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大夫:我们闲小院团队一直致力于让人们有健康、快乐的人生。现在人们的一个普遍性的健康问题就是十人九瘀。瘀有很多,主要的还是瘀血。
小杏:瘀血!大夫平时可是极高频率地提到瘀血啊,我超有兴趣。想听,想听!
胖瓜:瘀血?是不是和血旺很像?
小杏:胖瓜你说得很恐怖唉!

星夜大夫:看自己有没有瘀血的办法很简单。来,舌抵上牙,嘴大张开,看看自己的舌底。十人中有七八人能看到舌底或粗大、或分叉的舌底静脉。这些青黑色的就是舌底血管,粗大、分叉,表示着体内血管内、肌肉皮肤间有大量的瘀血堆积。

胖瓜:如果瘀血严重会咋样?
星夜大夫:瘀血若是在身体别处还好说,若进入心脏、大脑血管中堆积下来。就不好办了,可能会有心肌梗死、脑血管破裂中风的隐患。
胖瓜:现在的人真是太可怜了。
小杏:那瘀血一定要好好地清除,这么多人都有!

星夜大夫:瘀血的形成,有虚的原因,也有实的原因。
先说说虚的原因。
肝主藏血,并清洁、温暖血液。脏腑经络需要的血,都要经过肝的清洁、温暖。

血有个特点,就是遇阳气的温暖,其中的气就会向上升发,牵引着血行走全身。这种温暖、流动、畅达的血,即是气血。

中医将气和血都看成人体的正气。气血在人体,是温和、柔和、欢愉地在流动,滋养人体,让人很舒服。

如果气血在肝内得不到温暖,血中的气生发不出来,气血就失去了这么欢畅流动的能力,就是虚的,就会向下陷,凝结成瘀血。
小杏:肝不能温暖血,原因是肾虚,产生的肾精不足,让一气周流上升燃烧的火不足,无法温暖肝脏吧?
星夜大夫:正是如此,还有……
小杏:嘻嘻,还有就是脾虚或脾受湿气侵袭,运化不力,一气周流从左路上升不力,也无法很好地激发肝气的生发吧?
星夜大夫:对的,这样肝气无法生发,肝就郁着了。肝郁了可不得了,一郁,肝受的火气再弱,也会郁积成热。这些热会将血内的气都给催发出来,这些气又会郁在肝内,加重了肝的郁积。
然后呢,当这些失去气的血流出肝后,没有气牵着走,也会向下陷。再加上肾和脾都是堆积着寒气湿气的,更会造成血下陷成瘀血。

而且肝郁积,又会造成另一种瘀血的情况。这因为肝气是向四面八方疏泄的,平时有个作用是清扫体内的瘀堵垃圾。
这样说吧,若肝气疏泄能力良好,体内就是有不少地痰湿、代谢废物,肝气也能推着它们在体内流动,给气血让路。
小杏:在开始讲瘀血形成的“实”的原因了吧?
星夜大夫:聪明!这个“实”,是指邪气的充实,也就是瘀堵。具体如何,我们下一章节再讲。
温馨提示:饮食、运动、心理,是构建人体健康的三大核心。养生养身,防病,要选择健康饮食,保持饮食清淡,这才能养好脾胃,白天适量运动,保持愉悦心情,祝大家身体健康。
简介:《大漫中医》这是给读者了解中医的,为了让大家不蒙圈,所以是方便说,不是全面说。若是全面说,那就太复杂了,读起来会比较晦涩。只是让大家知道中医能做什么,就够了。只是让大家知道中医多么伟大,有更多的人去学中医、爱中医,了解中医,意识到身体健康自然,就达到目的了。
本大漫中医为订阅号闲小院简书作者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及作者;喜欢中医多年,同时是研究舌相及食疗营养,积累大量经验及健康养生知识,若需咨询身体健康问题请关注闲小院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