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子羽 ;配图:成都市锦江区档案馆、冯水木】
东门城门洞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摄于20世纪50年代 锦江区档案馆提供) 东门城门洞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摄于20世纪50年代 锦江区档案馆提供)成都东门城门洞外,曾经是“无名英雄”——即“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最早的“家”。那位永远保持冲锋状的勇士面朝东屹立在街中央,二路电车的两组天线正好从他的双肩擦过。这是数十万阵亡川军将士英魂的归依之所,也是老成都人记忆中的一道城市风景。
近日读朋友周宗富先生描写成都历史的长篇小说《两代沧桑》,里面有一个情节,记述作者小时候跟随他父亲从东大街口经过,父亲一定要让他给铜像三鞠躬。因为父亲当年差一点也就成了那铜像。其实宗富写到的这个情节,我小时候也经历过。40多年前,我跟着幺公公(我曾祖父的小兄弟)到他工作的搬运公司去,每次路过无名英雄铜像跟前时,他都会驻足停步,仰望矗立在街中央的铜像,少不知事的我也跟着仰望:只见梯形基座上站着一个俯身昂头冲锋的国民革命军士兵,着短裤,打绑腿,穿草鞋;手端中正步枪,背大刀、斗笠;胸前还挂着两颗手榴弹。好生威武!但当年我哪里能懂。于是我问:“拿枪的那个人是哪个哟?”“是无名英雄。”公公说。“啥子是无名英雄?”“就是死了连名字都没人记得的人。”“他咋死的?”“是打日本死的。早先有好多人去打日本都没回来……”公公的回答我似懂非懂,却第一次知道了东门外的铜像是打日本的无名英雄。
许多年后,我才明白了公公这几句话更深的含义,我爷爷就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随川军开拔的,家里只从前线回来的人那里听说他当了少校营长,再后来就杳无音信了。那时我父亲不到两岁。其实像我爷爷这样“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川军将士有很多很多。八年抗战中,川军参战部队有300多万人,其中伤亡达64万多,一些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就牺牲了。我看到过一张照片,一位川军小战士,穿着单薄的军衣蜷缩在战壕内,脸上尚未脱去稚气,但他已经牺牲了。看得出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还不到20岁。“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尸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这首慷慨激昂的悲歌,正是川军英雄们悲壮精神的体现,他们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远彪炳史册!
从战火纷飞的1940年开始,成都人民就筹划建造一座川军抗战纪念碑。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在1944年完成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设计的这座“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铜像面向东方,背靠成都东城门,脚穿草鞋的川军队伍就是由这里沿东大路踏上抗日征途的。1989年,“无名英雄”搬到了万年场(后又搬到了人民公园东大门外)。从此,无名英雄铜像便成为老成都标志性雕塑了。
(下篇:《英雄铜像搬家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