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老师

作者: 紫松 | 来源:发表于2014-01-13 22:53 被阅读449次

现在“老师”就像“先生”,“女士”一样成为了泛化的敬称。公众人物被粉丝们和其他公众人物称作老师,牛X一点的博客的读者留言时也常先呼老师好,网络社交中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也大量地开始互称老师。可以预见的是,“老师”这个词还将会更多的芸芸众生口中“呼之欲出”。国人又创造出来了一种新群体:舌尖上的老师。

说说我听过有意思的舌尖上的老师名。一如王菲老师,文章老师。一些公众人物乐于传教,有的还会出书,像李开复,罗振宇,被叫老师倒也不觉别扭,而明星就是在音乐或影视方面有才华或有贡献,也被称为“老师”,似乎是因为这种逻辑,我们不但听到了杨幂老师,黄晓明老师,还有杨利伟老师,林丹老师等很多奇奇怪怪的老师名。哎,人没从事教师行业,人也不传教,不出书,为嘛都爱给人起一个让人战战兢兢的名字呢?还有一种有趣的老师名,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那就是在昵称后添个老师二字便吐出来,比如“天空永远蔚蓝老师”,哎,说什么好呢?倒不是说昵称+老师不能组合,只是有些昵称+老师的叫法太搞笑了啊

真正从事教师行业的人通常也有属于他们的称呼,但不叫什么老师。举三个我曾经的老师的称呼,一个名字以“涛”结尾的男老师被叫做“涛哥”,一个名字以“晶”结尾的女老师被叫做“晶姐”,一个名字中间字为“炳”的男老师被叫做“阿炳”。哈哈,这也算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吧。

其实,美女,帅哥这种称谓早已成为了一种性别的区分词。我自己,估计也包括很多人都已经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地使用。“舌尖上的老师”本质与此并无区别,都是源于芸芸众生,然后又去“普渡”更多人,只不过后者还不像前者那么泛滥。所以,我们不必太认真,不必难以接受,即便有一天“老师”这个词与职业再无任何关系,这也只不过时代新陈代谢的一部分而已。

相关文章

  • 舌尖上的老师

    现在“老师”就像“先生”,“女士”一样成为了泛化的敬称。公众人物被粉丝们和其他公众人物称作老师,牛X一点的博客的读...

  • 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有人说,食物是有灵魂的,而赋予食物灵魂的,是做这些食物的人。 记得刚来学校时,我每天都要跟Z君炫耀学校的伙食,每天...

  •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人生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说起来渊源颇深。从第一季起,就特别喜欢这部纪录片。到第二季的时候,一边看着,儿子在肚...

  • 舌尖上的美食 舌尖上的淮安(一)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

  • 舌尖上的美食 舌尖上的淮安(二)

    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淮安的五种美食,但我自己却让我能感觉的意犹未尽,淮安的美食岂止五种,因此我决定再介绍一些我们淮安...

  • 无情即无味,至味在人间

    知道陈晓卿,还得归功于《舌尖上的中国》,因为他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制片人,为了延续舌尖上的那份感...

  • 舌尖上的西安(上)

    作为陕西小吃的“总代表”,我要来夸一夸这个羊肉泡。工艺复杂,烹制精细,肉烂汤浓,营养丰富,暖胃耐饥。馍的嚼劲,秘制...

  • 乡味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后,人们就对自己家乡的美味起了关注。一时间,“舌尖上的四川”“舌尖上的广州”层出...

  • 身为吃货怎能错过这部纪录片?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映并引起广泛讨论,许多高校学子纷纷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 “‘舌尖上的...

  • 你还没吃过这家入选《舌尖上的北大》的餐馆? (身为吃货怎能错过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映并引起广泛讨论,许多高校学子纷纷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 “‘舌尖上的...

网友评论

  • 紫松:@彩虹之西 龙哥精辟啊
  • 彩虹之西:也就是同志、师傅、小姐的衍生产品!紫松同志,你辛苦了!紫松师傅,您辛苦了!紫松小姐,侬辛苦啦!
  • 紫松:@叶猛犸 @简叔 简书上的作者都是懂幽默的人
  • 紫松:@两个自己飘过 是嘛,两年前就听过有人说央视规定不让主持人称呼嘉宾为老师了,看来那时就比较普遍了
  • MJGA:紫松老师辛苦了。
  • 叶猛犸:紫松老师好。我最受不了的是把政府官员叫老师……
  • 邓可以:表示老师文化普及在百姓之中已有数年……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y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