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 丨 文 / 张伟 滚雪球习惯养成社群主理人
这是椰子私塾第1182篇输出
读过的书,放下就忘。
计划用11个周六的时间,完成得到课程《跟着李新学编剧》的阅读笔记。期望能将课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08 悬念丨怎样制造悬念
1
昨天我看到小赵和张总一起逛街来。
在办公室里或许就一句话就能引起你的兴趣,这是制造悬念一个方法。编剧的首要任务是吊足观众的胃口。总是把话说到一半,信息永远不会全给,总是让主角陷入几近无可挽回的局面,最后却有一个神奇的反转。
接着最开始的话题,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你会想到什么?如果小赵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刚刚入职的大学生,你会怎么想?如果是一个工作几年年轻有魅力的职场好妖精,你会怎么想?再来,如果是一个拥有巨大权力,在公司拥有强大背景的女强人,你又会怎么想?
无论你怎么想,编剧的目的达到了。这时的编剧的势态就如一个消息灵通的闺蜜,知道很多信息,却不会一次性告诉你。
或许你会给闺蜜点小甜品,暖心的话,引诱其说出那个小秘密。
人类天生拥有的好奇心,驱使着你想找到答案。如果直接告诉你答案你会瞬间感觉没有意思。每次只告诉你一点点,就如评书里讲的——且听下回分解。
将一件悬念,分解成无数个小小的悬念。
这时你的闺蜜告诉你,看到小赵做了些什么。比如是否有亲昵动作,喝了些什么,后来怎么走的等等如此这些信息。如果这个时候,有新的同事加入讨论,增加了新的信念。比如,那天看到张总送小赵回家等等。好的这个故事越来越有趣了。
或许你们几个人开始想象或猜测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以上大概是制造悬念的最小模型。就是引起你的好奇,就是不告诉你全部的答案,就你让你求着我,我才告诉你一点点的信息。
2
生活中怎么用?
我们可以利用制造悬念来给生活添加一些惊喜。例如,告诉女儿会在后天收到一个神秘的礼物,却不告诉她礼物是什么。
悬念的最后结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符合逻辑,却出乎意料。 你会发现即便是一部记录片也会制造悬念。比如前几年非常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
开篇就说一个女孩了,要在雨后泥泞的树木采摘松茸。非常不容易不采到,或者这时你的好奇是,到底能采到多少。结果是雨水充足,采摘到了很多。结果编剧给的新信息是,今年的松茸的价格非常便宜。可以会影响女孩上学的学费。你会看到即便是记录片编剧也在制造悬念。
依我看,悬念是生活的一大乐趣。
学会给别人制造点悬念生活会更精彩一些吧。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我今年的目标:帮助1000人养成写作习惯,用18个月全面提升写作能力。认可写作需要长期投入的小伙伴一起来写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