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和自己的本能对抗!
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但为什么无法坚持去做呢?
很简单,因为观念不对。
人这一辈子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个就是搞定自己,一个就是搞定别人。搞定自己不容易,搞定别人更不容易。
大家对自己有一个很好期待,但是现实大多数并不会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去运转。
比如说很多人想要读书学习让自己更有智慧,想要学习一门技能,想要坚持锻炼,想要培养做良好的作息习惯。经过各种尝试,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放弃。
同样的,我们也经常期待别人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去行动。
比如说家长想要孩子听话懂事,老师想要孩子好好学习,销售想要别人买自己的东西,领导想要员工提高执行力。执行起来总是困难重重。
不管是搞定自己,还是搞定别人,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改变或者影响别人的行动。
一、那为什么改变别人的行动这么困难呢?
因为人是有两套系统操控的,一套是理智层面的意识系统,还有一套是感性层面的潜意识系统。
意识系统有它的想法,但是行动大多数时候是潜意识系统在驱动。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类比就是:大象和骑象人。
大象就是感性的潜意识系统,骑象人就是理性的意识系统。大象要强大很多,骑象人有他想去的地方,但是行动是受大象控制的。
人每天95%的行动都是潜意识系统在操控。
让很多人能控制自己的方式呢,就是用理智去对抗情绪和本能。也就是让骑手用鞭子抽大象的方式,想要大象去改变行动方向,这会触发大象的反抗情绪,这个时候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对抗大象的力量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系统是干不过潜意识系统的,这是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改变的真正的原因。
比如说你想要提升学习成绩或者说是工作的业绩,就想要从明天开始早起,然后学习一些东西,你的理智(骑象人)会告诉你明天早上就应该起来,但是本能(大象)并不喜欢你这个决定,它不想动,所以大多数人其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其实会有很多这类似的情况,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但是事实上却很难去改变。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抽烟不好,玩游戏时间太长不好,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不好,都想要改变,但是都改变不了。
因为大家都是用了这种想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方式。
而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
所以我们想要做出改变最重要的,而不是用理智去对抗控制情绪,而是安抚好大象,和大象和谐相处,让大象想要去那个地方。
二、那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1、改变环境
那第1个方法呢,就是改变环境。
假设现在地上有水果和野草,你想让大象吃野草,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把水果拿走就行了。
比如说很多人现在做事拖延症就很严重,而拖延的方式就是去刷手机,而在各个APP信息流里面刷,抖音微博知乎、微信群、朋友圈。那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然后把手机放到另外一个房间,或者是把手机设置成学霸模式。如果让大脑给大脑选,它肯定选择他想做的,不要挑战它。
再比如说改变别人。有一些吃饭的店面比较小,位置也比较少,如果他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就需要让客户吃的更快,然后吃了就走。
那他肯定不能说:你们赶紧吃完赶紧走吧。很多店面用的方式就是改变环境,用特别高的凳子,为什么呢?因为有研究表明,如果坐得特别高,人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会促使人去吃的更快,然后吃完也倾向于赶紧走,而不是坐在那里闲聊,这就是是改变环境的一种方式。
2、增加本能的欲望,改变驱动力
如果骑象人想去一个地方,应该让大象自己也想走过去,而不是违背它的意愿。
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应该让本能的潜意识也想做这件事,而不是用意识去进行对抗。
影响人潜意识的因素有很多,这里说一个从众效应。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在做同一个动作,那么你也会更愿意去做。
那如果你想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加到这个圈子里面,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那么你也会有更强的意愿去做,被一个群体协同着去行动。
比如你很想每天学习看书,想早起锻炼,但是自己没有办法坚持,那就可以去到那个圈子里面,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这样做,也会驱动你去这样做,也欢迎大家加入到我们的圈子一起来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学以致富。相对来说,线下的圈子比线上的社群效果会更好一些。
同样地,如果你想改变别人的行动,也可以用这个效应。比如很多门店排队,其实都是商家安排的。
3、减少阻力,降低改变的门槛
行动等于动力减去阻力。
降低行动的门槛就是我在过往的文章中反复谈到的微习惯的原则。
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会有两个因素在操控,一个就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欲望,第2个就是你做这件事情的阻力。如果一件事情阻力太大,也很难去做。
比如说我现在要你去每天写一篇1万字的文章,那你肯定是很痛苦的,甚至都没有办法动笔,但是如果我让你每天只写一句话,那这样就是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行动的目标设置得小一点,比如你规定自己每天看一本书太难,那可不可以每天只看一页?如果你规定自己每天写3000字太难,那能不能规定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如果你每天规定自己要跑5公里太难,那能不能每天下楼先走几步,然后一点一点的提高标准。
即便是一点点的改变,每天积累下来,也是巨大的变化。很多人高估计了改变短期能够带来的效果,也低估了改变长期能够带来的效果。
为什么东北人那么多人喝酒都很厉害。其实是因为那边的人很会教人喝酒,首先他会说,不管喝不喝先倒上,倒上之后呢,然后他会告诉,喝不喝先抿一口,再然后就是喝一小口,慢慢的适应之后你的酒量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天为你的目标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想减肥,那就可以先规定自己每天下楼走几步。想要调整作息,那就可以先规定自己每天睡觉之前都不要玩手机。
4、增加短期的奖励
大象不想往右边走,只要它每次向右走你就给他一个香蕉作为奖励,几次之后它自己就想往右走了。
想要改变一次行动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最难的就是把行动持续下去,坚持直到养成习惯。
大象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追求即时的、短期的满足,如果想把这个改变持续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创造短期的奖励。因为奖励会很大程度影响下一次行动的一个动力。
我们前面也讲过了,行动等于动力减去阻力,如果一直没有奖励,动力一直衰减,最终也很难坚持。
长期的愿景会有效,但是有效的时间会比较短。很多人写作都是冲着成为作家、出书去了,这个刚开始可能会让你很有动力,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动力就会衰退,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
但是如果你能给他一个短期的、即时的奖励机制,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我最近在跟小伙伴一起看关于写作类的书,其中有一部分是怎么写出爆文,然后我就开始用蹭热点的方式去写一些文章发到头条,两天写了两篇文章推荐次数达到了120万次,阅读量超过了13万。
这样的反馈就给了我很强的激励,让我很想继续写下去,第三天早上,我就很自然的想再去写一篇文章,看看能够有多少阅读量。
其实我只是想练习和研究一下这种文章的写作方式,并没有想持续写作这样的趁热点的文章,但是这种强烈的短期的反馈机制,就让我想要持续做下去。
我本来是不太喜欢写作的,但是这种快速的反馈甚至差点让我写作上瘾。
所以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我怎么样去获得短期的反馈,这样更容易持续的做下去。
结语:
为什么改变总是困难呢?因为观念不对,总想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本能。
理智是骑手,本能是大象。骑手有他的目标,但是行动是大象控制的,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引导大象,让大象去你想要去的地方。
引导的大象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改变环境、增加驱动力、减少阻力、提供短期奖励。
点个关注,一起进步,一起学以致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