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电影漫谈
「影评·一个勺子」每个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勺子

「影评·一个勺子」每个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勺子

作者: 羊小蝎 | 来源:发表于2016-01-23 21:17 被阅读694次

    陈建斌导演的处女作《一个勺子》,就像电影里那寸草不生、荒凉颓败的西北戈壁一样,看完让人觉得拧巴、心塞,却又无可奈何。

    放羊的农民拉条子在城里“偶遇”了傻子,分了自己的一点干粮给他。回家时,发现傻子一路跟着他,他劝退、威胁,甚至动手打傻子,傻子还是死心眼一直跟着他回家。他和老婆金枝子不想收留他,但又害怕傻子在外面冻死,更担心傻子冻死在他家院子里,他们有理说不清,就让傻子到羊圈睡。拉条子怕他半夜跑出去冻死,特地锁了羊圈,临睡时又专门锁了院子门。

    老实巴交的农民拉条子和老婆是善良的。他们一边收留傻子,给他吃给他穿,帮他剪头发洗澡;另一边又积极替傻子寻亲人,登了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可就是这一点点善心却引来了无数麻烦,让原本简单规律的生活陷入一团糟。

    第一拨人,趁着黑夜里看不清说不清,匆匆塞了点钱就把傻子接走了。第二拨人,从头到尾蒙着脸分不清好人坏人,一边斥责拉条子为了一点点钱就把他兄弟给卖了,一边又恬不知耻地把拉条子递给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最后还扬言不把卖兄弟的钱全部交出来,就把自己的瘫娘接到拉条子家中不走了。第三拨人,来势汹汹,言语粗鲁,威胁说不把他兄弟交出来就等着吃官司,而后骑着摩托车扬尘而去。

    而他们,都自称是傻子的亲人,来找拉条子要人。

    这事彻底把拉条子整糊涂了,他的单纯直接的农民思维,无法理解一个傻子有什么用,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着抢他。他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可怜的“人脉”,前后问了很多人。

    1.4s店老板李大头

    李大头是城里有钱有关系的脸面人,拉条子的儿子因为犯罪被判了6年刑,拉条子托前找后才找到了李大头,凑了五万块钱请他帮忙给儿子减刑。可是钱送进去了很久,儿子减刑的消息却杳无音讯;李大头每次都是敷衍,说自己也是一层层托关系找人情,钱进去但事不成的情况有得是。最后儿子真减刑了,他却一点不知道,明显黑了钱不办事。他的避而不见和三两句话搪塞,心实、无门路的拉条子根本无法抵抗,只能不厌其烦一遍遍去找。

    他开车带着第一拨人深夜到拉条子家把傻子接走了,明说这是拉条子欠他的人情。后来拉条子来询问那些人的下落,他却把事情撇得干干净净,敷衍、不耐烦,言语间是我好心帮你你怎么尽找我麻烦的不痛快。拉条子根本耐他无何,只能听他一句“下车”,然后就站在路边,眼看着他的车远去。憋屈、苦闷,无可奈何。

    李大头这个角色在电影里很有意思,几乎没有正脸,开车时的后脑勺、说话时的侧脸,影影绰绰。一开始我以为是导演故意为之,这种讳莫如深的处理手法更突出了李大头的人物性格,永远让那些老实人看不清猜不透,吃了哑巴亏也是有苦说不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全片中男主角陈老爷只以背影示人,从不露正脸,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影响着整个家庭,影响四个太太的命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上的恐怖,就好比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手,在暗箱操作牵引着所有人的命运。李大头在《一个勺子》里也有类似效果,但一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饰演者王学兵涉毒被抓,广电下令封杀劣迹艺人,片方无可奈何才删减了王学兵的很多戏份和镜头。不过这也算一种无心插柳吧。

    2.杂货铺老板李老三

    相比老实巴交的拉条子,李老三算是村子里的另一种精明人。他哥是李大头,自己经营杂货铺,顺便给村民放贷。他的口头禅是“人生就是这样”,看似是一种豁达和坦然,实则是深入骨子的无所谓、看热闹心态。拉条子免费给他打炕,请了喝了两三顿酒,于是他把自己大哥李大头介绍给了拉条子,这是一场骗局的始作俑者。拉条子请教他问题,还没开口,他先把自己的委屈一顿说,劝拉条子放弃那五万块钱,也别再去找他哥的麻烦了。对于傻子那件事,他完全保持看客心态,绝不多说一个字,但又极力劝说拉条子别去想这些事,让它过去。拉条子宰了悉心呵护的羊羔,炖了一小盆请教他,无功而返,还答应不追讨五万块。憋屈、苦闷,无可奈何。

    3.村长

    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地头蛇,那就是村长。看似是百姓的父母官,其实山高皇帝远的鱼肉百姓,自私自利。拉条子端了一盆牛肉,请教村长关于如何处置傻子的事。村长满嘴油光啃着肉,心里不慌不急,啃完还揶揄谁家的牛光长骨头不长肉。拉条子请他帮忙,把傻子送进县上的收留所,他直接堵话:这村长让你拉条子当就行了,那个地方是谁想进就进的吗?县上20万人都想进,有那么容易吗?堵得拉条子哑口无言,临走前还塞了一根啃光了肉的牛骨头给拉条子。最后得知拉条子自导自演“拾傻子、卖傻子、找傻子”的戏之后,专门跑到他家讽刺他,说自己看错了人,说拉条子比他还精,卖了人黑了钱吃独食。拉条子有口难辩。憋屈、苦闷,无可奈何。

    4.杨警官

    杨警官可以说是拉条子走正规渠道求一个真相、还心里一个明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显然,杨警官并无意当这根稻草,更不想搭上拉条子这个农民乘客。可能每天有无数个拉条子这样的农民来找她,说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在一个偏远贫穷的县城当警察,她估计早看多了拉条子这类又穷又不懂法律的农民。所以拉条子报案的时候,她根本没怎么放在心上,问了一通傻子的情况,觉得他既没伤人也没害人,派出所也管不了。再后来说起几拨人争抢傻子的前因后果时,她也并没有多在意,不关心拉条子被骗走的钱,不关心傻子被冒领之后有无生命危险,仍是以“他们不来,这事就这么完了”之类的话搪塞拉条子,让他别再想这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断了。憋屈、苦闷,无可奈何。

    拉条子四处求告无门,几次三番奔走最后都化作一团苦闷憋屈在心里,无法排解。所以从村长家出来之后,他用手里的牛骨头痛打傻子,发泄一团怒气;所以在被老婆数落了几句后,当即翻脸在炕上打老婆;所以在被老婆赶到羊圈里睡时,梦见自己持刀狠下心一刀刀捅自己,最后发出羊的惨叫声。或许只有在傻子、老婆和羊面前,他才觉着自己并不是任人欺负和宰割,他才感受到一个人的尊严。

    再来说说拉条子的老婆金枝子。她被拉条子捡回家,成了操着外地口音的甘肃农村妇女。她淳朴善良,尽管不愿意养傻子,处了一段时间后却也对傻子生出了儿子般的感情。傻子被接走时她忙不迭地回屋拿皮大褂,怕他被冻着;傻子被接走后,内心不舍,时刻想着万一哪天傻子回家来,于是不敢离开家;第一拨人塞了点钱就骗走了傻子,她不知情,反而愧疚于让傻子睡羊圈;第二拨、第三拨人来家里时,她仍不知情况,专门跑去小卖部买酒买下酒菜,最后在第三拨人骑车远去时被扬起的尘土迷了眼,蹲在了路中央。

    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几次被骗之后终于幡然醒悟,她向丈夫哭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就不应该当好人的。”这中间含尽了多少心酸委屈不值得,多少有苦说不出,可是谁又能知道谁又能理解呢?

    荒凉的大西北,一边是茫茫无尽的戈壁,另一边是皑皑白雪的荒原,原始闭塞的村落孕育出人性的善良,一如那戈壁和荒原般干净无杂质。可是在社会的大染缸中,却也渐渐漂出了李大头、李老三这样黑心、麻木的人,他们世俗、冷血、自私自利。拉条子是亿万中国农民中平凡普通的一个,他们人老、家穷,可能娶不起老婆,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只能四处凑钱、两条腿奔走,处处吃闭门羹又锲而不舍努力着。他们保留着人性最原始的善良和老实,却被精明人像“傻子”似的玩弄和敷衍;这个社会,真相本来就掌握在有钱有势力的少数人手中,拉条子们没钱没门路,想自证清白,想求个明白,又谈何容易,还不是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忘了。

    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反映出人性中的善、恶以及善恶交织纠缠的矛盾。全片充满了黑色幽默,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处处暗含讽刺,看完了心里堵得慌,心酸、悲凉、愤懑、憋屈,在心间揪成一团,不可排解。

    每个人都可能曾经是一个勺子,真诚、善良,后来发现其实好人并没有好报,人善反而受人欺负,于是渐渐麻木,事不关己。影片最后,拉条子失魂落魄,戴上了傻子的头盔,机缘巧合被那群孩子当成傻子;他们拿雪球砸他,大喊“打傻子”,他傻傻站在那儿,似乎真把自己当成了傻子。或许从那天起,拉条子再也不是一个勺子了;这才是最令人悲哀的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评·一个勺子」每个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勺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y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