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你会不会经常说“作业就应该第一时间完成”、“今天必须要把玩具收好”、“你怎么着也得考个年级前十”之类的话?

要注意哦,这个时候,语言的暴力倾向已经初见端倪了。
如果大人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大发雷霆,那么,很可能会破坏和谐的亲子关系。
另一种暴力沟通方式,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进行比较,这也是小朋友们非常讨厌的。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说:“你什么时候考试能超过邻居家的谁谁谁?”“你怎么就不能像你哥一样懂事?”。
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求孩子全能,拿自己孩子不擅长的部分去和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地方比。
实际上大人这么说并不会让孩子发奋图强,反而会让孩子沮丧,觉得自己表现差,父母不喜欢自己。
而来自父母持续的否定很可能会让孩子自卑,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此外,还有不少父母习惯了把对孩子的评价挂在嘴边,有事没事就打压他们,给他们贴标签、扣帽子。
比如你这孩子就是磨蹭,就不能快点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等等。

这些话,你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而这些既打击自尊、又打击自信的暴力用语之所以脱口而出,是家长把孩子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行为统统看作是错误的,不应该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
而他们想通过批评、指责来让孩子遵守家长内心的规则。
可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改正,反倒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因为孩子很可能会把这些评价看成是父母对自己的排斥,从而心生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