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日更800送赞读书
先秦文学||《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05

先秦文学||《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05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22:04 被阅读0次

    古代有所谓"诗六义"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毛诗序》也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实,风、雅、颂与赋、比、兴是两个不同类别的问题,前者是分类体例,后者是表现手法。

    本文结合具体作品说说赋、比、兴的含义。赋、比、兴一般被认为是《诗经》的表现方式,但是关于它们的含义的解释却莫衷一是。

    其中朱熹的说法比较平实,被后世普遍接受。他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而南宋的李仲蒙又从情物关系的角度解说,突出了"诗缘情"的特征,可以弥补朱熹的不足。

    赋:就是直接铺陈描写,也是《诗经》中最常用的手法。如大部分的《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中的《七月》、《谷风》、《氓》等等。这些诗作往往在叙事中熔铸感情,"叙物以言情"。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如《羔羊》、《滦洧》等等。这类作品没有刻意修饰,只是平实客观地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感情自然流露。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大部分的社会政治诗和爱情诗都是如此。试看《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王事靡鹽,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戍卒在归家途中,追述戍边生活的苦辛和思乡的殷切。全诗用直接铺陈描写的方法,景中含情,事中有我,感人至深。特别是结尾一章描绘得婉转生动、成为千古佳句。

    比:就是比喻和比拟。作为萌发时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比喻是十分生动丰富的,有明喻、有暗喻。如《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蜡虾,齿如瓠犀,蝶首蛾眉",接连用六个比喻形容庄姜的美丽。这样的比法,基本上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

    《小雅•鲁鸣》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拟国君用贤臣治国——这是暗喻。《诗经》中的比喻有些动实精彩传神,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更是把剥削者比作专门盗窃劳动果实的大老鼠。这些比喻形象逼真、生动传神。

    和《豳风•鸱枭》,运用借喻的手法,假托一只小鸟诉说遭受鸱枭的欺凌迫害.用以比拟人世间弱小人物受强梁恶霸的迫害摧残。

    又如《小雅•鹤鸣》,用一系列物象比喻可为国用的人才。鸣于九皋的鹤、深潜在渊的鱼、园中高大的檀树,都隐喻人才的可贵,应当尽力招用。

    兴:就是借物起兴,一般处在一首诗的开头,以一物引起下文,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在情调上和主题有关联的,如《周南•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兴,是以鸟起兴,用洲上的关雎和鸣,而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速"的人世间的男女恋情。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能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滦洧》两章,分别以"溱与洧,方涣涣兮"、"滦与洧,浏且清兮"起兴,描写青年恋人群游嬉戏的背景,烘托欢快温馨的气氛。

    而当兴与诗歌情思发生某种意义关联时,它的作用就和比近似了。如《桃夭》的首章起兴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盛开的鲜艳桃花象征美丽的新娘,同时也渲染了出嫁的热烈气氛。

    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例子,如《山有枢》的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只有起韵的作用。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文学||《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vb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