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彭小六大神一个月的阅读量,33本,他把这33本结合他的经历将写出一本书,阅读和输出的完美结合;战隼大神可以一天读一本有深度的书,他的重点抓取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长期训练后,已经达到一个高度;
如果把这上面的数字乘以4-5倍,也就是132-165本书,这是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一个月的阅读量。我们总觉得越努力越牛掰,他们则是越牛掰越努力。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该何去何从?那么我们的孩子呢?
在北美图书馆,家长凭着借书卡在市中心的儿童图书馆,,一次就可以最大限度借到100本之多,所以在图书馆孩子借书都是用推车来借,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尚且这么重视阅读的数量,那么我们的孩子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培养孩子在阅读上的精进:
一、阅读从孩子出生开始, 让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孩子的日常习惯。
阅读从孩子出生开始, 不仅我这样说,美国图书馆协会也这样说。
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观点,和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是孩子一出生就应该给他们的礼物。为孩子念节奏明快的儿歌童谣,给孩子唱歌以及给孩子读故事,都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听读是今后独立阅读的基础。
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重视孩子从阅读中学会了什么,而是我们要知道,最初的阅读活动做得越多,越有可能培养出好的阅读者。所以不要再犹豫了,从出生开始果断每天给孩子读书吧!
等孩子会表达后,用对话式阅读方式帮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发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用开放式提问,比如“你觉得为什么×××怎么样”,“你觉得如果是你,会怎样呢”。
二、想尽方法的扩大孩子的词汇量,提升他的理解能力
美国较富裕的职业人士的子女在3岁时听到的单词量,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要多3000万个!这会影响到孩子早期的阅读能力,甚至学校后的学业表现,社交,之后的收入差异。
那么,如何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方向篇:
词汇与数学
在美国教育的研究发现,从4个月到30个月的孩子一天听到数学词汇数量的差异性是4个到250个,一周听到的差异从28个到1799个,一年就是1500个到100000个。
有着数学词汇差异的两个孩子在4岁时看到点卡的识别力明显不同,听到数学词汇多的孩子明显预估能力比听到数学少的能力强,更能精准的说说出卡片上的点数。数学理解基本能力就是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数学交流慢慢培养起来的。
词汇与空间感知
什么叫空间感知?简单了理解就是事物之间在空间上联系的体现。比如公交车站到家的距离的远近,拼图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拼到一起,在高楼里从一层到三十三层窗户看到的不同...这是孩子以后学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重要感知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不同物体的大小,尺寸,形状各种词汇去让孩子认识到不同。
在空间感知的认知上,比较或对比法是容易被孩子理解的,长短,大小等等。这个词汇差异性也是很大的,一天之内孩子听到父母说的空间感知词汇是5个到525个,孩子自己能说出来词汇差异从4个到200个不等。欣喜的是你会发现,孩子听到的空间感知词汇越多,就越爱表达。
如果你坚持2年去说空间感知词汇,你会发现孩子在4岁半的时候空间理解能力发展的非常赞,可以想象物体在脑海中旋转的模样,可以记住模型的细节,可以进行空间的类比。
词汇与毅力
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忍不住欣喜的说:“宝宝你真聪明!"殊不知最好的方式培养孩子毅力的体现就是不要说这个词汇“聪明”,那夸什么?夸过程,夸努力。
研究也发现,那些3岁前常被夸过程,夸努力的孩子在7岁,8岁时更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并且很自信。
同样,在任务的选择上,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会选择更有挑战的项目。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
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所以,不要再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了,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去欣赏他努力的过程。
词汇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解决问题更理性,更有创造力,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自我管理的词汇中,能不能让孩子遇到事情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爸爸妈妈跟孩子交流的语言以及说话的态度和方式。
词汇与同情心
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想法,并能引导他在社交过程中帮助弱小的意识,当你经常有意识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原因主动去帮助别人,你再去表扬他的慷慨,要不了几周,你会发现你家孩子真的变得很慷慨,乐于助人。
有一个研究是当孩子6岁或7岁的时候,研究要求孩子帮他收拾的时候,他们听到的都像是“谁能提供帮助?”大都不愿意停下手中的游戏去帮助。动词“帮助”和名词“帮助”在语境上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哪一个能够起到作用呢?只有努力尝试过,感同身受过,帮助别人被肯定过,孩子才能愿意提供帮助,所以孩子先有动词的“帮助”,才会有名词的“帮助”。
孩子阅读之间的差距从数量开始三、当孩子阅读成为习惯后,训练他阅读的速度。
阅读之于心灵如同有氧锻炼之于身体。
阅读速度是可以训练的,训练是要讲究方法的,博赞在《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快速阅读》提到要学习的技能:
1. 让孩子了解自己,需要自我评估速度
用数字科学的记录每一天的进步比单纯用直觉感受靠谱的多,数字同样也会刺激孩子不断的想要精进。
计算公式:每分钟阅读速度=(页数*每页单词数)/耗时时间
2.进一步了解孩子可能出现的阅读障碍问题
孩子缺乏专注力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去观察的,是他的词汇量有困扰,还是不能理解概念,还是孩子分心到其他事情上去了,亦或是孩子不感兴趣。
了解到原因后,让孩子知道关注和规划是成功的关键,经常去思考:“我待在哪里,我在做什么,现在几点了,我是否能完成日程安排,如果是这样,相差有多远。”以终为始的习惯会让孩子的专注力慢慢加强。
3.训练,观察孩子喜欢训练的方式,反复加强
(1).让孩子学会用笔的移动来引导视觉移动的速度
研究发现,手指移动的速度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可以让孩子用铅笔或钢笔这样细小的视觉导引设备比手指更有效。
(2).使用脑眼观看,不要逐行阅读
带孩子做个试验:先按照下图,在距离鼻尖10cm左右的位置,将食指之间对在一起,眼睛一直盯着某一点,手指缓慢沿着水平或竖直的方向分开,直到视线里看不到手指。
孩子会发现你能看到的范围非常大,尽管只盯着某一点。这些外围视觉潜力就是脑眼。这说明在阅读一本书时,孩子能看到的范围有很大,可以使用整个大脑用来阅读或观察。
具体的做法是让孩子把书拿远一点来扩大他的外围视觉,当中央焦点逐行吸收细节信息时,孩子的外围视觉将回顾已经阅读过的内容,这个练习也会减轻眼睛的负担,不会让眼睛过度劳累。
(3 ). 让孩子练习“后掠”阅读技能。
由传统的“逐行阅读”升级为高效率的两行阅读、多行阅读,甚至反方向多行阅读。
双线后掠:让孩子一次读两行,输入量增大了一倍;
可变后掠:允许孩子摄入一次能全部处理的行数,信息输入量能大几倍就几倍哦;
反向后掠: 倒着阅读,这个方法对理解力要求比较高,可能对孩子有困难,建议后期再尝试。
研究表明,快速阅读比慢速阅读更利于理解。孩子的大脑并不是被设计成在慢的节奏下吸收信息的。如果孩子能快速略读,这些词语也会迅速被孩子理解。而缓慢仔细的阅读会怂恿孩子的大脑越来越不专注,阅读更慢。
1个月读1本书的孩子,和1个月读100的孩子的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但1年读12本书和1年读1200本书的孩子的差距就难以想象了。没有数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