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彼此的沟通误会,今天做错了事情,面临道歉。
这不是第一次做错事情了,不过,依然不会因为做错了就觉得胆怯,就不敢去面对。有些格言深植内心:一生中最让人觉得遗憾的,永远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什么都没有做。
而事情,只要开始了,100%正确几乎不可能,现实如此,及早学会道歉是必须的。
开始道歉之前,先来体验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吧?
在最早期做错事的时候:
第一个反应就是遮掩,颇有一点掩耳盗铃的味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拖延,仿佛不听不看不想,这件事就能如空气般自动消失;
第二反应是担心,就是怕这怕那,比如失去客户信任啊,未来前景一片昏暗啊诸如此类;
第三反应是找原因,不要想多,这个找原因大多数属于内心自我安慰,与真正的事件分析不同,而且最容易发生的想法,就是最大化责任不在自己,在别人;
第四个反应是准备道歉说辞,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道歉赢回信任;
最后,当然是付诸行动,去进行道歉的动作,往往这个时间,已经是拖延了一段,也算是拖无可拖才去做的,还好态度诚恳,遇到的人也大多宽容大度,结局基本还能达到目标。
11年职业生涯过去了,若问现在道歉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总结了一下,最大的不同来源于目标的不同。
如果说之前的道歉是希望能赢得客户原谅重拾信任,现在的道歉更多的是考虑我从这件事上吸取了什么教训,能否改进并完善自己的人格。
比如说,事情的出发点的确是善意,但是,结果对别人造成了影响,那就是无可推诿的,如果我觉得委屈,想争辩,那就证明我没有站在对方的方向去想这个问题;
想要真正从事情中学习成长: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防卫攻击,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去想;
第二步,在理智判断责任分布的时候,在自己界定的责任上,加重三成,人性注定了会容易推卸,自己的看法加三成后,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责任判断;
第三步,解决——好好的想好解决方案,起码要提供三个备选,最低也不能低于两个,没有为对方提供选择的道歉不是真正的道歉;
最后,会完完整整的跟对方沟通自己的心路历程,提供解决方案,如果可以,思考完毕尽快进行,绝不拖延,尽自己的能力,把对方的损失减到最小,给对方选择的权利,在事情完结后,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同样交给对方,不做争取。
并非消极,而是,完善自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的战争,只有当自己分析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道歉才配的上被人原谅。然而,配得上并不代表一定会原谅,尽力而为,结果随缘,就是只掌控自己的最好诠释,不胁迫,不绑架,不操控他人,这是对对方最大化的尊重,就是这样。
而所有的一切,与道德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