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拆书过程,分享总结和收获

作者: 云端传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5:22 被阅读199次

就在2018年4月10日的下午,我刚刚上交了第五次拆书的作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完成释若老师布置的第3个作业,所以很遗憾。回顾整个的拆书过程,我有过纠结,有过疑惑,有过失落,也有过欣喜,虽然作业完成的质量并不高,但是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将这些收获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在此,特别感谢为此次拆书活动付出辛苦努力的吴释若老师、雪梅老师和苏望初同学。


01 说书稿和拆书稿的不同

不同点:

讲书稿和拆书稿的不同点除了篇数和字数上的要求,对于是否可以引用原文,释若老师建议,最好两个都不要直接的引用原文。

讲书稿对于再创作的要求更高。什么是再创作?我理解的再创作就是要有自己的归纳、总结,甚至是自己的思想在里面。但是,有自己的思想并不等于脱离原书的核心价值,有人说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是读者,我们还是作者,所以我们要找准一本书的核心价值,或者说是总结出一本书的核心价值,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传递出去。

拆书稿阐释清楚原文的意思要求更高。何为阐释清楚原文?大家之前都进行了练习,相信对拆书的感受都很深刻,我的理解是,它就像是老师带领分析范文一样,要在把重点的内容传递出去的同时,还要举大量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的理解原文的内容。

相同点:

基于原书来写作。这一点不多说。

口语话。不管是讲书稿还是拆书稿,最后免不了录制音频。这一点,相信录制过音频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

3个核心关键点。为什么核心关键单是3个,因为要说明白一件事情,讲清楚一个道理,至少要有3个要件才能完成一个逻辑闭环。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再比如,逻辑里面的三段论等等。

按照要求的格式来写作。释若老师反复强调,我们的用户是编辑,如果我们不按照编辑要求的格式来写作,那明显就是不想让稿件被采用啊。


02 阅读是基础

阅读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其实,阅读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这就像是盖楼,地基都没有打好,地基上面的建筑还能稳固吗?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一定都懂。

快速阅读是我们必须要练习的一项技能,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首先,要确定全书的核心。拿到书之后,我们需要先看封面上写的东西,推荐人写的东西,序言,目录,后记,通过这些信息来做一个定位,确定书的核心章节。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从题目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本书主要说的是“笔记读书法”。而如果你的文章当中,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到“笔记”两个字的,我相信,你一定没有把握住这本书的核心价值。

其次,快速翻阅,对全书进行浏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折页标记之外,最重要的是画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捋出全书的逻辑框架。再结合自己之前已经确定的全书的核心,从而构建自己文章的逻辑思路。(这是自己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再次,对核心章节进行细读。细读的时候画出该章节的思维导图,捋出该章节的逻辑思路,并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结合标记的重点内容,合并同类项,归纳重点,搭建自己表述该问题的逻辑框架。(这个位置标记的重点内容可以写读书笔记,这个部分构架的逻辑框架是后面写作公式中亮点解读的主要构成部分)


03 写作公式

这次一起拆书的伙伴们一定都发现了,释若老师介绍给了我们两个公式:

第一个:1.阅读理解+2.旁征博引+3.原创金句

第二个:1.破题+2.引题+3.作者介绍+4.逻辑主线+5.亮点解读+6.立意总结

这两个公式矛盾吗?我的理解是,不矛盾。

第一个公式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第二个公式是从结构上来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照猫画虎,按照老师的套路,一招一式的来写,首先要保证的是结构完成,不缺要件,然后再练习自己的内功,在要件的每一个部分都适当的加入一些旁征博引和原创金句,逐渐的让自己的表述更有说服力。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是练武功,当我们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内功可言,那肯定要一招一式的基本功开始,可能会比较生硬,但是慢慢的,当我们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内功也会随之加强,每一招每一式也就会表现的更加的有力,到最后,我们的内功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招式就会驾轻就熟。

回头去看我们之前写的拆书的作业,虽然问题很多,但是真的是可以看到大家的努力,当有一天,从文章当中已经看不出大家努力的痕迹的时候,我们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04 公式要件详解

第一个公式:

对于我们的阅读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一点儿积累都没有,想要做到旁征博引+原创金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第二个公式:

1.破题和2.引题部分是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篇文章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听众。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历史事件、深刻的故事、科学实验、名人名言等。这个部分尽量站位要高一些,这样会让整篇文章更耐人寻味。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切入文章的效果和去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去切入文章的效果给人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3.作者介绍一般都有现成的文字,但是如果有关于作者的小故事,或者是这位作者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都有必要写出来,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4. 逻辑主线。我理解的这里指的逻辑主线的素材就来自于我们阅读时候对于全书所做的思维导图。这就好比是一根线将一个木偶的四肢和躯干穿了起来,当我们找不到这根线的时候,木偶就是死的,躺在那里,胳膊就是胳膊,腿就是腿,四肢都是散着的,可是,当我们把这根线找出来的时候,用手往上一提,整个木偶就活起来了,想让他走路,他就走路,想让他奔跑他就奔跑。所以做思维导图是必要的,可以帮我们把穿木偶的那条线找出来。这一部分内容也可以看做是

5. 亮点解读。这里至少要介绍3个亮点,素材来自于我们对核心章节进行的细读。这是整本书吸引我们的部分,我们争取也要把他为什么吸引自己写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听众。(论点=论据+论证)要注意使用旁征博引+原创金句。

6. 立意总结。这一部分要注意再次点题,做到首尾呼应也很重要。

上学时候,老师说写作文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对应到这里,凤头指的就是“破题、引题、作者介绍”的部分,猪肚指的就是“逻辑主线、亮点解读”的部分,豹尾指的就是“立意总结”的部分。


05 一本书,五篇文章

读一本书,我们要多写几篇文章来练笔,同时也一起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以《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为例,我们要写以下的东西:

几篇读书笔记。可以使用原文+评论/思考/感想的方法,写诸多条的读书笔记。

一篇书评。字数2000字左右。书评是一种应用文体,要做到要件完整。

一篇讲书稿。字数7000字左右。注意口语话。

一套拆书稿。7篇左右,每篇1500字左右。注意口语话。

一篇书单。关于书单,主要是阅读完了一个主题的书之后写的推荐文章。目前还没有涉及。

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书评和释若老师带领我们第五次拆书留下来的第三个作业,大家可以监督我哦。


我妈常和我说一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当我第一次接触“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的时候,感觉简直是太难了,简直都要吐血了,可现在回头去看,感觉也不过如此。在以后的路上,我们肯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们就像一座一座的大山,横档在我们的面前,可是当我们咬牙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的时候,回头望,那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平缓的小土坡而已。

经过这次的拆书训练,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方法。我把这个自己认为的无价之宝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相关文章

  • 回顾拆书过程,分享总结和收获

    就在2018年4月10日的下午,我刚刚上交了第五次拆书的作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完成释若老师布置的第3个作业,...

  • 听了拆书课后的复盘真有意思

    听了三个拆书家的拆书,大家都来自己的复盘,总结的收获,真有意思。 先看看我们的观察家的分享: 1,她的感受和收获是...

  • 拆书分享收获

    在拆书帮慢成长理念中学习到一个新词,反求诸己:不要抱怨其他,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回想自己曾经买了跑步装备,买了篮球...

  • 沾沾自喜的成长

    回顾,总结,就是回忆的过程,回忆一段时间内的错误和收获,错误我们总结经验,收获我们视为奖励。 总想着对我成长来说有...

  • 总复盘

    1)本次的学习,我收获了哪些学习方法?拆书知识? 学习方法和拆书知识:举一反三和应用的能力 2)本次的学习过程中,...

  • Day8_泷卉【目标实现管理—复盘】

    1、谈一谈你的阶段性收获?(可以利用复盘过程记录<回顾+对比>、反思、总结) 一、回顾目标: 最初的目标和初心:帮...

  • 21天职场方法论第7天复盘

    1、谈一谈你的阶段性收获?(可以利用复盘过程记录<回顾+对比>、反思、总结) 一、回顾目标: 最初的目标和初心:帮...

  • Day8_驭阳姐姐【目标实现管理—复盘】

    1、谈一谈你的阶段性收获?(可以利用复盘过程记录<回顾+对比>、反思、总结) ❤【回顾目标】:属于记录的过程。最初...

  • 有用的东西坚持用

    上次上完拆书课,我一直在用拆书便签法阅读,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拆书过程能够很好的利用作者观点,提炼自己的生活,从...

  • 拆书活动复盘-早起的奇迹

    5346 胡玲 今晚的拆书活动既有趣又有收获,原来拆书也会让人上瘾。 滕王阁分舵三级拆书家周颖给大家进行的拆书分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顾拆书过程,分享总结和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b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