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留痕

作者: 乡里人氏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8:47 被阅读134次

    ——写在“纪念学习廖军同志座谈会“之后

                 

            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引用陶潜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来说一个人死去后的情景,对此,我一贯深信不疑。但那天参加津市市人民医院召开的“纪念学习廖军同志座谈会”后,我有些动摇了。

            那是2012年9月20日,离廖军同志逝世已有9天,据其遗体告别仪式也已有6天,地点是人民医院新楼的小电教室。参加会议的大多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另有廖军同志的儿子与我们几位特邀代表。

            在观看了一段描写廖军同志工作与生活的短片之后,医院办公室主任宣布会议开始,在座的一众医护人员争相发言,他们讲的都是在与廖军同志共事的日日夜夜里亲见亲闻的事实,讲的事情都是那么的平凡,但却是那么的动情,有好几位女医生和护士刚开始几句就哽咽着说不下去,只得让别人说完后再次发言,还有的是边讲边哭,声泪俱下,弄得我这个大老爷们儿都差点红了眼圈。

            为什么一个人的离去会这样呢?这些天来,在世上已生活了60多年,早已看惯了亲人与非亲人生老病死的我,对此陷入了深思。……   

          “不是身体不如她,而是精神不如她”                   

          一位与廖医生一同进行“宫颈癌的防治”科研课题研究的中年女医生在发言中这样说。她说,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她跟班廖军同志上专家门诊班,每天,廖军同志都接待四五十个门诊病人,经常到中午一点左右才下班。有一次已经一点多了,还有一位病人没能轮上,这位医生提醒廖医生该下班了,但廖军同志一看那病人是外地的,马上给那位病人进行检查,一点也没有下班的意思。这位医生感慨地说,同廖医生一起工作,总是感到很大的压力,一点要干好才行。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我想起来了:这应该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小车不倒只管推”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一位大队支书杨水才,他的名言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这位支书为了群众的利益,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廖军同志又何尚不是这样呢?

            从十六岁开始从医,到七十四岁猝然离去,整整五十八年;出生于湘西吉首的她从黔阳到常德,1960年到津市,从此没再离开,超过半个世纪,津市市人民医院百年历史,她就在这里工作了一半的时间,这是绝无仅有啊。在这里,她是医院妇产科的重要奠基人,从1979年起担任妇产科主任直至退休才卸任。其实退休后,她一天也没有休息,而是一直在一线工作,就在她逝世的前一天,还接诊了四十多位病人,真正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正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其实,她这辆“小车”早就该休息了,早在2003年,她就身患癌症,经历了肺叶切除手术,可她身体稍复原,又毅然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人们都说,她就是这么个人,一个为病人而活着的人。而人们还知道,就是在他就治于省肿瘤医院的时候,她也不顾身体衰弱和病痛的折磨,一有时间,就一头扎进医院的资料室阅读文献资料,将一些前沿资料抄录下来,带回与同行共同学习。

                艺高人胆大——一对中年夫妇讲述的“故事”

            廖军同志逝世后,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他们七岁的儿子来到灵堂,恭恭敬敬地叩头致意。他们是谁?一般来说,人们都不大带孩子到灵堂这样的地方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对夫妇原本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孩,但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十二岁时不幸因病早夭,个中滋味养儿带女的人都不难体会,此后,他们当然希望能再有个小孩,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们再一次妊娠失败,加之女方还患上卵巢囊肿动了手术,想再生个孩子的想法几成奢望,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又怀孕了,于是,为了家族的希望,为了家庭的完整,他们来到省城的大医院,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教,但专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医学常规,建议他们最好三五年以后再考虑怀孕的事情,他们只得失望而归。就在这时,有人提议他们找廖军医生试试,廖医生在详细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根据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参照国内外医学界的成功病例,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赌”一把——让这对中年夫妇梦想成真。她一方面精心设计治疗方案,一方面对这对夫妇进行适当的指导,既让他们放心,又教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妊娠期的保健,那段时间里,他们一周内都有好几次电话联系,她随时关注着孕妇的生理情况,直到生育前一个月住进医院,那更是一天数次地问讯与关照。生产时,廖医生亲自操刀,一个重达八斤半的大胖小子顺利出生了,人们都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现在,小孩已经七岁多,读小学二年级了。你说,他们带小孩到灵堂去告别廖医生是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当然,这样的治疗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如若失败,更或者说,假如引起其他的什么“情况”,也许廖医生几十年积累的“口碑”就将“轰然”,但她考虑的不是这些,她想的只是求诊者的实际情况与焦灼心情。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我想,这便是对廖医生精湛医术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医生,她肯定是不会拿病人的生命做试验品的,她之所以敢于那么做,肯定有着比较大的把握,虽说是“赌”一把,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试想,一个退休十多年还坚持上班,而且时时关注着医学前沿发展的资深老医生,她会那么轻率地“赌”么?

            对工作精益求精,而又敢于挑战自我,这就的廖军的又一种精神。

    “妈妈”“奶奶”——她最喜欢的称呼

            座谈会上,好几位医生和护士都说到,廖医生最喜欢他们叫他“妈妈”,要他们的孩子叫她“奶奶”。更有一位年轻护士说:廖妈妈总是拉着我的手说,丫头,好好学,我把我会的一切都教给你,没听懂的可以再讲一遍。你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叫我“奶奶”啊!可现在,儿子还不会说话,还没来得及叫声“奶奶”,就……这时,这位护士已经泣不成声了……

          是的,“妈妈”,这世界上最无私的应该就是妈妈了,这,不就是廖医生最亲切最真实的写照么?几十年的时间里,她担任过市里甚至省里的不少职务,但她从来不引以为傲,在很多人极其喜欢别人以职务相称而自觉高贵的时候,她珍惜的只是“妈妈”这个称呼。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一时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一个字眼很快便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爱”。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早就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我想,廖医生让别人叫她妈妈,实际上就已经传达了她的心声——我要将大“爱”留在人间!

            是的,廖医生走了,但她却把大爱留了下来。这爱,似乎没有痕迹,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永远留驻在我们的心间。

            大爱留痕!

            廖军同志安息!

                            写于2012年9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爱留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n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