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对思维的一味认同

作者: 梁老师素养课 | 来源:发表于2022-03-14 11:51 被阅读0次

疫情当下,很多人被封在自己的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焦虑、担心,紧张,彷徨,愤恨,埋怨,无奈。当然,也有人会轻松快活。

无论有什么样的情绪。请感受自己的情绪,并正确合理表达我们的感受,注意,只是表达,不是思考!表达可以是,啊,我正在生气!我正在焦虑……而思考则会让你产生行为,比如坐立不安,唉声叹气……

不要被思维裹挟着走!要跳出思维泥潭。

美好

宅在家中读书,是非常好的修行方式。用心读好书,可以让我们帮助我们跳出思维,去感受当下每一刻的美好。

事实上,唯一仅存的是当下每一刻,所谓对未来的期许,寄托和对过往的留恋,悔恨等都是不存在的,不实际的,一种单纯由思维捏造出来的幻象。而人又会思考成瘾,因为思考会让他们快活,对未来不停地期待。

在此,我要推荐一套系列《与神对话》这套系列非常的经典,可以抚平人们躁动的心静,超脱本我和自我,达到超我的状态。而人只有学会调整自己,控制思维,尊重自己的感受并正确表达感受,才会接近心如止水。

禅定

在此,我摘录了一段经典的语录———

所谓“回到你的感官”,就是回到你的感受,而非回到你的思维。你的思维无非就是思维而已。它们是精神的建构。它们是你的精神“捏造”出来的。

但你的各种感受——它们在此时是真实的。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你的灵魂才是你的真相。

这段话听起来非常虚幻和空灵,不过是非常正确的修行之道,禅修在于去除杂乱无章的欲孽,回归真我。其实,每天我们可以花15分钟来静坐、冥想、去感受本体的存在。

注意哦,这里我说的是感受,并不是思考。感受和思考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思考会把你带入无尽往复的循环当中,制造出很多令人时而焦虑、时而欣喜的幻觉。

而单纯的感受,即意识到你此刻正在呼吸,正在坐着,双手放在腿上,感受自己正沐浴于阳光底下,听到鸟叫,心无杂念,纯净自然,回归本真。

修炼

这15分钟是与你灵魂对话的过程啊。15分钟看起来短,实际要做到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人很难避免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思考当中。

这些思考并不能说不好,会给到人愉悦,充满期待的感觉,当然,也会令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那样你就不能真实地感受到本体的美好。

在冥想的时候,请专注于你的内在,放空。一旦注意力稍有放松,思维便会趁虚而入。而真正摆脱了思维对你的控制,你便达到了临在的状态。此时才会体悟到身边一切的美好。

有些禅宗大师为了测试弟子的临在程度,会悄悄地从弟子的身后突然用棍子击打他们。令人吃惊的是,如果弟子非常地临在并处于相当警觉的状态,他会感受到大师从后面悄悄地走近他,就可以去阻止大师或者闪避到一旁。

但是,如果弟子被击中,就说明他沉浸于思维之中,也就是说,他心不在焉,处于无意识状态。

相关文章

  • 摆脱对思维的一味认同

    疫情当下,很多人被封在自己的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焦虑、担心,紧张,彷徨,愤恨,埋怨,无奈。当然,也有人...

  • 摆脱大脑思维认同

    大脑固定程式 一句话就能吵起来 “xxx现在做能量大棚蔬菜…”周说 “他改变方向了?不是原来的”我问 “没有啊”周...

  • 当下的力量

    因为被思维认同所控制,我们为自己制造了很多痛苦和焦虑。因此,摆脱痛苦最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解放出来。 两...

  • 摆脱对思维的认同,你的潜能无限

    连日来一直多梦,好久不见的人,亦或者是似曾相识的人连续出现在梦里,昨晚又是,今晨的精神有些萎糜,瑜伽早课后...

  • 【写作成长计划】06【灵性】读《当下的力量》|别让情绪控制了你

    我们的痛苦来源于对思维的认同,如何摆脱小我带来的痛苦,那么就反其道而行之,不认同它,关注它,关注此时此刻的所有想法...

  • 《当下的力量》笔记

    1. 本体、开悟(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摆脱对思维的认同(最大障碍、强迫性的思考,忘记万物合一,思维在控制和利用你...

  • 阅读<当下的力量第二章>

    摆脱痛苦的途径 痛苦来源于对当下不接受,痛苦的程度取决于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不要让时间和大脑来...

  • 当下的力量

    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不是引用佛的话,而是变成佛,成为觉醒的人,这才是“佛”这...

  • 《当下的力量》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作者:埃克哈特 托里思维会吸收你所有的注意力,并将它转化为思维的东西,从而让你无法停止思考。 序言 开悟,听到这个...

  • 心法—7.摆脱大脑思维的认同

    一旦放下判断之心,小我便无以为继,自然销声匿迹。 当你放下使用头脑不断学习各种知识的认知,用心来重新建立和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摆脱对思维的一味认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bj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