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刚刚亮,李俊就醒了。拉开的窗帘,看到已有清洁工在清扫街道。
六点半醒来是李俊工作以来养成的习惯,为家人准备好早餐,送儿子去学校,自己再去上班。
如今,他已经大半年没有工作了。但么这多年来养成的生物钟却依然固执。
儿子已上中学,住校了。他父母见孙子已不再需要他们照看,在几个月前也回了老家。他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单。
他起床,换了一身运动服,出门跑步。一个人的日子,一边跑步一边冥想是他打发时间的方式。
手机振动了一下,是前同事在群里道早安。之前任职的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曾经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做到退休的,没想到会受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走到今天这地步。
一起离开的同事,年轻一点的陆续找到了工作,到了新岗位,也会在群里说说近况,分享一下信息。自己也投过一些简历,不是没回应,就是初轮沟通就表示不符合。
他知道自己已是不惑之年,要在有经验的行业再就业很难,毕竟政策调整,整个行业业务在收缩,但要从头打拼,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精力都拼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去拜访过一些朋友,还没找到新的方向。
电话铃声响起,是一位老朋友。他停下慢跑的脚步,站在河边的围栏旁,接起了电话。老朋友说,他的工厂眼下没有多少业务,想着多年前他们一起讨论过要自驾游,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约定一周后出发。
这一周里,他和两位朋友确定了出游路线,做了一些准备,按时启程。接近半个月的自驾游,见到如诗如画的大江大河,见到白雪茫茫的崇山峻岭,领略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感觉人生难得如此充实,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这么多年工作以来难以做到的,真有种“世界那么大,我终于看到”的兴奋。
在进入西藏以后,他高原反应严重,但一路坚持着。山路难行,汽车无法驾入的地方就骑摩托车,甚至步行。沿途收获了不一样的风光,也有了不一样的心境。
高反似乎就是沿途给自己的另一种体验,人生不可能都在顺境,在平坦的地区不会有高反,在轻易能到达的地方不会有让人惊叹的风光。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逆境的遭遇,不敢直面困难和挑战。
他有睡前读一会儿书的习惯,这一趟出游,他也随身带着书。在高反最严重的时候,有一天夜读,他读到易普生写下的这样一段话: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段话,他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第二天是要徒步走过漫长又崎岖的一段山路,在阳光照耀下,他看到自己的影子一直相伴。原来自己从不孤单,“对影成三人”是内化的心境。在山路中一直行走,双脚起泡,磨破了皮的地方像火烧一样,但依然有同行的朋友相伴,依然有异域他乡的风情美景,日落之后还会看得到日出,皑皑白雪也会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
回程的时候,朋友把他带到一座山庄,那是朋友的一位老同学经营的项目。一个僻静的山野之地,敢经营山庄的估计没几人。但这座山庄却客至云来,因为附近有寺庙,香客们会在这座山庄落脚,远道而来的修行者也络绎不绝。听说山庄的素食远近闻名,山庄的日出日落至纯至美。到了这里,人的内心就变得宁静,是个修行的理想之地。
行程结束以后,他觉得要感谢这一段停下来的日子,没有工作的烦扰正是思考人生的机会,难得安静,也难得出游,难得独处,也难得有时间好好读书。
他重新思考接下来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有一个朋友打算启动一个新项目,正是他接下来想要做的方向,看上去困难不少,但他与朋友约定一起并肩作战。
他记得在西藏高反严重的日子,还有那个晚上读到的易普生那句话:“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夜深了,他站在卧室的窗前,看着路灯发出昏黄的亮光,想起了山路上皑皑白雪发出的光,想起了那座山庄无比开阔又纯洁宁静的日出。明天,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要与朋友一起开始为他们的新项目做筹备。希望在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