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造无数经典作品的伟人,选择怎样讲述自己的一生呢?从2016尾声,到2017伊始,大概一周的时间,上下班的地铁上,我看完这本《卓别林自传:喜剧人生》,这是卓别林晚年在瑞典写的自传。距离看完已经过去快一周,最初的震撼已经减淡,挑几个印象深刻的写一下。
苦难的童年岁月
卓别林选择从童年的苦难经历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全书31章,前6章都在讲述自己童年的经历,从小便每天面对的拮据的经济情况,在贫民学艺所(类似中国的孤儿院)的灰色时光,母亲发疯时的伤心,遭遇到继母的恶意对待,从小就开始体会命运的挣扎。他借用康拉德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那段生活经历:
“生活让他觉得自己像一只被逼到角落的瞎眼老鼠,等着自己的是即将落下的棍棒。”
本书中有许多对钱的计算,小时候母亲每星期靠缝衣服挣多少钱,哥哥打工多少钱一周,自己做玩具本钱怎么算,到自己开始演戏,几乎每场,卓别林都在写自己的表演费,包括后面开始演电影、拍电影、合伙电影公司,收入支出,一笔一笔。挣多少钱,这是每个人都会关心的问题,却大概不会像卓别林这样作为必要的内容,逐一细细写在自传里。
卓别林毫不掩饰每次收入提升的时候那种欣喜之情,童年的贫困经历让他对收入很敏感,不过他没有因为曾经的贫困遭遇而变得吝啬小气,反而拥有一种开阔的心胸。
许多自诩成功的人,经常会在自己成功之后,选择恶化曾经的经历,来美化自己的奋斗与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励志的故事。好在卓别林没有,他写自己曾经的不幸,只是因为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想刻意博得谁的同情,这一点从字里行间,以及作者成年后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就可以知道。
小人物的奋斗生涯
童年不幸的卓别林做过许多杂货,报童、印刷工人、玩具小贩、吹玻璃的,但他无论做什么活,从没忘记自己要当演员的最初理想。卓别林的父母都是演员,舞台也是他一生的热爱。
一心热爱舞台的卓别林,从舞台戏里的小角色演起,每一场都用心琢磨人物性格,努力与才华让他逐渐脱颖而出,开始有机会做主角,出国巡演。后来到美国演戏,接触电影,从演员,到做导演,不断地为一部作品积累灵感和构思,没日没夜的琢磨人物,场景,台词,挑选演员,熬夜剪片子。
在拍好一部电影后,纵使知道这部电影会火遍全国,全欧洲,在戏院试映的时候,卓别林仍旧是忐忑的心情。
这种忐忑来自于对工作的真诚。每一部电影,他都在不断的创新,新颖的故事结构,创新的摄像几位,富有争议的故事内容,观众对这些改进会接受吗?
卓别林是将舞台的表现手法引入电影的先驱,创造了很多拍摄形式。不断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生活微不足道的东西演化成银幕上令人捧腹大笑的动作,不断地思考生活,从音乐、文学作品、时代事物中获取电影故事的灵感。对工作的不断思考让卓别林得以一直保持自己的思考,不被随意左右。
“有位影迷来信说,我近来拍的影片没有在奇斯顿拍的影片好,那时我牵着观众的鼻子走,而现在却是观众牵着我的鼻子走了。”
他从自己的苦难童年中汲取了许多养料,使他的电影能真实不做作的表现普通人生活的苦难。法国戏剧电影作家协会主席当时这样评价卓别林:
“许多人曾经体验过的那些苦难、快乐、希望与失望,这一切,你都会理解,那时因为,您自己也遭受过类似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你才能和观众的心相通,您在表演中同情这些受伤的人,安慰这些受伤的心灵,让他们在笑声中暂时忘却了痛苦。这种表演给人以慰藉,给人以力量,虽然它也许并不能真的治愈人的心灵创伤。”
城市之光的谦卑灵魂
“我的朋友很多,也许只是由于我出了名的缘故。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我还是我自己。”
成名之后的卓别林有着丰富的社交生活,但从未在密集的闪光灯和觥筹交错之间迷失自己。书的后半部分经常卓别林经常写自己和朋友相处的种种事情,我常被卓别林对人性的洞察感到惊骇。他评价自己的朋友时,简单精炼的两三词语,便使一个生动的人站立在读者面前,许多只见过一次面的人,他也能十分准确的把握那个人的性格特点。
尽管名声响彻全球,结交了越来越多的富豪、名流、政要,卓别林从未变得傲慢。他始终谦卑的对待观众和朋友,未把自己当作明星,从未觉得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在一次回英国的时候,等待轮船的人太多,为了避免混乱,卓别林不得不偷偷溜走,但是在自传中他这样写到:
“我感到有一点很遗憾,就是在慌乱中,我不得不避开那一群群为了要见我一面等了很久的人。”
后来的卓别林因为政治原因,告别了美国商业化的社会,到瑞典定居,以向往的具有朴素的人情味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并写下自传。全书流畅的叙事和恰到好处的节奏,显示出卓别林优秀的编剧才华,除此之外,卓别林对待生活始终诚恳、勤奋、谦卑,才是他伟大的原因。
最后,让我们一起干了这碗来自卓别林的鸡汤:
“在我即将结束自己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之时,回首往事,我清楚地看到,我很幸运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我受到世人最广泛的关注,有许多人喜欢我,同时,也有人恨我。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它让爱我的人远远多于恨我的人。
我的一生有不少时间是在逆境中渡过的,但我相信逆境迟早会过去。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点,我对那些一帆风顺的事就会感到很愉快,对经受的那些厄运也不至于过分的悲哀。我不懂什么人生哲理,也不喜欢为生活制订过多的计划。
我只知道:为了生活,不管你是智者,还是愚人,都要努力进行工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张三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