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周答疑】轻谈和解,是对自己最大的欺骗
关键点:一、不能和父母走心聊天,心灵沟通,怎么办?
1.首先请相信,你绝对不是一个人,这个现象很普遍。
2.不要被动、卑微的和解。真正的和解是对自己进行的。
3.和解的目的
A.自己和父母都是平等的个体
B.父母也是凡人,他们也会犯错
4.和解的三个阶段
A.表达愤怒
B.发现哀悼
C.理解、接受父母
二、为什么至亲的人会互相伤害
1.无论你做什么,Ta都不会离开你
2.我们会更加在乎对方的评价
一边是更放肆,一边是更在乎。这样就很容易,让双方产生焦灼。
金句:与父母和解,应该是你的情感要求,但千万不要把这个当成道德要求。
自我总结:
一、不能和父母走心聊天,心灵沟通,怎么办?
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差。虽然已经很努力,但充其量,也只能做到逢年过节发个祝福,平常生活里多加照顾,至于什么走心的聊天,什么心灵的沟通,抱歉,真的做不到。
1.首先请相信,你绝对不是一个人。事实上,你遇到的,甚至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
无论你在理智上,多么希望能说服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好儿子、好女儿」,但情感上就是无法去原谅父母,这种心态,再正常不过。
2.所谓认错的和解,实在是太被动、太卑微。而主动权,也从来都不在我们手上。
错误的和解:
所谓和解的目标,不是让我们放下之前的一切,去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变成和和睦睦的一家人。
真正的和解:
其实是对自己进行的。是让我们足够强大地告诉自己,当年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错。
3.和解的目的
A.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和父母平等的个体;
B.是让我们意识到,父母也是凡人,他们也会犯错。
和父母和解,应该是你的情感要求,但千万不要把这个当成道德要求。
4.父母的和解,一般分成三个阶段。
A.表达愤怒
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自己。
记住:只是表达情绪,而非想法、需要。
B.发现哀悼
我们会开始感受到委屈,感受到不公,我们会开始质问,为什麽我们会有这样的父母?而另一边,我们会开始为自己辩护,不再责备童年的自己,因为知道问题不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有到了这一步,才叫做是接纳自己。
C.理解父母、接受父母
这个阶段,我们既有了和父母谈判的本钱,也充分理解了他们的限制。父母并不是不爱我们,而是不知道该怎样爱我们。但是这个阶段,什麽时候到来,没有人能够知道。
高晓松老师不是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吗,连他都在说,自己这一辈子都和父亲,关系糟糕。如果这麽聪明的人,都没办法轻鬆做到,我们为什麽要逼迫自己呢?
二、父母对我们的伤害,为什么会有这种伤害呢?为什么连至亲至爱的人,都会要伤害我们?
一个人爱不爱我们,和他们会不会伤害我们,这,其实是两回事。
最亲密的人,会有更大的攻击性
1.无论你做什么,Ta都不会离开你
2.我们会更加在乎对方的评价
一边是更放肆,一边是更在乎。这样就很容易,让双方产生焦灼。
四种类型的父母
1.情绪型父母。
他们经常会放大自己的情绪,我们和他们相处时总是小心翼翼,经常需要察言观色。
2.驱动型父母。
这一类爸妈,会帮我们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控制孩子的每一个方面,但你感受不到那种同理心。这种类型,在我们亚洲人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你经常抱怨爸妈催婚,就是一个典型。
3.消极型父母,4.拒绝型父母。
日常生活中没那麽常见。他们要麽是,所有事都推给孩子决定,要麽是拒绝和孩子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