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杂说 “羲和占日”之史事及“羲和”这一神话人物之产生之由来溯源
现作深入研究,其实“羲和”这一神话人物,鄙人认为是从上古真实的历史人物“羲氏”丶“和氏”四兄弟演变而来的。
“羲氏“丶“和氏”四兄弟,是上古尧帝时大臣,具体名字叫羲仲、羲叔丶和仲、和叔。尧帝委派他们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察日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
具体分工是这样的:《尧典》中有东方天文官羲仲,住在东海边的旸谷,负责观测确定春分日;有南方天文官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负责观测确定夏至日;有西方天文官和仲,住在西方日落处的昧谷,负责观测确定秋分日;有北方天文官和叔,住在北方幽都,负责观测确定冬至日。
现将所见相关资料备录于此: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作篇》:“羲和作占日。”
《晋书•〈律历志〉中》:“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
占:观察。占日即观察日的运行规律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教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唐•陆德明释文:“羲、和,马云:‘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四子人名,亦见《汉书》:
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帝尧陶唐氏。”后列有四大臣人名:“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由于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是尧帝时观察日的运行的大臣,这样后世就将他四人的名字缩省成“羲和”一名,乃取四人之姓为名也,成了主管日的神话人物,于是便造出了这许许多多的有关日的神话故事来。
另外,月中女神最初名“尚仪”丶“常仪”丶“常羲”,古读“仪”为“何”与“娥”谐音,而与“和”同音,这样继而演变成“常娥”,最终定型为“嫦娥”(详情另见已发之《嫦娥故事的深入研究》一文)。而“常羲”与“羲和”在名中又有同字,因疑其名之由来,亦由此而来。
“羲氏”“和氏”四兄弟是上古传说中占日的历史人物,这样他们的名字在历代诗文也常出现,多与日事有关,如下所列:
【羲仲】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七集卷一《七夕夜游记》:“花开谢尚多,时刻羞见并头莲,愿羲仲寅宾挽日,宽我流连。”
【羲叔】明•杨臣铮《龙文鞭影》卷下:“羲叔正夏,宋玉悲秋。”
【和仲】《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唐•孔安国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明•曹元芳《鹊桥仙•闰七月七日》词:“寄语和仲,年年置闰,奏准秋期此夕。”
【和叔】宋•冯熙《……睿谟殿……元宵应制》诗:“兰膏竟吐夜烘春,和叔回车避羲辔。”
【日兄】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七出:“日兄月姊,长开五色金轮;云师风师,每应三元玉管。”即指羲、和两对兄弟。
【占天】宋•舒岳祥《戏赠牛女》诗:“如何自古占天者,不说经躔有动移。”即指“占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