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新人前行联盟想法
《中国哲学简史》:名家辩论的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名家辩论的问题

作者: 观星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8-19 22:08 被阅读0次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在古代以“辩者”而闻名。他们乐于与人辩论,别人否定的他们偏要肯定,别人肯定的他们偏要否定。

那么名家究竟围绕哪些问题辩论呢?

一、“实”和“名”的关系问题

在名家的辩论思想大多是围绕着“实”和“名”的关系,那么何为“实”和“名”呢?比如“这是一张桌子”和“苏格拉底是人”,这两个命题中,“这”和“苏格拉底”就是实实在在具体存在的“实”,“桌子”和“人”就只是一个“名”而已。

由名字也可以看出,名家的核心精神就是只注重“名”而不注重“实”,而且他们很擅长诡辩论。

比如,《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关于名家邓析的一个故事:

说是大水淹死了郑国的一个富人,尸首被人捞去了。富人的家属要求赎尸,捞得尸首的人要钱太多,富人的家属就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要急,他不卖给你,卖给谁呢?”捞得尸首的人等急了,也去找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回答说:“不要急,他不找你买,还找谁呢?”

由此可见,邓析的本领是对于法律条文咬文嚼字,在不同案件中,随意做出不同的解释。而且他的这种解释不管条文的精神实质,也不管条文与事实的联系。

不过邓析的辩论只是对“名”进行了分析,而对哲学本身并没有做出真正的贡献,所以真正创建名家的人是晚一些的惠施、公孙龙。

二、名家的两个辩论方向

从“实”和“名”的概念及关系,我们很容易理解到:“实”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是相对的,而“名”却是绝对的、不变的。比如刚才提到的“苏格拉底”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人物,而被称为“名”的人就是人,桌子就是桌子。

尽管惠施、公孙龙都是辩论“名”和“实”的关系,但是惠施更强调实的相对性,公孙离更强调名的绝对性。也就是说:名家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围绕着一个观点的两个方面。

例如“美”是绝对美的名,而“美的事物”只能是相对美。

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这个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这也就演变出了名家辩论思想的两个大方向,即“实”的相对性和“名”的绝对性。

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简史》-名家

    名家,与诡辩家(sophists),逻辑家(logicians)、辩证家(dialecticians)有些相同,但...

  • 读中国哲学史之名家

    名家。你能想到什么呢?诡辩?绝对? 一开始系统地读中国哲学史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到名家,我是拒绝的。尤...

  • 读读哲学书,提高下自己的基本文学修养

    为了提高自己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近日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是内圣外王之道,不单是...

  • 中国的国学世界的哲学——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的国学世界的哲学——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文/北风来袭 《中国哲学简史》是世纪哲人冯友兰用英文写的一部书,...

  • 《中国哲学简史》随记

    《中国哲学简史》随记 了解哲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思人生,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好书...

  • 哲学入门阅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他憧憬的未来哲学在哪

  • 冯友兰先生对大学生的告诫

    冯友兰先生可以称的上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其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更是了解中国哲学的必读经典。 阅读了《中国哲学简史...

  • 中国哲学简史

    2月2日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带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脉络。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今日解...

  • 中国哲学简史

    2月2日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带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脉络。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今日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名家辩论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aj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