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
论语心说|学而篇1.14“卯榫结构”地《论语》

论语心说|学而篇1.14“卯榫结构”地《论语》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8:11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学而篇1.14“卯榫结构”地《论语》》----作者:退休的魔法師(李宗奇) 庚子年 正月廿二于自家中作 

《论语》这本书充分的利用了“卯榫结构”。----退休的魔法師(李宗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这本书,不愧为“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4.15》),前后相互呼应。孔子这里所说的“好学”实际上就在给“颜回”的形象做背书

《论语》里,把颜回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人,是《论语》中孔子唯一亲口承认地好学者了。道理,是一样的。《论语·雍也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几乎同样地对答,在《论语·先进11.7》中,再次出现。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出自《论语·先进11.7》)可见,孔子真的是很喜欢颜回......無论是权倾朝野的卿大夫,如季康子,亦或是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不论谁问孔子这个问题,既:“弟子孰为好学?”孔子都会推荐颜回。可见,颜回,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一个人了。道理是一样的。孔子忠君,爱鲁国,这种严肃的问题,他不会随便乱说。可见,颜回即便在我们后世以为“贤者如云”的孔门之中,也是有他一定的过人之处的。孔子忠君,且重礼。《论语·乡党10.20》记载: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国君召见孔子,不等车马备好就先步行走去了。《论语·八佾3.18》记载:“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说明孔子是忠君的。所以,在面对当时鲁国的卿大夫,以及国君问话时,能够说出:“有颜回者好学”(出自《论语·雍也6.3》、以及《论语·先进11.7》)这几个字,足见孔子在某种意义上他说出这句话是问心无愧的。同时也证明了,颜回在世时,已经具备了被孔子认可的能力,与实力,所以《论语》记载:颜渊死,子哭之恸。(出自《论语·先进11.10》)和: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出自《论语·先进11.9》)这些内容时,从前后关系看,或有相当地可靠性,和真实性了。道理,是一样的。孔子喜欢颜回,《论语·学而1.14》实际上就是在说《论语》里的颜回。子曰:“君子食無求饱,居無求安”《论语·雍也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与《论语·学而1.14》里的子曰:“君子食無求饱,居無求安”形成前后对照,与背书关系。且前后对照相互呼应的背书关系背书形式在《论语》一书中已经不新鲜了

道理,是一样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勤快,说话却小心,谨慎,《论语·为政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不违,如愚”,就是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像个蠢人。以及《论语·先进11.4》记载的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说。”“于吾言無所不说”,以及:“不违,如愚”……这足以说明颜回,是一个:“慎于言”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对于“慎于言”这件事情,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巧言令色”(出自《论语·学而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和“敏于事而慎于言”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1.

一个,是勤快干活儿,少说话。一个是“巧言”,“令色”。实在是,不为一路人了。难道,不是吗。《论语》里,孔子个人似乎不太推崇“巧言”,善辩者们。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出自《论语·公冶长5.5》)焉用佞,说明孔子对特别能说会道地人,还是有一定的自己看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出自《论语·子路13.27》)“木讷”二字一出……就几乎已经跟能说会道,以及能言善辩者们,脱离关系了。道理是一样的。所谓:“大智若愚”,其词源归究也是出于《论语》,《论语·为政2.9》“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颜回自然是大智的,起码《论语》中,是这么为颜回设定的。

2.

这点,我们无需过多讨论……颜回是否是大智见仁见智。一样的。“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有道而正焉,去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有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5.15》)的意思。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出自《论语·泰伯8.5》)这个出自曾子口中的“吾友”,即:“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無,实若虚,犯而不校”,一般认为指的既是颜回。如果是颜回,那么这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则是在给《论语·学而1.14》“就有道而正焉”句做的背书了。道理是一样的。

3.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实际上,还是在说的颜回。《论语》的这种前后左右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填充地表现形式我称为“卯榫结构”的《论语》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庚子年 正月廿二于自家中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学而篇1.14“卯榫结构”地《论语》

    《论语》这本书,充分的利用了“卯榫结构”。----退休的魔法師(李宗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论语》今读: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浅说“好学”

    ——兼作1.14章总结 “学”字,在《论语》一书中,共出现65次,在43篇之中;其中“好学”在一起出现,《论语》中...

  •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4〉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4〉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 寓乐于学的境界

    一一学《论语.学而》有感 《论语》是孔子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述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而《学而》篇作为《论语》的开篇之...

  • 论语学而篇1.12-1.14

    有子 孔子重要弟子,受儒教祭祀。姓有,名若,字子有,人称“似圣人”。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

  • 学习是一种认知

    《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篇》,《学而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论语》将学习放在一个极其重要...

  • 今天是六月16日

    《论语》学而篇一结束

  • 论语心说|学而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鲜矣仁,也可以说是:仁鲜矣。这是一个经典的古文倒装。仁作为后缀,也可以放在前面。 巧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学而篇1.14“卯榫结构”地《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sy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