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题外话吧,每天坚持写作,真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即使记一些流水账,坚持也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一个非常懒得人,我到现在都无法下定决心,参加日更的活动。所以,参加了活动的人,真的有非常大的勇气,我也特别佩服,坚持下去吧!
回归主题
我是一个爱好哲学的人。我听说,哲学是一门让人生过的更好的学科,于是我毅然决然的喜欢上了哲学。从高中的时候,背政治哲学的课文,应该是别的最用心的人。我深深得记住了,世界本质是运动的,发展的,矛盾是本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而且,为了反对形而上,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共存的。一件事情有此必有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09886/a067307be75182c4.jpg)
我此后看问题,也爱反复的论证,也不轻易得出好坏的结论,因为这事不客观,不全面的。于是,别人和说话,我忘记了立场。都行,都对,都可以,你对,你也对,几乎成了口头禅。领导说,在说话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立场,要不你就永远现在纠结里,无法自拔
醍醐灌顶。如梦方醒。确实,我真的有这样的问题。只是,那一刻,我清晰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某些场景下如此的棘手
我承认,我才疏学浅,其实,除了高中课本外,在没有完整读过哲学的书籍,也许是我狭隘了。哲学应该是一个广大深渊的学科吧,而我接触了皮毛之后,就自以为自己是哲学集大成者,认为理解了世上最深奥的哲学。我读过老子,不过还没读完。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是最接近道的。那么现在纷繁的哲学书籍,每家的哲学处世之道,又是什么呢。哲学是使人快乐的学科,最直接讨论的问题就是“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我想看开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曰生,一曰死,是肉体的来去问题,灵魂呢,也许中国人叫他精气神,还存在吗?对于这个问题,也是莫衷一是,各家有各家之言
说回现实,哲学家陈嘉映,我记得似乎也有困惑。我比较喜欢东方哲学,尤其是老子,也许也是一家之言。那么,有什么可以囊括一切呢,只要是一个人,他就只能代表一群人吧。研究历史,会籍名家之言,所成者,也无非一家之言而已
你看,我又陷入纠结了。纠结,无时无处不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09886/89befd554236238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