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贴的标签,成为打脸的巴掌

作者: 小灯泡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5-11 10:18 被阅读3090次
文/小灯泡儿

                          /1/

爱给自己贴标签,真是人类圈一大悬案。

像我隔壁班那哥们儿。逢人就谈营销,谈跨界,谈多重身份。誓要成为“斜杠青年”。

他自诩“拆书高手”,满嘴皆是黑格尔王小波库布里克;他自称“行摄达人”,平日擅长朋友圈发定位,晒图加滤镜。

本来嘛,标签只是虚拟品。

作为大脑的偷懒技能,它的本质在于归类。贴别人,是为了方便识别,降低认知成本;贴自己,是为了融入群体,或是自我认同。

不知何时起,它却变了味儿。

有人视之为隐形身份证。集邮般title越多越好,最好名片都塞不下。他们给自己扣帽子、定角色,生怕漏了几个头衔。

有人视之为万能挡箭牌。龟毛挑剔,都怪处女座的完美主义;白日做梦,那是双鱼座的多愁善感。总之我有苦衷你不懂。

太阳底下无新事。蜷足伸脚之间,就容易现了原形。真爱还是伪爱,有意或是无心,往往一眼便知。

强行给自己贴上的标签,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打脸的巴掌。


                            /2/

想起前段时间。

隔不了多久,朋友圈就会刷屏这类文章:“每7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步入中年的90后,你有初老症吗?”

因为网络赋予某些疾病毫无关联的“附加属性”。难免有人不辨真伪,对号入座。

空心病,拖延症,自闭症,低自尊,不安全依恋,社交焦虑,边缘型人格障碍......

每每出现新名词。身边的朋友纷纷为自己号脉、确诊,兴奋地表示罹患了这些病。一夜之间,就会惊现不少资深患者,各种苦吟哼唧。

好几次,我都很困惑。

当一个人为自己贴上似是而非的概念,并视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时,这些标签本身会否成为行动的枷锁?

当一个人把“抑郁症”当成吹嘘的噱头,嘴边的调侃。除了暴露自身无知,会否给真正患者带来莫大煎熬?

把假象当科普,把偶然当必然。原本客观、中立的标签,会沾染主观、偏激的尘霾。

更多时候。贴或被贴,倒还无妨。最致命的,是自我对标签的认同。

当你明码标着自己能什么,不能什么。就可能画地为牢,自我印证。更有甚者,干脆“放弃治疗”,寄生在自己所标签的群体里。

我有强迫症。所以你弄乱我东西时候我冲你咆哮,你别怪我;

我有晚睡早醒病。如果我约你见面又迟到了,你可别当一回事;

我得了社交焦虑。所以我说话直接你别见怪。较真你就太小心眼…

就像捡到了一身万能的金钟罩、铁布衫,狠命往自己身上套。

“你根本不理解我。体会不了我的感受。我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这些我做不了。得这种病我也没办法,你难道不能多担待吗?”

比起真切受过创伤的患者,更恶劣的,是那些打着各种病症的幌子,心安理得去挥霍、去放纵、去堕落的人。

他们的潜台词,兴许只有一句——我不愿意为我的生活负责。


                           /3/

当然。有些人,不光自贴标签,还乱贴别人。

上个月,我闺蜜被卷入一场骂战。

本来嘛,她随手参与某话题讨论,关于将来是否生孩子刚评论完,“难道生育权不该自己做主吗?”就被陌生人秒回,“你还真是个田园女权婊。”

话不投机半句多。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她讽他直男、无趣、审美差,他呛她嘴毒、人丑、素质低。竟互撕起来。

听闻这事,我有点吃惊。生不生孩子,个人喜好罢了,何来“直男癌”,何来“女权婊”。

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如此简单地对号入座、划线站队,难道不是一件反逻辑的事?

白莲花、绿茶婊、暖男、gay蜜、网红脸……

一开始,这些标签也许并无恶意。然而,经过网络传播、媒体发酵,它们一再戳中社会的痛点和你我的痒痒肉。

糟心的是,大众面对纤薄思想,皮疹幽默,很容易供奉自己的世界观。

像什么西藏人不洗澡;广东人吃人脑;河南骗子很多;安徽遍地小保姆。

像什么学文科数学差,学理科死脑筋,学开车的女司机是马路杀手……

习惯了标签化认知,难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更何况呢——

带有歧视意味的言语说多了,会让歧视的行为成为常态。

电影《驴得水》里,有段情节颇有意味。

张一曼出于好意,想让铜匠断掉对自己的幻想,回家安心过日子。催他离开时,一曼随口骂了句,“在我心中,你就是一个牲口”。

谁曾想,“牲口”二字,激起了铜匠的一系列报复行为。可怜的一曼,因此受尽污蔑、欺侮和围攻。

到后来,她几欲崩溃,生死不明。

或许,人心和人性的复杂程度,比你我想象的更甚。心念一动,便是悲喜剧。

当你急着下定义、提要求、做判断,不妨考虑清楚,对方的底线和耐受力。

毕竟,自带戾气唧唧歪歪尖酸刻薄的家伙,到哪都讨人嫌。

不是么。

标签这玩意儿,能被赋予,亦能剥夺。能予信念,亦予限制。

每个生命体,都是复杂的,流动的,变化的,生长的。没有谁的人生,会被符号指称,能被标签定义。

别让贴标签,成为一种酸爽的懒。

相关文章

  • 别让你贴的标签,成为打脸的巴掌

    /1/ 爱给自己贴标签,真是人类圈一大悬案。 像我隔壁班那哥们儿。逢人就谈营销,谈跨界,...

  • life

    偷过的懒,迟早会成为打脸的巴掌,你的努力,最终定会为你带来机遇。

  • 打脸的巴掌

    很多地方看到过这句话:年少时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这句话对少年适用,对我们也一样。 从去年有了小家伙,注...

  • 11.13

    致大学生:你偷过的懒,迟早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前言:所有成功都是时间和汗水熬出来的,你偷过的懒,迟早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 别让软弱成为你的标签

    其实前几年我本人是非常不介意小事情的,但是呢,临近毕业,自己的心态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了。 昨晚发生一件小事,但是...

  • get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 2019-01-07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 莫要辜负好时光

    有人说:“你曾经偷过的懒,日后会成为你打脸的巴掌。”这句话很有道理! 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再加...

  •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成为打脸的巴掌

  • 现在在偷的懒,成为未来打脸的巴掌

    时光匆匆,还会再来吗?过往种种如意或者不如意的事,如同浮云终日行一般,慢慢地飘过眼前。岁月静好,只因为有人替你负重...

网友评论

  • 1afd83fe1b71:不是铁匠吗
  • 飞羽觞V醉月:道理都懂,一个人做的到,其他人做不到。那这个道理还是没有用。🙃
    小灯泡儿:@FireScorpion 谢谢您:blush:只是觉得人各有异吧,关于某话题的思考,能共振自然好,就算不同频也无妨
    飞羽觞V醉月: @小灯泡儿 我的意思是 我可以不给别人贴标签,可别人会给我贴标签。我不是圣人,做不到不图回报。所以,有什么用?或许也只能笑笑。。。希望作者您的文章或者类似的文章能够多多为人所知,所识。
    小灯泡儿:@FireScorpion 所谓道理,仁者见仁,用处在人。若觉得有理,权当思维上的补益或共鸣。若不能苟同,笑笑也可无视也罢
  • 逍遥少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你可以以你的角度将这句话阐述一遍,这很好,加油。
    小灯泡儿:@逍遥少年 :heartbeat::heartbeat:谢谢。多交流哦
  • 仰望星空的菜菜:棒棒哒..
    小灯泡儿:@蔡蓉蓉 谢谢蓉蓉:relaxed:
  • 清风一笑_dbbb:欣赏
    小灯泡儿:@清风一笑_dbbb 谢谢:kissing_heart:
  • 酷茹:随随便便给别人贴标签本就是一种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小灯泡儿:@酷茹 :heartbeat::heartbeat::heartbeat:
    酷茹: @小灯泡儿 嗯呐,当然优秀的标签还是很多人喜欢哒
    小灯泡儿:@酷茹 是的:clap:不让僵化的符号,束缚动态的人格
  • 青岛一哥:最怕的,是我对标签的认同…扎心啊啊啊
    小灯泡儿:@青岛一哥 :heartbeat::heartbeat::heartbeat:
  • 182130bc3ab8:斜杠青年。。。想到了简书某作者
    小灯泡儿:@罗琳与朱旭 hhh并无影射啦。虽然我也不喜欢某些把“斜杠青年”日日挂在嘴边的作者
  • 0b82497ba907:作者文笔很棒,思辨色彩也强
    小灯泡儿:@你眼中有她 谢谢哦:relaxed:
  • 204079a5c55f:写的好好,非常赞成这个观点,不要拿生病当标签!!!
    小灯泡儿:@瑜伽女王 :heartbeat::heartbeat:当然,也不能扼杀他人寻医问病的权利。主要是针对那些明知无病、却自设牢笼的人
  • 爱瑋儿:鼓励鼓励,好文继续
  • f783de5da23b:认识一个人可能就通过个标签,而熟悉一个人的成本太高🙃
    小灯泡儿:@望杨 是的,所以贴标签本无错,只怕任由僵化的符号蒙蔽本该动态的思维
  • a68a2504af6f:乱给别人贴标签,会对对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误解。乱给自己贴标签,不仅会固步自封,还会开始为自己找各种偷懒的借口,犯错的挡箭牌,还有肆意妄为的筹码。

    哈哈,借用樱桃儿的口吻说:relaxed:,或许“贴标签”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简单的标签无法清晰地定义出每一个人的完整模样。

    不拿“标签”去伤害别人,也别用“标签”限制住自己:blush:

    和樱桃儿共勉~
    小灯泡儿:@亮儿 哈哈哈哈可我喜欢这样的碎碎念啊: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刚看完电影出来,头晕乎乎。我要吃饭吃饭吃饭
    a68a2504af6f:@小灯泡儿 的确,很多人乱给别人贴标签,下定义,不过是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完全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心态再好的人,就算躲过了刀枪弹雨,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擦伤。这一点点擦伤的累积,就足以让一个心态好的人,感受到无法忽略的疼痛了。无法控制别人,就只能强大自己了,强大自己的内心。刀枪弹雨的攻击,一个人扛,一个人躲,总是会累的。如果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为伍,相互鼓励,扶持,交换能量,抵御各种攻击的“铠甲”不知不觉就会厚实了。也许,这样才能更好的做自己吧:smile:…碎碎念了: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小灯泡儿:@亮儿 在这人人“有病”的时代,我想做真正的我:pensive:时不时就会有人造新词、列病症,但好多所谓的“我不行”“他很坏”,不过是靠语言的快感来宣泄自身的不如意罢了。可能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更需要撕下标签看本质的勇气吧。
  • 可可为:标签一贴上去,就好难改掉这个固有的印象,真是醉了😟
    小灯泡儿:@可可为 :heart::heart::heart:
    可可为: @小灯泡儿 对的呀😊
    小灯泡儿:@可可为 对呀所以不必被僵化的符号牵制动态的自己。不贴别人亦不自我标榜:relaxed::relaxed:
  • 1d3702022bd1: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这个世界的精彩,所谓的“直男”、“腐女”,他身上也许有些其他闪光点。能被标签所束缚的,怕是经过质检的牛肉罐头了吧。愿我们不被一个个“标签”所束缚。
    小灯泡儿:@我是小甜瓜 :heartbeat:好风景多的是,但愿每天不相似。
    敬自由,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本文标题:别让你贴的标签,成为打脸的巴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zn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