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每天写1000字
三千霜发,为谁而白?

三千霜发,为谁而白?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05:30 被阅读0次

李白秋浦歌中,曾抒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辛弃疾鹧鸪天中,这样说: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陈与义伤春中,曾讲: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杜甫,在诗中这样写道: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陆游也在诗中这样写: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诗人的情怀,百转千回,荡气回肠,或感怀岁月,或惊叹时光,还有怀旧,想念故里的,种种思绪,总是让人读吧也受感染,不由得百感交集。

有时候,也问自己,不就是添点岁月,增点皱纹的事吗?有必要这样的惆怅吗?

但细想其实不是这样,借景,应景,或者睹物后,人情绪和思想的变化,就不是单纯的意识流,而是触景生情,升华成了另一种感怀。

也这样想着,想着,看看镜子,额前的白发象是又显得突兀了。

而这三千霜发,为谁而白?又是怎样白的?

同样也是长长的感慨,有长辈一头银发,在前面撑着舵,有小辈见风长,在后面的撵着,竟觉得,根根白发,都是岁月的沉积,在时光飞逝和激荡中,凡是过往,皆是序章。

穿行在其间,拼搏过,努力过,沮丧过,笑过,哭过,爱过,也恨过,来来回回,走走停停,最终都逃不过一个老字。

有时候,觉得挺沉的,你说人为什么突然就老了呢?

先是突然间大人们走路不利索了,吃食也愈发清淡了,身体健康质量也下降了,走近,再走近,在陪伴中,日渐衰老的状况已现端倪,此时几根白发与之比起来,又太微不足道了。

再说孩子们,从前一直是乖乖的,可塑性也强,后来突然就不听话了,叛逆了,再后来,又事事用一种想不到的方式与你靠近,一点一点俘获你的心。

那刻,又恍惚觉得,成长与白发比起来,同样是微乎其微的,不足挂齿的。

也一次次审视自己,发福了,脱发了,不记事了,白发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与少染发早不对等了,想忘掉抛开不去想,可它是实实存在的,然后从纷扰到烦恼到不大在意,这样的跨度还真不是一点两点,是论时间与年岁持平的飞跃,得与失自然也无法度量。

就想古人论白发,白发是客体,用于咏物铭志抒怀,寄托情感的种喻体。

而当下谈白发,白发是当主体用的,在经年日日夜夜的行进中,这三千烦恼丝,变为三千霜人发,除了急吼吼地试图做还原的努力,再就是提醒自己,时光匆匆,珍惜当下。

此时,为谁白的追溯已没有意义,不论是谁为,为谁,结果有了,乐观对待。

还有在今后的人生中,持一颗澄明的心吧,在积累中,一切早已了然于心,与时俱进,与白发和平共处,过好未来的每一天…

共勉!

相关文章

  • 三千霜发,为谁而白?

    李白秋浦歌中,曾抒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辛弃疾鹧鸪天中,这样说: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陈与义伤...

  • 枯骨红颜

    谁白了谁的发,谁描了谁的眉; 我轻捋那缕发丝,却不见当初的你; 三千青丝枉成白,红颜枯骨有谁怜? 枯骨红颜又如何,...

  • 立冬

    秋风瑟瑟未见霜 一弯一转陌路上 不问归途何处去 白发三千为谁偿

  • 残秋

    梧桐梢上子规啼,阡陌秋菊为谁残? 露凝成霜染鬓白,秋水澹澹吾谁归?

  • 一日一书

    飞霜早淅淅, 绿艳恐林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 爱与恨的纠缠

    草场凌乱风拂叶 万木枯荣别深秋 晨雪纷纷寒霜降 冷冷恨意相对间 三千冬雪替谁降 九层凝霜为谁舞 寒彻心骨 ...

  • 梦冰

    霜发凝月魂 漫道愧羞春 三千逐水客 梦冰玉人闺

  • 【青春】此情莫被浮生误:第38章

    裁判发球后,程远帆纵身一跃,把球抢下,传给了白为霜。白为霜一个箭步,快速向敌方场内入侵。 白为霜在行进途中,遇...

  • 摘抄《秋夕凉词》

    《秋夕》 唐 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 三更不寐人彷徨,忽忆今晨发间霜。 回首半生白驹过,人未成才业为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千霜发,为谁而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xc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