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年级开始,孩子之间就悄悄拉开差距了。考高分的依然很多,但班级前五名始终是那几个,更多孩子一直在93、94分上下徘徊。
因为经过了过渡期,有些孩子专心于学习,有些孩子却产生了惰性。族惰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时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习惯的孩子,上了二年级会开始松懈。
“二年级是个坡”,孩子能不能往上爬,就看家长怎么抓。养成自觉性,有计划地学习。
有专家说过,孩子至少要到14,才能真正建立自觉性。自觉性建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必须有成人的陪伴、督促及管束。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家长就要好好管,让他养成自制力。越自觉的孩子越用功,越有条理的孩子学得越快。
先提高效率,再提高成绩。
孩子写作业慢,学习慢,动脑慢,不是故意的,而是确实存在学习问题,拖拉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观,磨蹭可能是因为学习基础差。还有一些孩子是为了学习环境嘈杂,无法集中精神。了解孩子“磨蹭”的真相,先提高学习效才能有效提高成绩。
狠抓“读”与“写”,打好学习基础。
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四件事分别是:阅读、背诵、日记、作文
概括来说就是“读”与“写”,这也是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不仅要多读课文,还要多读课外书,拓展见识,丰富知识储备。书读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内容,书背多了,自然能够随意应用。
平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无论什么内容,不管是长是短,写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作文了。
狠抓学习习惯。
集中注意力,学习时不能分神。有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自觉地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独立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写学习计划,学知识要有条理。二年级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人付出多少心力,孩子就能收获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