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我。关注就是关心,就是呵护。所以我要谢谢所有关注我的人。无论是‘捧’,还是‘杀’都对我有好处。”这段话是于永正老师在《忆师友、谈人生》这本书的第三辑里的引言。它的出处是一次于老师在扬州执教《水上飞机》一课后,网上的赞扬声、批评之声迭起,于是,于老师写下这段话,让他的弟子贴到网上,算是一个回复。
于老师说:“‘捧’者使我受到鼓舞,‘杀’者使我清醒。”“捧”在这里指赞扬、鼓励。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捧”,小到牙牙学语的孩童,大到满头银发的七旬老者。“捧”是助力器,但一个人如果只能听“捧”的声音,会不会营养过剩?所以,于老师说:“光有‘捧’,容易使人得意忘形,飘飘然。”“杀”这里指批评,批评过多,是谁也不想拥有的,“杀”的声音过多,就会使打击受“杀”者的自信和勇气。但也不能完全没有,“捧”“杀”均衡,才能让人越来越完美。于老师提出了他对“捧”“杀”者的希望,他说:希望“杀”者能有点儿儒者之风,“捧”者能静心听取不同的声音。
把于老师的观点用于教育学生,是不是同样适用?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我认为要有些许不同,对于未成年人,为师者要会用“打一棒塞颗糖”的方法,会循序善诱,会和风细雨。当学生受到过多的“捧”时,要及时提醒,使其能认清自己。当然对学生是绝对不能用“杀”这把伤人的剑的,一次都不能用,只可惩戒不可惩罚。切记,切记!
于老师执教的《水上飞机》这一课教学案例我没有找到,但通过于老师举的一个例子,我大概知道了为何有“杀”声。他说:“斯霞老师曾经多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她的一位一年级的学生造了这么一个句子:‘今天有两位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参观,这两位阿姨是女的。’斯老师一看笑了,阿姨当然是女的了!提笔欲将后半句画掉,又一想,不妥,一年级的孩子,加上这一句话是有他的想法的,于是保留了下来。如果说我的造句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能使学生开窍,时时有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我想,占用他三十分钟是值得的。这样做,总比做无用的练习好。”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一方面于老师通过他的老师的例子来说明,他一节课占用大量时间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语文观:首先看是不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看他的思维含量如何,最终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激发兴趣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否。总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是好的教学。
于老师的这几句话,直指教育的对象――学生,凡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是好的教学,理解通俗一点,也就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应该是好猫。”教无定法,我们在工作中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何必用一根绳子统一丈量呢?什么“合作探究”“杜郎口”“洋思”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你学生真的适用吗?你的学校适合吗?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我们完全“拿来”吗?我看,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