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薛氏的八名“称王”者

作者: 薛崔愿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0:07 被阅读56次

1、河东王薛安都,字休达,薛氏南祖房第四世孙,曾联合宗人薛永宗起兵反魏,兵败后投奔刘宋政权,成为刘宋势力的核心人物,义嘉之乱后,薛安都把统领的徐州、兖州等地降北魏,被北魏授予使持节、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赐爵河东公,469年卒,赠假黄钺、秦州刺史、河东王,谥号“康”。

2、西秦霸王薛举,河东薛氏南祖房后裔,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在西北金城兰州建立政权,自称“西秦霸王”,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今甘肃天水)。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

3、齐王薛仁杲,薛举长子,隋末唐初占据陇西。薛仁杲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不久,薛举大败隋将皇甫绾,乘势攻陷枹罕(甘肃临夏)、岷山羌人钟利俗率众二万人归降薛举,薛举兵势大振,进封薛仁杲为“齐王”,授职为东道行军元帅,宗罗睺为义兴王,以辅佐薛仁杲。

4、晋王薛仁越,薛举之子,薛仁杲的弟弟,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封薛仁越为晋公,后薛举进封薛仁越为“晋王”兼河州刺史。

5、立节郡王薛崇简,河东薛氏西祖房后裔,字崇简,唐太平公主次子,父亲薛绍。薛崇简初以太平公主之子封郢国公,拜太中大夫、司礼丞,转赞善大夫历尚辇奉御、卫尉少卿、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徙封燕国公。景龙四年(710年),参与唐隆政变,有拥立之功,晋封“立节郡王”,食邑三千户,加上柱国,拜太仆卿兼太子虞候率。

6、寿阳王薛崇训,太平公主长子,河东薛氏西祖房后裔,父亲薛绍。初以太平公主之子封卫国公,他擅长骑射,担任右千牛卫将军,景龙四年(710年),参与唐隆政变,有拥立之功,晋封立“寿阳王”,上柱国,食邑三千户。

7、平阳郡王薛嵩,河东薛氏南祖房后裔,唐中期名将,曾为安禄山麾下骁将,史朝义手下邺郡节度使,后以所领相、卫、洛、邢四州及所属兵马归降李唐朝廷,此一举,改变了双方的形势,封爵“平阳郡王”。

8、高平郡王薛兼训,唐肃宗、代宗两朝名将,追随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兵部尚书、河南副元帅、浙东观察使、河东节度使,加封“高平郡王”,坚辞不受,转“韩国公”。

相关文章

  • 河东薛氏的八名“称王”者

    1、河东王薛安都,字休达,薛氏南祖房第四世孙,曾联合宗人薛永宗起兵反魏,兵败后投奔刘宋政权,成为刘宋势力的核心人物...

  • 河东书话 3(薛氏) 2014-02-28

    薛氏书家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新唐书》记载:(东海相)衍生兖州别驾兰,为曹操所杀...

  • 从《晋书》《旧唐书》史料中解析河东薛氏入关中郡姓之谜

    河东薛氏自晋迄唐,延绵不绝长久不衰。与其它著姓比较而言,河东薛氏较多地保持了东汉世家大族的特点:儒学继世,门风古朴...

  • 河东薛氏世族辨析

    中古时期,源于古薛国的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巴蜀迁至河东郡汾阴的一支区域性豪门。 薛氏崛起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到隋...

  • 胶西阳武侯薛氏探源

    一 韩城薛氏探源 二 河东薛氏探源 三 薛国探源 四 三皇五帝探源 五 华夏諸任姓氏考 六 阳武侯薛氏文化研究

  • 薛氏三凤堂大诗人薛逢

    薛逢,字陶臣,山西河东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河东薛氏三凤堂后裔,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名。 ...

  • 蝼蚁人生

    姥姥姓薛,结婚以后就叫华薛氏。薛氏是当时周围有名的美人,别号赛西施。曾经有一个年轻人迷恋薛氏,尽管薛氏结婚了,还是...

  • 河东薛氏西祖房后裔薛祥绥

    薛祥绥(1894年~1940年),字伯安,又字博盦,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小丰村龙王沟人。薛祥绥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

  • 薛公丰兖渠与大理卿薛胄考略

    薛胄,字绍玄,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宝鼎人。薛胄出身于河东薛氏官宦世家,父亲薛端曾经做过北周的蔡州刺史,北周明帝宇文毓时...

  • 自译白化文《子不语》卷二之张元妻

    河南偃师县乡人张元的妻子薛氏回娘家省亲后返回,薛氏的小叔前来迎接。 二人路过一座古墓时,树木阴森可怕,薛氏想要小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东薛氏的八名“称王”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t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