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雪婵
本周读完了这本心理学文章合集《我想和你过好这一生》,是由不同的心理学家的采访集成,谈到了人们在日常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中比较容易触礁的几种行为模式,以及隐藏在这些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原因。
书不厚,阅读加上读书笔记,每天读1.5小时左右,我读了5天便已读完。
却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知识点丰富,观点明确,既对指导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值得每个人读一读。
里面提到的一些咨询案例以及心理学家自身的案例对于读者理解那些心理理论非常有帮助,也可以放在文章中作为素材。
这里选取几个重要的点来记录。
01失恋背后的极端行为背后,是一种“心理退行”
《莎士比亚》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悲剧《奥赛罗》,讲述的是,奥赛罗听信了仆人伊阿古的谗言,误以为妻子苔丝狄蒙娜爱上了别人,他无法忍受妻子的背叛,盛怒之下杀死了心爱的妻子,最后在妻子旁边自杀。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失恋后做出偏激行为的事例,比如醉酒、意志消沉、低自尊、抑郁症、以死相逼,甚至杀人和自杀,这些极端行为的背后,是幼年时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
即出现了“心理退行”,这是心理上的一种防御机制,一旦感觉到“危险”或“不安”,就用躯体的痛苦来替代精神的痛苦,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和焦虑。
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们的爱情实际上在早年跟母亲的关系中就呈现了。心理学认为,爱和被爱的能力,是两岁前后在和妈妈的依恋关系中形成的。
在爱情关系里始终害怕失去、内心慌乱,因此总是无条件付出、服从和讨好对方,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对方继续爱自己;而失恋之后,又不能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而是对对方产生的极大的愤怒与抱怨,出现既想离开又害怕分离的纠结与痛苦。
这就是在爱情和婚姻里不成熟的人对爱的表现。
心理学家李子勋认为,想要拥有成熟的爱情的能力;必须具备两种心理能量:一是幼年时期与母亲形成的深层依恋,这种依恋帮助我们对关系信赖;二是5岁前后体验过的与父母分离的紧张和喜悦,这种分离帮我们信赖自己。
爱情有了这两个心理要素,就不太容易陷入无助感和对他人的过度依赖。
因此孩子在幼年时期与妈妈的关系可能影响到今后一辈子的爱情和婚姻,妈妈们要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调整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和分离的关系。
02 父母与你相处的方式,决定了你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曾经说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胡慎之经常会因为吃饭这样的小事儿情绪失控,比如饭晚到一会,或者到点了没饭吃就会怒火中烧。
而他的父亲在他幼年时对他很严苛,总是罚他挨饿。
他做了父亲后,终于意识到自己为何经常因为吃饭而情绪失控,因为他把对父亲让自己挨饿,对自己严苛过度的愤怒,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去了。
当我们曾有过这样的父母,当我们和父辈之间有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时,显然,我们也是很难处理好当下自己和子女的亲子关系的。
所以亲子关系是能够代代影响的,好的亲子关系会让上下三代、四代都和睦健康,不好的亲子关系也会传染给下一代,形成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所以自己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困境,然后走出去,是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唯一方法。
胡慎之说: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有80%的孩子缺乏父爱,于是,家成了妻子和孩子一起困守的地方。妈妈将多余能量转移到子女身上,过度保护和要求,她们害怕孩子长大,害怕她们像丈夫一样疏远离开自己,不知不觉就培养出长不大的“小萝莉”和“妈宝男”。
对于心理专家来说,每个纠结于无法更好地和孩子相处的父母,他们都或多或少和自己的父母有着类似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并横亘在心里没有得到解决。
现代家庭里亲子关系很紧张的另一个表现,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是鸵鸟似的,冷冷的过日子,彼此之间很疏淡。丈夫玩游戏,太太看剧玩微博,孩子玩手机IPAD,没有基本的陪伴,更别谈沟通和交流。
这样的家庭,爱是一种匮乏的东西。
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配对应该是爱并宽容的父母,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小孩。
说到底,孩子内心的爱来自父母,父母彼此相爱,孩子才能感受爱和懂得爱。
所以说要真正让亲子关系变得和谐美好,除了要处理好我们和父辈的关系外,还要处理好自己和伴侣的关系。
当自己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要回过头去看自己的父辈,身为子女,要接纳并宽容那样的父母;作为父母,请尊重和陪伴这样的孩子。
当我们梳理并接受了自己的父辈并不完美的亲子关系后,我们和子女的关系也许就会慢慢趋于完美。
03 把父母伴侣,孩子当成“人”来看
中国大陆首家萨提亚机构齐家盛业公司创始人魏敏博士,在书中介绍了三条对婚姻和亲子关系特别重要的萨提亚理念:
人比规则和期待更重要、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人因为相似而吸引,因为相异而成长
1)人比规则和期待更重要
书中说到了一个从小完全被“规则化”的小女孩,她从小到大事无巨细都是严格按照规矩来,无一违背妈妈的意愿,结果到了高三变成了一座“木乃伊”。
妈妈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从妈妈的反应中学会的是规则比我重要。
所以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不敢为自己负责,甚至不敢大声说话。妈妈诸多绝对化的要求向布条一样将女儿缠着身体僵硬呼吸困难,完全束缚和限制了她的内在生命力。
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只为了满足外在要求而失去自己的人,既没有尊严也没有价值感。
父母的抚养责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父母这里收到重要的生命信息:我是可爱的,父母无条件接纳我,我是被认同的,我是值得的,我是可以犯错误的,我是被信任的。
2)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
魏敏非常不认同“父母皆祸害”“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样的观点。
她认为这是对父母非常的不公平。因为父母不仅仅是角色,他们首先也是人,也有他们的心理需要,也需要支持和理解。
在萨提亚的理念里,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己所能而为。
父母都是在做他当时所能做到的“最好“,只是因为他们的“有限“,所以才会在养育子女中表现出不足,所以他们往往在自己有限的情况下,尽力选择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魏敏提出的方法论: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相信“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能够帮助我们真正的接纳父母。
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我们要学会接纳父母的不完美。
3)人因为相似而吸引,因为相异而成长
魏敏说:“婚姻的挑战之一是夫妻之间处理差异的能力。”
男女刚交往时,往往是因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而互相吸引。然而真正进入婚姻后男女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她自己与先生性格差异巨大,后慢慢磨合直至和谐。
她说:“正是因为彼此的差异与冲突,才让他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开始去学习去成长,而他们的夫妻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融洽。”
每一对夫妻都是有差异的。
求同存异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看见”对方,按照萨提亚的理念来说,意思就是,把伴侣当成“人”来看,“人”先于一切。
04 亲密关系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的期待
李子勋说:“婚姻中很多困境,是由夫妻双方不合理的期待造成的。”
决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之后就要调整对伴侣的期待。
先生期待太太能够和自己同甘共苦,一起面对生活的困境,但是他需要明白:同甘共苦是婚姻关系的一种理想境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夫妻都是经历过很多坎坷和磨难,然后共同成长后的结果。
我们都要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时时刻刻发展自己,想做一个可爱的人,必须学会爱自己,因为人都是在对自己的好中训练出对他人爱的能力。
爱自己的人知道我是谁,就不需要从伴侣身上去看到,我自己就不用通过对方满足自己的期待来实现自己的快乐。
当身心都处于一种很和谐的状态,即使面对问题也有办法解决,不会让婚姻陷入困境之中。
要想拥有一段好的婚姻,首先要降低对婚姻的期待以及对对方的期待,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提升自己身上。因为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磨合,而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苦修。
05用“焦点解决模式”来处理亲子关系问题
焦点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其自身资源和潜能的心理咨询技术。他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当事人的正向方面,并寻求最大化的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
它主张的是问题的焦点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背后的意义。
焦点解决模式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的亲子关系问题和婚姻关系问题。
践行这一模式的是心理学博士骆宏,他认为:
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曾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是着急上火批评先行,其实这样做对拉近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成长都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搞错了真正的焦点。孩子有问题了,我们是应该聚焦问题和问题带给孩子的负面情绪,还是问题背后隐含的善意和原因。焦点解决模式主张我们聚焦后者。
骆红讲述了他女儿演讲比赛只得了4票被pk掉的案例。
他用“焦点解决模式”引导他关注得了22票的那个同学有什么是值得学习的,有哪些好的方面,而不是关注自己得了4票的负面情绪。
因为问题的焦点,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背后的意义。
骆宏的焦点解决模式的5个步骤:
第一,大家的观点都是对的,没有必要讨论谁对谁错。
第二,寻找并且重构共同的立足点。
第三,在耐心倾听对方指责的基础上,把彼此的对话翻译成怀着良好目的但不知怎么表达的陈述。
第四,运用提问引导讨论各自可以迈出的一小步。
第五确保各方都是最后赢家,每人都有收获。
所以解决亲子关系时,我们不应该聚焦在孩子出现问题的这个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优势,能够在不好的事里面发现蕴藏的好的方面,从而加以肯定和利用。
当我们用正向积极的态度聚焦问题,把不快乐变得有意义,把马上行动起来为未来加分,是未来便不再是梦,而是真实可感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