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和食物配合的一种膳食,但不是随意的配合,而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原则,以平衡人体阴阳,调补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祛除疾病,养生保健为目的的一种医疗和食养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法。
药膳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医食同源”之说。据传,原始人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食物可以治疗疾病,因而有目的地把这些食物分离出来,专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于是产生了最初的药膳萌芽。
早在西周时期,药膳就已成为医学上的一个独立分科,由当时的食医掌管药膳,如《周礼·天官》记载:“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文中的“齐”古通“剂”,便是指调配而成的药食。
然而,由于受食材的局限性,当时药膳在向民间的推广与应用上并不畅通,很大程度地限制了药膳的发展与传承。
好在时间到汉代以后,在神农撰著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突然增加了许多药食植物,给药膳提供了广阔的发掘空间,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挺有趣,这事偏偏与中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一位探险家息息相关——这个人就是汉代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创了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商道。
在互通有无的商贸交易中,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许多异国物种,如石榴、胡桃、黄瓜、苜蓿、胡荽、西瓜、大蒜、无花果等等,这些均由张骞带回引种,迅速丰富了药膳可用的食材,给药膳提供了许多新内容。
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猪肤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些颇有临床疗效的药膳方,都是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三国时期,曹操对药膳食疗也颇有研究,曾亲自撰写了《四时御食制》一书。可以说整个魏晋南北朝乃至隋代,医食药膳蔚然成风,有关药膳的著作更不胜枚举,从《隋书·经籍志》来看,载有食方、食法、食经、膳羞养料方面的内容就达到了48卷,药膳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
唐代,药膳开始分门别类。著名“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一书中,便开辟了食疗专篇,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鱼虫四门,共162种。同时代名医孟诜撰写的《食疗本草》,看书名便知它是一部食疗学专著,此书更详细地记述了食物与药物之中的医疗作用,书中共收集药食241种,而且还叙述了制作方法,比如莲子、木瓜、胡桃、山楂、榆荚、芋头等烹调做法都一一记录在案。该书的问世将药膳向体系化,正规化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它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食疗学专著。
如今,我们用含碘的海藻治疗甲状腺肿大,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坚果类植物的果实壮筋骨等方法,都是那一时期流传下来的。
谈到药膳不能不提粥方、汤方和酒方,这些花色品种都是宋代做出的贡献,并且首创了以食物为主药物为辅的药膳新概念,似乎更接近于现代的养生方式。宋版医书《山家清供》就是一本以各类食物为主的药膳书籍,书中提到的黄金鸡、百合面、椿根馄饨、麦门冬煎、黄精果,这些都好似琳琅满目的美食,其实这是药膳逐渐向保健功能转型的一个缩影。
到了元代,药膳食疗法已经更侧重从健康人的膳食方面立论,创建的药膳配方已基本为保健品。元代延祐年间,太医忽思慧编写的《饮膳正要》记载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等章节,并选录了各种营养美味,这不能不说是药膳由医疗向养生方面发展的重大突破。因而,该书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中草药1892种,比前人新增了347种,许多是以前没有发现或记载不详的食物,再一次大大扩充了药膳的药食品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药膳、食疗在清代的应用,已发展到各有侧重,各有发挥的盛世,有关药膳的著作层出不穷。如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袁子才的《随园食果》、陈修国的《食物秘书》、费伯雄的《本草饮食谱》、《食养疗法》、张英的《饮食十二会论》等等。这其中要数温病学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更胜一筹,书中记载药物性食物340种,详细论述了其味性,主治疾病和烹调方法,简明而实用。
清代的食疗和药膳,还在小说《红楼梦》中被广泛应用,详加记载,取得了很好的推广作用。总之,药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医疗和保健养生的方式之一,从中医学公认的权威著作《中药大辞典》所收集的5700多种药材来看,可作为药膳的的食材就有五六百种之多,可想而知,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笔财富有多么巨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