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去往三秦大地。在此以前,西安于我而言,仅仅是由兵马俑,大明宫,阿房宫几个简单的词汇构成的概念。
出发前一天恰逢好友来访,说来也巧,他们春节期间适才自驾去了西安,这才返回。接过他们特地给我带来的陕西柿饼腊汁肉等特产,我感觉,西安似乎已经越来越近了。
说是近了,但武汉与西安的距离并不算短,除了飞机,坐火车要花去16个小时,而现在高铁通车后只要5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西安了。
看着高铁屏幕上显示的逐渐提高着的车速,我禁不住的想,古代最快的应该是传递军情的战马吧。在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年代,十万火急的军情,全靠四条腿的马往死里跑,马累不说,人更受罪。哪像现在,我们可以舒适地坐在火车上,听听音乐看着书,困倦了还可小睡一下,真是优哉,那句"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老话,早就被我丢到了九宵云外去。
下午约2点钟左右,我们顺利抵达西安。刚出站口,小锦的爸妈就迎了上来。尽管三月里的西安比武汉温度稍低些,但来自朋友的热情融化了空气中的寒气,我和女儿都感受到了生长在古老皇城脚下秦川人的好客与豪爽。
当我们踏上了千古第一始皇帝统一中原成就霸业的这块土地,我们才开始真正体会到西安人藏在骨血的骄傲从何而来。
西安,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在西安人的嘴里唇间碾碎又重组。下了高铁就能看到这两个带着贯穿十三朝的豪情与气魄的大字,矗立在交通枢纽顶端,欢迎着我们。
随着车驶入市中,眼前的景色顿时从高铁沿途看到的低矮土房子,转瞬就变化成了挂满红彤彤大灯笼的宽大街道。虽然已是春节过后小半个月了,但到处还张灯结彩,浓浓的节日气氛迎面扑来。行车道两边不论新老建筑,都保持了唐代古建筑的建制,古香古色,一瞬间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怪不得好友跟我强调,浓厚的春节气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车子很快驶入了桦校长为我们安排号的雅致旅店(其坐落于西安中心——大雁塔的附近)。一进酒店内部,在武汉无缘感受的生猛地暖就把我们裹得紧紧的大衣棉袄给扒拉了下来;小吧台上己摆满了香蕉、苹果、柚子等水果,旁边还配备了水果刀,真是细致入微,十分暖心。
西安的第一站,自然是首先去参观桦校长开办的学校。学校位置紧邻大学附小,4点钟左右一放学,就有不少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走几步路过来了。一个大大的图书室,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兴趣班,同时也配备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大厨房和几间整洁温馨的午休室。中午和下午这个点有些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孩子们就在这里吃着安全放心并且香喷喷的饭菜,睡一个美美的午觉。去的时候恰逢晚餐开饭时间,女儿好奇,闻着满屋的香味,非要品尝一下给孩子们准备的饭莱,让本要宴请我们的桦校长啼笑皆非,无奈也只能安排我们随着吃了一顿“小学生餐”。
要我说,这顿用小铁碗装着的“小学生餐”,比起西安一众特色小吃,也丝毫不逊色。不过要说吃,西安小吃博采各地的精华,继承历代宫廷的绝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起点,因此他的小吃琳琅满目,风味独特而著称。后来我们又去西安特色小吃坊——袁家村体验了各类小吃:有豆花.醪槽.凉皮.凉粽.油泼面.麻食.腊汁肉夹馍.臊子面.石子馍.搅团..乾县锅盔.铪络.羊肉泡馍等等。最有意思的是西安的豆花,不同武汉放糖的甜甜的豆花,它是放盐的,放香菜,放辡子油,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这里的醪糟,在武汉也有,就是用开水冲米酒,但醪糟酒味更浓些更香醇些。油泼面,是薄薄的手工做的面条,加上许多作料,吃起来唇齿留香。真是敬佩西安的劳动人民,把一普普通通的面做得如此精致味美,真了不起。
西安小吃可以说是天下一绝,最最有特色的在我心中应当是羊肉泡馍, 我们在友人的带领下,吃到了号称最正宗的西安羊肉泡馍。 店名叫老孙家的羊肉泡馍,它家店面不很大,但整洁干净,吃的人很多。泡馍有两种吃法,一种是选择自己手掰馍,就是把馍拿过来自掰,或者是选择机械掰的坐等吃就行。听桦校长介绍正宗吃法就是自已掰,掰得越细越好,顶好的是用手指一点点搓开,搓成颗粒分明的小瓣儿。西安人可真行,吃东西不仅讲究不少,要想吃好的,真个还是得自己动手,其实这也好,边等边掰,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手里不闲着,嘴上也要唠唠家常闲话趣事,又放松又是一种乐趣。掰好后,服务生收走掰好的馍,一会儿凭个人手上的牌来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羊肉泡馍,那浓郁的香味四处弥漫,汤鲜味美,羊肉很软很香,自己辛辛苦苦掰的馍泡在浓汁羊汤里,泡得涨涨的,吸满了汤汁油水,一口下去,绵软又有嚼劲的泡馍在口里化开,突然觉得忍着肚饿掰着馍的辛苦都值得了。
女儿讲,吃到这正宗的羊肉泡馍,才理解她的西安好朋友为何会对土耳其的著名小吃嗤之以鼻:"就这,和咱的羊肉泡馍根本没得比"。
吃完了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我们从回民街出来,浑身热气腾腾,仿佛一下子就把冬天最后一点寒意给蒸腾融化掉了。我指着西安马路对女儿说你看,这好像北京的马路,四四方方的。女儿听闻笑了起来,与我们同行的唐先生博闻广识,他表示北京的钟鼓楼等建制和样式,不少都是有西安古都影子的。听着他侃侃而谈,讲着从唐大明宫的坎坷,讲到南京故宫的模样,又讲到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北京,我暗暗想着:没错,倘若中国是一棵参天大树,这里无疑是树根了。
刚下了一场雪,城内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虽然没有大上海的喧嚣,却多了几分古朴,这里虽没有深圳的优闲,却多了一些厚实,虽然这里的每片砖瓦都经过了历史洗礼,但这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西安的城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厚厚的城墙雄伟的矗立在历史的时空里,它是那么王气和霸气。城墙有主要城门4座,东有长东门,南有永宁门,西有安定门,北有安远门,每个门设有瓮月城,箭楼,闸楼,构成了楼二重的防卫体系,并设有箭楼,分为4层,同时还设有48个箭窗,射击防御之用,正对闸楼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
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特意随车从长东门进,走了一趟著名的东西大街,又绕了一圈内城,见识到了曾经宫墙所在地。
城内没有高大的建筑,我和女儿惊叹于西安人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之力度。相较于前一段时候去走访过的武汉古德寺,尽管它是世界仅有的三座难得完整具有浓郁欧式异城建筑风格寺庙之一,但却没有被重视和保护,目前古寺庙的周围高楼林立,住宅楼广告牌霓虹灯真真大煞风景。
有人讲西安象一位沉郁中敛的关中汉子,他满腹经伦,历经沧桑。
可我觉得西安更象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古典优雅,让人着迷,不得不爱的女子。
而这女子就是当代女神林微因,她不仅是位诗人和作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家,更是一位至力保护古建筑的专家。
林微因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是清末进士,父亲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她早年游学于欧州,其后在美国留学,她的才学让无数人难以望其项背,在建设学上的贡献让人尊称为先生。
我曾见过这么优雅充满诗意的女神跋山涉水为了勘察古建筑、戴着草帽把自己弄得灰头灰脸的却笑意盈盈的相片,她在抗日年代拖着病体,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为了保护维修古建筑,她开创了中国古建设学先河,她与古建筑真是惺惺相惜。
她与西安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西安建大的校微是她亲自设计,她到西安做了小雁塔的维修计划,同时还到西安各处作了古建筑考察,我相信这位聚美丽和才学于一身的"人间四月天",西安于她应是各自有历史有故事彼此珍惜。 也只有她配大气.古典和优雅。
西安如她,她如西安。
走上宽阔的马路上,我不禁想起春节期间刚来过西安的一位同事讲,他那天大约9点左右到西安,在一个有6条道马路上正准备掉头找旅店时,一个路边人边摆手边过来拍车,他吓一跳,好在有一车人不害怕,降下车挡风玻璃,好心的西安人告诉他这里是单行道,不能掉头。在我们理解单行道都很窄,一般也就是二车道,六条道的单行道,好家伙,好一个皇家作派!
华灯初上, 我们慢慢地走在"开元广场"上,它南北长161米,东西宽78米,面积12200平方,广场上设立了1组"开元盛世"群雕和8根高高大大的蟠龙柱,上面幻放着大朵的艳丽的牡丹,飞腾的龙凤,还有各种不同颜色美丽画面,地上各种地灯组成的各种图案,周边树上、楼上的霓虹灯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依希可见长安城里欢歌笑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脸上都洋溢幸福的笑容,全世界都仰慕她,她的繁华全世界也为之向往。
正如庄子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站在这条火树银花丶星光熠熠的大道上我往回看,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芙蓉园,诗坛。耀光千古的文化巨人,诗圣、书圣、画圣、茶圣······,大唐群英灿若星河,云蒸霞蔚,一一闪现在我眼前。 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鼎盛的王朝一一一瞬间,我已梦回大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