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115
孔子觉得,颜回也不能超脱。既然不能超脱,那该怎么面对?颜回说:“外貌端庄,内心谦虚,尽力做事,意志专一。”可是在孔子看来,这也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卫国君王骄横跋扈,喜怒无常,平常人都不敢、也不会违逆他,他也不允许任何人违逆他。这样的人,很难听进去别人的建议。颜回继续说:那我就保持正直,但表面上却对他恭敬。
内心正直,是守住自己的天性,不被名利污染,外表恭敬就是做得和其他人一样,规规矩矩,该做什么做什么。可是,这样做虽然不至于遭受罪责,却也不能改变什么。颜回没有办法,就问老师,那该怎么做?孔子说:你斋戒完,我再告诉你。
颜回很穷,几个月没有食荤吃肉了,他问老师,这算不算斋戒?孔子说,这是祭祀上的斋戒,不是精神上的斋戒。什么是精神上的斋戒?精神集中,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感受,不仅要用心去感应,还要用“道”去理解。
耳朵只能听到想听到的声音,内心也只能感受事物的种种迹象,而“道”却包容万物,当你清除了内心的杂念,让心灵干净如虚空,就算达到了精神上的斋戒。
颜回很快就理解了心斋:在此之前,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颜回,可是现在,却觉得没有一个实在的颜回。孔子实际上就是想告诉颜回,保持内心的干净虚无,用空明的心境去看待万物,如其所是,不加自己的评判,也不去期待什么,这就是最好的处世方法。
庄子说:“为人使易伪,为天使难以伪。”就是说,顺应世俗,容易产生虚伪,容易脱离实际,顺应自然,就不会脱离真实。这世间那么多虚伪欺诈,就是因为人们不再“自然”。
可是,人既然生活在这世间,又该怎样“独善其身”呢?叶公子高深知名利的危害,他将要出使齐国,还没去,心里就有了许多忧虑,事情办不成,会遭到国君的惩罚,事情要是成功了,也会忧喜交集产生病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