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西江月3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12-19 07:45 被阅读0次
夜读:西江月3

苏东坡的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

夜读:西江月3

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上片以词为书信,是宋词传播的一道风景线。此词即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自由率性、狂放不羁、视成规为草芥的苏东坡。

这首词真实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

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

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

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首中秋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夜读:西江月3

    苏东坡的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

  • 夜读:西江月

    夜读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

  • 西江月•书蠹

    西江月•书蠹 晨露遭逢妒颜, 夜读遗忘时间。 茶韵书香满室染, 黄金如玉婵娟。 书蠹张张片片, 如饥似渴掀翻。 穿...

  • 夜读:西江月1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应该写于...

  • 夜读:西江月2

    过片两句,更可见牢骚。“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

  • 未转头时皆梦

    今夜读词,读到苏东坡的《西江月.平山堂》,略有心得。 摘录原文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

  • 夜读苏东坡的《西江月》

    —PIXIU小品文 几年前,在出差期间买了叶嘉莹先生的书《古诗词课》。 从此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翻一...

  • 随园雅集第299集|西江月 窗外

    本集荣誉榜 诗魁(并列): 盈盈,作品《3.西江月 窗外》 尘埃落定,作品《4.西江月 窗外》 繁花落尽深眸,作品...

  • No.3 夜读

    黑暗里一道光 刺的我 睁不开眼睛 我努力把光开到最低 夜读 周围一片宁静 疲惫的双眼 蓬勃的内心 为了下一个精彩的剧情

  • 夜读·宋词(3)

    宋初文士潘阆兼有儒士、隐士、游士的三重身份,逍遥不羁为其表,功名追逐为其里,由后人至今反复引用的词句“弄潮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西江月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ot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