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大家好,欢迎来到诗文书画汇,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399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今天给大家讲一篇发生在古代的民间小故事。看过这则小故事后,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闲话不多说了,咱这就开讲这则民间小故事:
说在古代,某镇子上有一个刘员外。这刘员外有两个儿子。咱今天要说的这则故事便与这大儿子有关。刘员外的大儿子名叫刘升,娶了邻镇王有财的长女郑氏。
郑氏虽貌美如花,家舍优渥,但她懂得人之常情,又是一个勤快之人。自打进了刘家大门,郑氏便将家里料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刘升对她也是疼爱有加!
有一年,正逢刘升买卖火爆之时,郑氏的母亲却得了病。王有财让仆人去给长女郑氏送信。
仆人表明来意后,郑氏很是担心母亲的病情。
当晚便和夫君刘升商议此事。但刘升买卖实在忙,缺少人手,就对郑氏说:“你先别去,等过两天我陪你回去一起看看。”
郑氏担心母亲的病,一夜未眠。翌日清晨,天还没亮,她就叫起仆人,偷偷溜出了家门,回了娘家。
主仆二人走到半路,忽然前方来了三个陌生人,看打扮似乎是屠夫模样。
两拨人擦肩而过,那屠夫却多看了郑氏几眼。郑氏心中畏惧,拽起仆人加快步伐。
其中一屠夫说道:“此女模样貌美,身着衣物华丽,定是大户人家,我们不如夺了她的首饰,定必收猪强上几倍!”

另外二人一听,也觉有道理。三人遂转身朝着郑氏跑去。
仆人被打倒在地,郑氏身上的首饰被这三个屠夫洗劫一空,随后那三人消失在暮色之中。
仆人搀扶着郑氏,二人又回到了刘家。
郑氏将遭遇告诉了刘升,刘升是连连摇头:“早就嘱咐你先不要回去,你偏偏不听,我何尝不担心岳母大人呢?不过,钱财丢了是小事,娘子安康才是关键。一会儿随我去衙门,我定要查出抢夺之人!”
随后,刘升带着娘子和仆人来到衙门。
县令一听郑氏的遭遇,便问郑氏:“你观那三人模样,确是屠夫?”
“十有八九!”
“好!我倒有一计策捉拿那三人。”说完县令差人准备一件带血的布衫,又找了一个生人穿在身上。
那人遵从命令,在镇子上几家屠夫的门前开始大声喊道:“今日清晨,我见一强盗与三个屠夫打在一起。其中一位当场毙命,另外两个跑啦!”
说完后,从一屠夫家里慌慌张张跑出来一妇人,她忙问:“我家相公就是屠夫,今早出门说去镇子上收猪,到现在还没回来。”

那人一听,忙回衙门报信。衙役领命后躲在这家妇人的门口不远处。
过了午时,其夫君回了家。衙役们将其拿下,带到公堂之上。当然翻出女士首饰几件。
郑氏一看,正是自己被夺的首饰。
县令微微一笑:“将那二人如实招来!”那屠夫畏惧,便如实招了。
不久,衙役将另外二人带上了公堂。随后又在这二人身上搜出首饰几件。
面对人证和物证,这三个屠夫只得如实招供。
县令一拍惊堂木,言道:“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死罪难免,来人!将这三个歹人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三个屠夫跪倒在地,拼命求饶。
“她一个女子,向你三人求饶时,你们可曾饶恕过她?”说完,县令走出了公堂。

结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别惦记着那些不义之财,到头来终究是害人又害己啊!
好了,本期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个爱听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故事来明事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