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抽枝吐绿真是那一刹那的事情,一场雨飘落了一地黄叶,让人混淆了春与秋,又在一夜之间枝头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儿,家楼下的黄风铃更是先人一步,开出了黄色的鲜艳的花朵,朵朵夺目。请问有多少事,在我们熟睡中,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斗转星移了?
2月份,我们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旅行,所谓“旅行过年”。广州的春节很暖和,可我们偏偏“不知好歹”地跑去了那被暴风雪蹂躏中的美国东部。不过运气帮了大忙,恰好遇上了一个回温,从零下二三十度回温至零度左右,年三十和年初一那天纽约的最高温还直接飙到了16°C,给我们的行程减少了很多麻烦,真是感谢苍天。即便我们旅行中错过了不少,例如波士顿队赢了Super Bowl年度总冠军,波士顿全城狂欢,热闹非凡,我们恰好晚了一天到达,热闹早已烟消云散;再例如年初一那天太早到唐人街也太早离开,错过了唐人街的鞭炮和舞狮,错过了体验在纽约过春节的氛围;再例如费城下雪的那一天,我们的行程里居然是回到湿冷无味的纽约,广东人错过了一个愉快的雪天。但一旦想起苍天已经给过了一个大福袋了,还有什么不值得感激的吗?正是错过了,才有下一次嘛,苍天总给我最好的安排,任何时候都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态生活。
每次去旅行都会给人以脱胎换骨般的体验,之后我会写详细的游记。去年欧洲之旅的游记《欧游碎念》快收尾了,十几万字呢,我想我会结集出版电子书,敬请期待。在此日常碎念中,简单地带过一些印象深刻之处好了。
每到一个地方最不可错过的是当地的美食。出发前就有朋友说给我推荐纽约的美食,那我想肯定是吃当地最地道的美式美食,心里早已垂涎三尺了。朋友却来了当头一棒:“你想吃哪国菜?”,啥?当然是美国菜啊,我跑老远去吃中餐?可是在纽约,所谓的美国菜,其实是所有菜的集合,例如中国菜,韩国菜,法国菜,意大利菜等等。在纽约从来不缺这些选项,缺的是你想选什么?这难道是把全世界的厨师都呼唤来了么?之所以厨师会来,是因为在纽约,有需要他们服务的人群,那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美国是移民国家,纽约更是移民城,他们可能是迫于无奈的逃难,也可能是踌躇满志来实现美国梦,可能是自己这辈来单打独斗,也可能是上一辈上几辈的人来开创天地,直到现在,全纽约30%的人口不是出生在美国,但这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来到了这,一起组成了一个民族——美利坚和众民族。有差异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不可能和谐,我全程都很纳闷,这该怎么融合在一起?咖啡、茶、果酱、牛奶、香料全部揉在一起的口味真的好吗?确定不会分层吗?确定不会拉肚子吗?
事实上,美国就如在新闻媒体看到的样子,一个统一的国家,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国内矛盾有,但“拉肚子”的事不比任何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多。人们爱国,即便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爱国标语,电梯间、地铁口、巴士站等地的广告牌都礼让给了钱多的主,哪里还有空隙说要“维护社会和谐,弘扬美国精神,实现美国梦”。但大街小巷中处处却充盈着种种爱国的气息,看那飘扬的国旗随处可见就知道了,看那左一雕像说的是建国安邦的一位有名有姓的将军,亦或是一位有名有姓的发明家,一位有名有姓的艺术家,右一个图书馆博物馆感谢某个个人为艺术为社区为人类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几天下来,耳濡目染被“熏陶”被“教化”,我开始有点理解这种美国精神什么?是什么把从五湖四海来到这片土地的人都“熔”成了美国人?就是弱化群体概念,而强调个人。一旦有了“我们”和“你们”,即便一开始没有冲突,人们为了强化“我们与你们不一样”的心态,自然而然地去寻找差异,有意去放大这种差异,一群人的冲突越演越烈。而如果只是强调“我”和“你”呢?两个孤独的个体更倾向于去抱团取暖。这世间如果只有一个孤独的“我”,是那么的无助,此时除了“我”还出现了一个“你”,“我”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对抗起来呢?而不是我们一起找一个共同点,成为心心相惜的朋友?举个例子来说,我是中国人,而你是来自于印度,我们一起都在做电力学研究。我们可以不去同一家餐厅,但我们可以一起进入实验室。我们不会死抠着说今天产生什么矛盾,而是为你在实验室里给我一点醍醐灌顶的想法而感激涕零,这样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难道还可以对抗吗?而美国社会里就一直在强调着个人的努力,强调着个人的成绩,强调着个人的自由权利。美国不是由群体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成,万方移民来到这片土地上,没有历史包袱,做一个自由人,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觉得有个新的开始,虽看似一盘散沙,但每个人代表的就是美国。在美国没有看到爱国主义教育,但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却无处不在。
再说几个美国的印象,分别是到处是卡路里,到处是公园,到处是遛狗的人,到处响彻着警车的鸣笛,到处弥漫着咖啡的清香。
美国人卡路里高度敏感,怎么说呢?在大大小小的餐馆、快餐店、咖啡店甚至是路边的餐车,餐牌上无一例外地标记每一种食物的卡路里,有些餐厅甚至提供“低卡菜单”,价格不菲,让人高攀不起。相反,如汉堡、三文治、薯条等等,卡路里高得刺眼,价格却温和多了。果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穷人胖子多了。朋友说,在美国,收入越高的人会更重视身材,因为在他人的目光中,健康的肤色,矫健的肌肉,美妙的曲线无一不在彰显社会地位,说明着收入高、吃得起低卡食谱,时间性价比高,有时间去健身等等,因此,越想挤入中产,就越得苛刻对待自我。
城市里处处都是公园,每座城都有一个大公园,纽约有“中央公园”,波士顿有“波士顿公园”,费城有“独立公园”等等,除此之外,高楼林立的一个拐角处,在钢筋混泥土的埋没里,冷不丁地会冒出一个小公园,几百米就能有一个,公园里有绿植,有供人们小憩的椅子,还有雕塑,甚至还有溜冰场,冰雕艺术展等等。城市固然好,自然在何方?美国的城市没有忘记特意给忙碌的身体一个安抚灵魂的地方。
我是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名为《纽约的狗》,恍然间意识到在纽约,遛狗的人是绝对比带娃的人要多。一种可能在于美国强调个人,少小离家,爱情又是那么虚渺,个人永远是孤独的,那狗狗是最好的陪伴。其次遛狗是一种社交方式,每次在路上碰着两个人聊起来了,基本是一人牵着一只狗,人聊人的,狗玩狗的,不亦乐乎。
警车、火警还有救护车的鸣笛声,在街上真的是连绵起伏,不分白天黑夜,比我在广州听到的频繁得多。我特别好奇城市里有这么多紧急情况么?为何如此业务繁忙?朋友说,建筑时代久远,干燥难免失火;地铁陈旧,一不小心有掉轨道里去了的;人多杂乱,偷窃打殴事件时有发生等等。我倒觉得要不就是市民较真,大小事情先报警,要不就是政府较真,大小事情先出警。具体原因值得我好好探究一番。
至于咖啡,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咖啡是美国人的电力,咖啡店是美国人的充电站,咖啡店无处不在,星巴克总是人满为患。我在这里也入乡随俗,每天早上一杯超大杯的星巴克,把我从朦胧中唤醒。我不算是一个咖啡的文盲,对咖啡豆、对产地、对品类都略懂一二,可一被店员问起来就懵了,“请问对咖啡因敏感么?”“请问是要全脂牛奶,还是杏仁奶,还是豆奶,还是脱脂牛奶?”“请问要加奶油么?要什么奶油呢?”到最后,我练成了“甩一句话点单”的超能力,"a hot decaf venti coffee with non-fat milk, no sugar, please." 其优雅程度让我自己都敬佩三分。超市里售卖的咖啡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不同的烘焙方式,不同的混合方式,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现在,我都不敢跟别人提我懂点咖啡了。
从美国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回家与爸妈聚一聚,与爸妈一起去看了《流浪地球》,这一部在美国时就听朋友嚷着“等过段时间在美国上映了,我一定要去看”的电影,在国内评价极高,而我们对其的期待也很高。我不懂电影,也没有资格和能力评价电影,科幻电影更是有大堆的我看不懂的背景、技术和细节等等。简单对比好莱坞大片如《星球大战》等等,不得不说《流浪地球》特别擅长煽情,爸爸对儿子的爱,爷爷对奶奶的爱,个人的小爱和全人类的大爱等等,到最后,还把“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恒久口头禅搬上来催泪,为此我眼角也贡献了点泪水,毕竟是大年初一的贺岁片。事后看影评,才懂得导演及其团队对艺术的较真和执着。
十行问我:“你觉得郭帆能拍出第二部好的电影吗?”我说当然可以,成功了一次,第二次成功就简单多了,成功是成功之母嘛,保持原来的水准再创新那么一点,比原来好那么一点就可以了。想罢,其实也不一定,拿作家来说,还真不少人有了出名之作后,后续的作品平淡不堪,巅峰过后,一蹶不振。不过若我是郭帆,若第二部作品不如第一部,我宁愿让它不上映,不关乎钱,关乎荣誉。出于这种想法,也有不少作家成名后封笔了,似乎时间可以停留,历史戛然而止,一切的一切都停留在赞美和崇敬当中。封笔也太冲动,太极端了,我想郭帆还是有第二部作品的,我好生期待。
说一个很不起眼的人,我们公司楼下的保安。电梯间人多,爬楼梯是我日常上班的常态。脚部肌肉和心肺功能都已习惯了,不过八楼而已。一天,楼梯的灯坏了,仅有微微的一点光。这位保安拿着手电筒打着光,气喘吁吁地走在我前面,我心里嫌弃他慢吞吞的,挡路,口上没说什么,挡路的人哪里都有,想方设法超过他便是了。他却跟我说:“小妹妹你要到几层啊?待会儿我到了,就把电筒先给你吧。”我心头一惊,赶紧说不用,过一会儿就到了。他又说,平衡好呼吸,一步一步慢慢来。瞧他那上气不喘下气的样子,快把五脏肺腑都喘出来了,这话估计是跟自己说的,只不过顺道一起给身边人打气罢了。这是在我生命某瞬间出现的一个小人物,他告诉我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更告诉我,交友比树敌更难得可贵。每日,在这楼梯间与你我一起上楼的人多的是了,除了同事间相互搀扶打气的,剩下两类单打独斗的人,一是战斗力爆表,连连超车,逼得他人不得不礼让,二是气喘吁吁的,哪怕走一步休息三步,总能到终点。前一类是与他人比,后一类是与自己比,而这位保安不找对手,他是在找战友(虽然可能不是刻意为之)。一个人走上战场,一群人胜利归来,何乐不为?在风雨兼程中觅得战友,并肩作战比孤军奋战更容易坚持,交友比树敌更难得可贵。
这个月还在看关于美国的书,读到了陈丹青的《纽约琐记》,虽是一名画家,但文字诚恳,委婉含蓄,辞藻妥帖,文字功夫堪比专业文人,跟着他一字一句了解纽约门庭若市的美术馆和让人望而却步,百感交集的画廊,听他缓缓道来艺术家的坚持、艺术家的贫穷、艺术家苦中作乐和艺术家的妥协等等。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陈丹青,没看过他的画作,却先读其书,宛如身边好友,执着而有骨气真诚至极了。网上对他的评价参差不齐,多是因为其口无遮拦,言语锋利,处处抨击,一会儿说“余秋雨先是个官员,其次才是个文化人”,一会儿说于丹是“能说会道的辅导员”等等,批评者认为其自负、大胆、崇洋媚外。我倒认为,言论自由,赞美和骂街同台演绎,是社会的进步,无论是陈丹青骂前人,还是后人骂陈丹青,不一定恰当,当能让当事人在荒谬中保持警惕,多好。不过我从来不敢评价一个人,不曾经历过他的岁月,人家风餐露宿时我不在,人家悬梁刺股时我不在,人家酒肉穿肠时我不在,如何评价一个人?没事多读书多看作品,评书评影,似乎靠谱多了。
以上,2019年2月,碎碎念,图摄By佳能Kiss II,富士C200胶卷,祝君顺利,一切安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