着你不会是孤独一人,你拥有许多跟你相似的同伴——虽然口味有不同,但至少拥有它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情。
但是,我宁愿自己不理性。作为写作者,我认为灵感的消失应该归咎于情感的枯竭。有人说,任谁都不是缺乏情感之人,按照生物学上说,人天生就是有情人,情感蕴藏于人体全身各处,无论学识,无论地位,更遏论身材长相,每个人就是一座情感源泉,且永不枯竭。那么,何以又有人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相当冷漠,心肠像块石头?对于这样一类人,史蒂芬·科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第三十四页有这样的一段描写:现在我们常见到一类浑浑噩噩的人,没有自知之明,却也毫不在乎。唯一认识的人,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他们已失去沟通的能力,终日言不及义;一脸伪善,见不到真情流露;除了无聊至极的感觉,早已无法感受真正的痛楚。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这种人:一是他们丧失了天性与个人特质,而且无可救药;再就是基本上他们并不比芸芸众生更高明。
是什么阻塞了情感的泉眼?是什么掩埋了我们的身体?是思想——有的哲学家或称为知识,譬如克尔恺郭尔——如同火山灰烬一般厚厚地封存了我们的情感渗出的每个毛孔。
人类善于学习。但是人体内天生就怀有的情感无需习得,唯一需要的是激发,一旦情感被激发,将如同旺盛的地下石油源源不断地汩汩而出。
我们从外部世界习得无数驳杂的知识,虽然知识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使我们得以认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但是,错误的思维观念也将影响我们一生之命运,阻塞我们的情感之泉眼。有些东西甚至无需通过头脑筛选,无意识中潜入了我们的内心。学习是思想得以壮大发展的武器。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进入我们头脑里的知识越多,思想就越加蓬勃,而情感却将越枯竭。思想者是理性的,真实的情感却远离理性。我们的思维能力远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爱因斯坦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根本无法解决。一个女人真正爱上一个男人靠的不是理智的思考,而是感情的驱使。一旦理性掺杂情感之中,我们通常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但不公平的是,人们通常会归罪于无辜的情感,说什么“无知被骗,幼稚没头脑”等等,事实上,那是纯洁的感情被狡猾的理性利用了。为了自我防御,大多数人错误地成为理智的奴隶,努力封闭自己的感情,自私偏狭和唯利是图成为理性追逐者的生存标准。于是,人们天生的美好情感便落入理性挖掘的陷阱,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直到有一天,人们回顾内心,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具理性的行尸走肉。
我们的情感枯竭了,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内心对情感的呼唤却依然存在。于是,我们看见那情感的泉水,由于被理性的过度折磨,腐败、变质而成为痛苦的汁液渗透出来。
思维若强调智性或理性,则与德行相悖,我们的情感亦将随之枯竭。任何主动之思想都会侵占情感之席位。知识粗鲁地强占了情感的席地,思维躲在后面冷笑。
幸好,总有一些伟大的作家,譬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譬如纪德,理智无法禁锢他们的情感,除非被剥夺生命。而他们始终认清那灯塔——心灵的敏感与想象力——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