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第一类:严重的心理、行为、认知偏差
1:抑郁症:
抑郁群体是婚姻问题高发人群,也是婚姻诉讼中的主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可表现为:敌对、紧张、敏感、多疑、偏执、不信任他人、易激惹、易恕、恨意大、不理智、攻击性强、易悲伤或感到绝望、难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与温暖、易感受到人性的阴暗面、心胸不宽阔、易钻牛角尖、不给他人留退路。多伴有睡眠障碍或其它躯体疾病,和亲友相处不佳、易挑起家庭事端。
成因多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也可由创伤事件、产后内分泌紊乱、压力事件、糟糕的婚姻家庭关系刺激引(诱)发。建议去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各类改善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药品并辅以长期的心理咨询,治疗效果佳。
2:躁狂症或双相障碍:
烦燥易恕、情绪高涨、活动多、话多、想法多、睡眠少、夸大事实、做事轻率、不理智、易脱离现实、攻击性增强,易成为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
成因多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建议去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情绪稳定剂或相关药品并辅以长期的心理咨询,治疗效果佳。
3:偏执心理:
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敌对,易将他人中性或友好的行为视为敌意或轻视。好斗、攻击性强,对个人权利执意地、不计成本地追求,不达目的不罢休,易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周围和外界事件很多“阴谋”,常见于顽固性上访者。
成因多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也可由创伤事件引(诱)发。建议寻找专业的、长期的心理咨询/治疗。
4:受害者心理:
将一切痛苦、不顺归咎于外界,长期如此使人厌烦甚至遭受抛弃,而这样的模式来自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他们常常抱怨不公和委屈。挂在嘴边的是“因为他(她)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怎么样怎么样……”,没有能力看到/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行为很多是由自己引发(以上大部份摘自壹心理)。
成因多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也可由创伤事件引(诱)发。建议寻找专业的、长期的心理咨询/治疗。
5:仇恨及报复心理:
婚姻家事案件中多因以下几点诱发强烈的愤怒和报复心理:孩子被抢走、老人卷入致矛盾扩大、遭受暴力、侮辱、攻击、背叛、感受到了不公平、敌意等引发强烈的愤怒无法释怀,转化为仇恨,继而顽固诉讼或在财产上分毫必争,目的是为了出恶气、宣泄内心的仇恨。被强烈的情绪裹挟的当事人恨令智昏,理性程度降低,无法分辨对方的言行是否由自己引(诱)发、无法占到他人立场上想事情、也无法分辨自己的诉请是否合理。
很多当事人多年以后走了出来,当他回首过往时,很少有谁因为当时斗赢了对方而沾沾自喜,年老时/心变得柔软时,也会感叹自己当时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会后悔自己的不理智给对方造成的难堪和伤害,不放过对方也就是不放过自己。如果对方真是不值得付出的人,也只是庆幸当年趁早止损、趁早离开从而让生活走上了正轨,不与烂人破事纠缠是一种智慧。
6:认知偏差、认知错误、落后观念:例如:
我不同意离婚就不可能离婚
我没有做错什么就不可能离婚
女人全都是贪图钱财的、男人全都是不可靠的
出轨的男人女人都应该受到严惩,都应该净身出户
我可以把孩子抱走、藏起来,一生都不给TA看孩子
这次离婚把利益最大化,争取到了更多的钱,我就赢了
我感觉受到伤害了,所以客观事实上,就是对方伤害了我
你嫁了我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娶了我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孩子给我,我不要TA付一分钱的抚养费,凭什么孩子给TA,我要付抚养费?
对方和对方家庭心理问题大,我带孩子一定比TA好,所以孩子一定要判给我
我的言行都很合理,不惹人烦、也不惹人厌,我的痛苦、所有的错都是由TA造成的
我感觉自己的诉讼请求很公平,所以客观事实上就很公平合理,一定会得到法庭支持
我感觉他是一个坏人,不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客观事实上,TA就一定如此,TA的言行与我无关 ......
没有弹性的认知与落后观念与其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息息相关,需要多交朋友、多经历正面的人与事而慢慢改善。
有一种正性、人本的观点认为:很多事情,你看上去不合逻辑,往往不是当事人的脑子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的信息不足或被病理性的情绪所左右、或者是身边没什么拎得清的人给自己抓主意(特别是家乡不懂法的老人在身边帮忙出主意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帮倒忙),确实如此。
所以,在法院的婚姻咨询工作中,发现有些当事人蒸不熟、煮不烂,即不通情也不达理甚至胡搅蛮缠,其中不乏自私自利之人,但也有不少是他的悲苦、遭遇没有被看到/听到/理解到,也有很多人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造成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导致拎不清,与人品无关。
7:本性自私自利:
这类人的人生原则就是:不让身边任何人受益、不给身边的人行方便、不会顾及到别人的难处、吝啬付出、重视金钱超过人际关系,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停的消耗他人、集体、社会的资源而且毫无愧疚。当然,他不会认为自己自私,更没有改善的打算。
这类人在法院中占比不少,常常狮子大开口、动不动就要对方净身出户,对于这类人,应尽早离开,不要计较沉默成本,要及时止损,宁受小害而避大害。
那些动不动就要对方净身出户的人8:一方低价值、或负价值型:
① 寄生型:自己不去或不能创造价值,寄生于配偶,配偶不堪重负或不愿意再负担。常见于夫妻中一方不工作或不务正业、或患有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双相、人格障碍、成瘾症等。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得不到治疗容易跌入社会底层,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② 低价值型:双方在价值(学识、形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上不匹配,严重落后于另一方,另一方离开以后,收益更大,更幸福。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change)中相互依赖理论发现:婚姻如果不幸福的话,人就会考虑出路,如果确定单身生活会过得更好,或有更安全、更好的替代配偶(有更优秀、情投意合并且稳定的第3者),就会促使一个人做出离婚的决定——这是经济学中的常理,也是人性使然。
老一辈的人常常说TA没有做错什么,所以不离婚之类,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现象已日渐式微,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婚恋观调整得更符合人性:不要让自己成为身边人的负累,不要变成一个人见人怕/人见人躲/人见人厌的人,而应该让自己变成一个可以给爱人/身边人带来幸福的人,这样,无论是人生或是婚姻就会逐渐顺遂起来。
价值低的人,往往容易计较金钱,不放过小钱,因为他们欠缺赚钱能力,所以会抓住一切机会从身边人攫取利益。这类人多是由于自身的格局、眼光与能力处在较低水平并且本性自私导致TA的综合价值低这一结果,而这一结果又导致TA的格局、眼光与能力进入更低水平,由此进入恶性循环。除了TA自己能够意识并且付出巨大代价自我成长外,改善的可能微乎其微。
9:其它:
散见于精神分裂症、刑事罪犯(常见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成瘾症(吸毒、酗酒、性成瘾、病理性赌博等)。在我区占比不多,约为5%左右。
法院离婚的常见类型(心理视角)总结:
① 上述中的大部份人,理论上来说,他们都曾经历了或大或小的不幸,或许他们的经历也值得同情,但不管什么原因造成,总体来说,若不及时治疗/改善,相处起来会消耗人/很累人,和这种人相处,精神或者经济都会蒙受损失,在现代,婚姻关系不可能长久。最主要是TA也不自知/没有意识,也不反省,也因此让人看不到改善、改变的基础和希望。有问题通常不会让人产生离婚的念头,只有看不到问题解决的希望,让人绝望,人们才会下决心离婚,离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② 这些人的配偶易对他们不耐烦、逃避忽视他们、或出现婚外情或抛弃他们。
③ 给他人生活带来不便、带来痛苦,而自己不痛苦、毫无内疚的人,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可趁早离开。
④ 给他人生活带来不便、带来痛苦,而自己内心也感觉痛苦、有内疚的人,有改变的可能,可酌情观察。
⑤ 以上大部份人,不管什么原因造成,大部份难换位思考、不能体会别人的立场与辛苦,开口闭口都是别人的错,合作性差,常常选择负和博弈,而非正和博弈,易让他人、集体、社会蒙受经济与精神损失。
正和博弈与负和博弈第二类:家庭暴力: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概念中,暴力仅指身体上的暴力及冷暴力,例如动手打人、冷漠忽视等。实际上,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情绪、语言)暴力、经济控制以及性暴力。我国于2016年3月1日起颁布并且施行了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
家庭暴力是全球性的现象,自人类组成家庭以来,就伴随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家庭暴力中,中国家庭的发生率为29.7%—35.7%,受害者多半为妇女,而老人,儿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家庭暴力在法院的婚姻家事诉讼中占比较高,约为20%~40%。一部份为真实的家庭暴力,也有不少为夫妻双方的肢体冲突,还有一部份是一方蓄意谋划离婚、为获取不利于对方的证据而主观引发。
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动机的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也是引发恶性诉讼、恶性离婚的主要原因。
1:家庭暴力形成因素有:
① 心理因素: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以上摘自百度)
② 文化因素:落后观念与男性霸权:在我国一些地区,盛传女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女方因各种原因情绪波动时,男人吵也吵不过、骂也骂不过、管也管不好的情况下,把暴力和拳头作为控制、管理和压迫另一方的工具挥向女人。这样的家庭中,男人打女人的现象易代代相传。
③ 社会因素:社会习得理论:小时候经受过家庭暴力、语言暴力的人,长大后易成为施暴者。来法院的当事人中,可以看到其中一方在在电话、短信、微信中极尽所能恶骂/羞辱对方,这类人通常小时候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与野蛮,父或母或主要养育者有语言暴力,因此习得劣习。理论上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但是没什么人可以接受,一是心理上接受不了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谩骂,二是担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影响,变得品质恶劣。所以,在现代婚姻里,拳头一旦挥出、辱骂一旦出口,就已覆水难收,对方就易打定主意离婚。
家庭暴力无处不在2:家庭暴力的诊治及解决:
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庭暴力的诊治效果均不理想,因为施暴者没有愧疚心、没有改变的动机,也几乎不主动求治。也有执法机关勒令施暴者进行强制矫正,但效果不佳。所以,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说,还是积蓄离开的勇气与力量、积极寻找帮助,尽快离开。一个人身体长期受到攻击、心理与人格长期受到摧残,易被这样的生活摧垮,也易催生一系列的身心问题:例如身体疾病、睡眠紊乱、自信心变弱、懦弱胆小恐惧、情绪不稳、心理扭曲、自我矮化、低自尊、认同男性霸权、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迎合施暴者(用施暴者的话来说就是:被打得听话了)甚至以暴制暴等恶劣后果,对孩子的心灵更会产生不可复原的伤害。
受害者大多凭借亲友的帮助与支持鼓起勇气离开,现实生活中,很多受害者是孤儿寡母,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亲友等任何社会支持,此时可求助当地由民政部门成立的专业的家暴防护中心,这些中心多由高度专业的团队组成,可为受害者提供庇护场所、法律支持、心理支持、经济来源、安排工作机会等综合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盾,受害者出于各种原因(恐惧、经济没有着落、低自尊)很难离开施暴者,或者即使短暂离开,又会回去,因为,TA们已经丧失了寻找新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3:说说受虐妇女综合症:
“受虐妇女综合症”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在北美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最早是由研究家庭暴力的先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lenore Walker)医生提出。沃柯医生在对400名受虐妇女的跟踪治疗和研究后发现,长期受家庭暴力虐待的女性,通常会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以上摘自百度)。
其实,“受暴妇女综合征”,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一种。长期被家暴被侮辱谩骂的女人,灵与肉不停地被消耗,性格变得敌对、紧张、难相处、低自尊,由此再引来施暴者对她的憎恶与打骂,由此又再加重她的恶性情绪,进入此恶性循环中。实际上:她们承受了双重的苦难,一边被打骂侮辱贬低、一边又被人厌弃。
长期语言暴力的危害当暴力超过她们所能够承受的极限时,受暴妇女会奋起反戈而产生恶性诉讼。来到法院的受暴者,情绪、认知通常已经偏离正常。由于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内心积攒了大量的情绪,常常提出非理性的诉讼请求以望借助法律惩戒对方(例如索求巨额的精神损失费、补偿费、财产分割超过法定比例,狮子大开口让人更加反感),而他们的这些期望均得不到法律支持,常常扑空。
4:家庭暴力的改善:
家庭暴力是全球性的问题,除了心理治疗外/精神科的治疗以外,家庭暴力的改善主要还是依托于社会教育的普及、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改善。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对家庭暴力的研究越多、容忍度越低。 虽然我们都可以理解,施暴者有着不幸的经历,可能他们也曾遭受过暴力,也曾是受害者,但是没有谁会接受和原谅他们的暴力行为。
由加拿大男士发起的白丝带运动(The white ribbon Campaign)是男士结束男人对妇女的暴力的运动。白丝带,作为这个运动的标志,象征着对女人的暴力不再被宽恕,不再沉默。每年11月25日到12月6日,都有男人戴上白丝带。2013年,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成立,她致力于推动更多男性参与终止针对妇女的暴力的运动中来,如果有幸碰到有愧疚心、有改善意愿的施暴者,白丝带组织的这段话,或将带您踏上自我救赎之路:
暴力带不来伴侣对我的尊重,责任可以;
暴力带不来孩子对我的亲情,付出可以;
暴力带不来良好的亲密关系,爱可以;
暴力带不来温馨和谐的家庭,承担可以;
暴力带不来我想要的人生,改变男人(自己)可以。”
第三类:有争议型:
1:财产有争议者:例如:巨额财产双方无法公平公正地分家析产、或双方对于婚前财产、个人债务、婚后共同财产认定不一,或者其中一方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等,此时可在法庭主持下达成较为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案。
2:抚养权有争议:认为自己才是最适合的抚养人,或者明知自己抚养没有优势,但因为对孩子的情感不能割舍或担心以后看不到孩子而不计代价争夺抚养权,或认为对方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怕孩子落入火坑),据理力争。
3:其中一方或双方有过高期望,不切实际者:例如期望一方净身出户、索取巨额精神赔偿等。
以上3类在我区约占30%~50%,关于财产分割以及抚养权的判决,已有无数判决案例,法官的裁判思路大相径庭,可参考相关判决,以免因期望过高、认识不足造成不利后果。
第四类:其它
1:管辖:双方户籍均不在深圳,不想回老家办理离婚,来被告经常居住地办理速裁离婚。
2:警罚型:希望借此警告或惩罚对方。
3:其它:对方逃避、失踪、入狱类。
在我区约占5~8%
恶性离婚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
1:对孩子心理产生冲击、造成或轻或重的心理创伤:有可能造成以下心理创伤:
① 孩子像个小大人,过份的乖巧懂事、没脾气、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压抑童真、天真活泼的一面),撒娇变少。
② 孩子变得自卑、退缩、勇气变小、不再那么活泼,可能会转移或逃避某些话题。
③ 孩子易有心理包袱:觉得父母的分手和自己有关,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可爱有关,易有内疚心理,或易讨好别人。如与单亲的妈妈或者爸爸生活在一起,孩子会觉得有愧于独自抚养自己的父或母,会为抚养者做出过度的牺牲,例如改变自己的一些人生选择或方向,比如放弃出国发展、例如放弃深深相爱但是和抚养者关系不好的爱人,例如成为父母期盼的样子,而忘记了真正的自己。
④ 缺乏安全感:对人的信任度降低、在感情上的投入过低或过高,过于依赖或过于独立。有些女孩子长大后比较爱“作”,相处起来特别的累人。有些男孩长大后不信任妻子或易控制妻女。
⑤ 想法易消极悲观,对婚姻的兴趣、信任度降低:不敢把自己交付给对方,难以顺利进入婚姻,和他人易有心理距离和隔膜。
⑥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业受影响或变差,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焦虑或人格障碍。
孩子往往是为婚姻交恶的父母买单的人,因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天然的,是没有条件的,孩子爱父母往往超过父母爱孩子,而幼小孩子的心理创伤一旦产生,以后无论花多少钱、多大的代价,都不一定修复得了。
不将自己的不幸波及孩子、波及他人,这是每个成年人该负的责任。孩子的心理创伤会让你悔恨终生
2:时间与经济上的成本:本来应该用来奋斗、创造价值、享受生活的时间来发脾气、搞内耗、相互折磨,其代价相当高昂,为打官司请律师、举证、在律所、法院、银行来回奔波、撕逼斗气成本不低,等还不包括请律师的钱以及消耗公共资源、司法资源、波及亲友等,将私人事件发展为公共事件,不停的折腾身边人、消耗他人时间与精力、消耗社会资源与福利,都是比较低劣的行为,不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形象,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3:健康成本与心理成本:W法官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当事人,第一次开庭时眉目如画、粉雕玉琢,是个水灵灵的姑娘,待到半年后第2次开庭时,感觉像老了10多岁,头发白了一半,象个大妈,精神状况非常差。研究发现:粗暴、对立、紧张敌对的家庭关系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增加人的心率与血压,分泌大量的应激荷尔蒙如肾上腺素,抑制人的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生病。家庭关系恶劣、冲突不断的人,比普通人容易患心脏病、肝脏与消化系统的疾病。若卷入年迈的父母,后果堪忧,医院每天都会接到因子女吵架、闹离婚年迈父母受到刺激而致心脏病发作的病人,开庭时也常常有老人受刺激被120接走的案例,不胜枚举。
成年人,但凡有一定的责任心的人,是不会折腾其他人和亲友的,因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相关单位介绍
1:心理异常者可去如下单位就诊,亦可前往专业可靠的商业心理咨询公司,可选择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
南山医院临床心理科(有个人治疗与家庭治疗):0755-26553111转24202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0755-83936101
深圳市康宁医院(精神卫生中心):0755-25629459
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0755-889170812
2: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易出现创伤反应或躯体化反应,建议及早寻求专业治疗,专业机构有:
深圳市鹏星家暴中心:0755-25950003
妇联反家暴维权中心:12338
南山区妇联:0755-26665670
中大八院(原福田人民医院)身心医学科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擅长领域为创伤治疗
3:需要法律援助者,可寻求南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0755-26411958 南头街道南新路3038号
相关书籍推荐
1. [美]《爱的五种语言》盖瑞·查普曼著/2018-04-01/江西人民出版社
2. [中]《爱的五种能力》赵永久著 /2014-10-01 /作家出版社
3. [中]《让家不再伤人》唐翠云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4. [法]《冷暴力》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5. [美]《亲爱的,我们别吵了》苏珊·约翰逊著/万卷出版公司/2010
6. [美]《非暴力沟通》卢森堡 阮胤华 译/华夏出版社/2016
7. [日]《男人这东西》渡边淳一 著/九州出版社/2014
8. [美]《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01月
9. [美]《爱的艺术》Erich From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0. [美]《幸福的婚姻》M John GottmanNan Silver浙江人民出版/2014
11. [美]《获得幸福婚姻的7法则》戈特曼等著,刘小敏译/万卷出版公司/2010
12. [美]《亲密之旅》黄维仁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声明:
1:为节省司法及各方资源,倡导当事人选择由法院主持的调解离婚。
2:本册所提及相关心理/精神科概念均参考: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为DSM)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为APA)出版。
3:由于我国各地人口、文化、经济水平不一,婚姻矛盾也各有差异,以上仅为深圳市南山区一己之见、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望补充,不妥之处还望斧正,欢迎业内同行积极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婚姻危机干预及咨询调解水平,造福更多家庭!
4:没有谁结婚是为了离婚,婚姻出现问题,当事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自己基本都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改善和处理,但折腾来折腾去,但基本上方法和思路是错误的,所以才闹到法院来,此时均已是婚姻矛盾晚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将或多或少出现无法逆转的精神与经济损失,若您和您的亲友出现婚姻矛盾,望及早寻求专业和正规的帮助,切勿拖延!
婚姻家庭治疗师寄语:心灵的伤害和扭曲在婚姻家庭中造成,也可以在婚姻家庭中疗愈!
法院离婚的常见类型(心理视角)90天无戒写作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