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福建著名绿茶

作者: 福茶之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6:02 被阅读16次

​喜欢喝茶,不可一日无此君,否则眉心就隐隐作痛,老喝茶的有茶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闽南我还别具一格,喜欢喝绿茶,一出门就四下搜买各方的地产绿茶。我有一部陈宗懋教授主编的《中国茶经》,茶之百科应有尽有,按图索骥,上江浙,去两广,游两湖,还跑上云贵高原,总是索得好茶而归,不亦乐乎。然而这一招在我们八闽大地却屡战屡败,叫我好不懊恼,个中也留下了一片困惑。

罗源县的西部程洋镜、长湾镜等七个“境”(自然村)合建的山庙称“七境堂”,地产绿茶称“七境堂绿茶”,早在明朝就享有盛名,曾以“福建罗源元明绿”销售京津,名噪一时。光绪年间发展迅速,进入颠峰状态。后来渐渐衰败,但至1940年代末期,天津的老茶庄尚有“七境绿”的招牌留存。1974年该茶在当地重新开发,并在西兰、石壁下、院前、洪山等乡得以发展。七境堂绿茶属青型绿茶,采摘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与优质龙井的“一枪一旗”无异。经摊放、杀青、揉捻、合干四道工序,据称该茶“成茶条索匀整壮实,汤色绿润明亮,嫩香持久”。想来该茶十分诱人,令我特别期待。1990代初我到福安考察茶情,特意在罗源城关逗留,想买上几包久违的地产名绿。可惜逛了几个店家,对“七境堂绿茶”都一问三不知。我自力更生,在茶店茶摊细细寻找,满目尽是安溪茶、福州花茶,哪有“七境堂”的蛛丝马迹。我不死心,事后仍多方寻觅,后来终于听说某店有罗源新开发的绿茶,我兴致冲冲而去,才发现是罗源出产的“煎茶”,并打上了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海堤”的商标。“煎茶”是日本人喜好的绿茶品种,罗源茶业看来为出口创汇进行着新的努力。年前偶然在福州举行的一个新世纪消费博览会上发现了“七境堂绿茶”,是罗源西兰乡七镜茶厂的简装袋茶,根本无人问津,我一气买了四袋,令卖茶人受宠若惊,看来绿气氤氲甘淳宜人的“七境堂”似乎在尘封中越发地鲜为人知了。其实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茶都是中断之后被重新开发的,如湖北的“仙人掌绿茶”,如今可是生机勃发,蒸蒸日上。但愿新世纪能给“七境堂”带来新的生机。

龙岩市新罗区的江山乡,有三个产茶的山村——斜背、背洋和梅溪,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日照短,云雾多,在山垅两旁,房前屋后,都种有零星的茶树,在特殊的土壤和生态环境之中,茶树的叶芽叶色鹅黄,每到春季,满树皆黄,该茶的茶叶中叶绿素含量低,而茶多酚含量高,加上独特的双锅慢火炒制,多次过筛,形成茶叶特殊的艾香,浓厚的滋味和鲜橄榄似的回味。该茶取名“斜背茶”是因为斜背村海拔最高,位于万山之颠。据称“斜背茶在闽西早附盛名现已销往厦门、广东等地,并销往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侨胞的嗜爱。”文字是1992年的文字,尽管辞典一类的书出现“现”的时态是不宜的。我作为厦门一直关注绿茶的消费者,对此多方打探,终归一无所得,至少说明“斜背茶销往厦门”数量小时间短。而1992年以后的八年间我六到龙岩,也始终未见“斜背茶”的任何信息。倒是在此前我作为厦门知青作家代表团的成员,曾在龙岩博物馆张兆声处和古田会议纪念馆两度品得地产上佳绿茶,可惜主人说不出茶的具体出处,只知是农贸市场的农民茶。现在推估,很可能就是来自藏龙卧虎的斜背村。这些我在散文——《将军绿》早有记述。眼下,无污染的“高山茶”在台港澳和南中国沿海地区开始走俏,有台商在九龙江的源头——龙岩新罗城郊的云顶开发高山茶,种植、焙制和销售一条龙,取名“云顶高山乌龙茶”系列,还影响了左山右山种植高山茶的浪潮,不知影响式微或暂时还于陷于默默无闻境地的“斜背茶”能否借机东山再起?

与“七镜堂”和“斜背茶”相比,“南安石亭绿”的名气就更大了,历史之悠久可以与“安溪铁观音”和“永春佛手”相媲美。石亭绿又名石亭茶,产于南安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莲花峰上的石亭建于明朝建德元年(1506年)。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在莲花峰发现茶树,就加以培育,并采摘、焙制成茶为僧家之用。由于茶质佳,加上产于佛门古刹,故饮用者日增,石亭绿因而驰名。又据九日山留存的摩崖石刻称,此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至清道光年间,莲花峰附近数十座山间均有农民普遍植茶,石亭绿成为泉州侨乡馈赠亲友的礼品,从此名闻海外。

石亭绿的制作需经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等八道工序,最终形成“三绿三香”的特点。三绿为“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润绿”。而三香乃“兰花香、绿豆香、杏仁香”。1952年石亭绿被农业部定为历史悠久的名茶,1954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曾用石亭绿款待亚非各国友人和记者。

1990代初我到南安市区,多家茶店中根本不见任何“石亭绿”的倩影,专业经营茶叶的南安茶老板们对“石亭绿”极为陌生。种植石亭绿的丰州镇离泉州市区比较近,于是在泉州市区我也注意了一下,全是清一色的安溪茶,偶尔出售的绿茶,不是龙井,就是黄山云雾,压根就没有什么“石亭绿”。后来不久参加了一次《泉州晚报》的作者表彰会,恰好与南安来的李君同住一室,李君告之,石亭绿依然健在,只是产量很少,一般农家留着自用,余下的多被药厂收购,拿去生产药用的莲花峰茶丸了。这两个原因非但不能令我释怀,反倒更加耿耿于怀。石亭绿再少也少不过“大红袍”,只要有市场,就应该去发展它。

有消息说,由于受绿茶可以防癌的刺激,香港写字楼里开始出现绿茶热,这是茶叶消费的晴雨表。福建茶业切莫让乌龙茶一叶障目,振兴福建名绿茶,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了。

本文作者:郑启五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邮箱:744373898@qq.co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相关文章

  • 消失的福建著名绿茶

    ​喜欢喝茶,不可一日无此君,否则眉心就隐隐作痛,老喝茶的有茶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闽南我还别具一格,喜欢喝绿茶,...

  • 消失的绿茶

    本文挑战使用三个关键词完成一个小故事:绿茶、分手、失踪 男朋友是大我一届的学长,他已经毕业一年了,在学校附近租了一...

  • 绿茶著名品种

    普龙茶 1.普龙茶,是壮族传统茗茶,云南茗茶之一。属于绿茶,是未经发酵,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

  • 寻找一杯干净的茶!

    我到过很多地方的茶山,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潮汕的凤凰单枞,日照的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安化的黑茶,贵州的贵茶,四川雅安...

  • 丹青永驻艺术长青一缅怀著名画家张懿美老师

    文/李靖 昨日下午突然听福州著名画家陈志武老师闲聊时得知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福建著名画家张...

  • 许舒平老师的风光课

    ~2019年9月22日记 北函福建分院请来了福建本土的著名摄影家许舒平老师,...

  • 浅谈武夷茶

    中国茶分为六大茶类,分别是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黄茶。看这篇文章的如果是福建人,那么先自豪吧,福建是三...

  • 微课:怎样泡茶才能好喝又健康

    主讲人:秋桂 茶叶分类 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尖 红茶: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福建正山小种, 白茶:日晒,...

  • 认识中国的“十大名茶”

    ① 西湖龙井 炒青绿茶,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龙井一带,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 历史上,西湖龙井按产地分为狮、龙、云...

  • 【家乡美食13】- 范宇昕 侯林维

    肉 燕 初二(7)班 范宇昕 我的家乡福建有许多著名的...

网友评论

  • 博土:可以寄一点分享嘛😄
    博土: @福茶之心 哈哈哈哈哈,可以啊。但得喝看看吧
    福茶之心:@炎日彬客 可以直接购买吗?

本文标题:消失的福建著名绿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pp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