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这被称之为心理补偿。”
一、小儿子的“野心”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城市出生的80后父母们,开始面临一个自己从未经历的情境: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我也如此。
随着小儿子的出生和长大,我们越来越明显观察到他和大儿子之间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与大儿子小时候较为温顺的性格特征相比,小儿子从很早就开始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刚学走路时,就经常不要大人牵手,一定要自己走;很早就一定要开始自己喂饭,自己洗手;出去一定要自己推小车,不要大人碰;去幼儿园一天都没有哭,也没有任何不适应,而老大刚上幼儿园时哭了一个多星期。。。小儿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宝宝自己来。”
小儿子的这种努力提升自己能力和证明自己独立的“野心”,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出生次序的影响,与大儿子相比,导致小儿子更强的“自卑感”,从而有更强的“改善自己处境”的野心。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已经证明(排除个例),通常小儿子都比大儿子更有能力、更有竞争意识、更有进取心,因此也更有成就,而这其中的动力,就来自于小儿子更强的”自卑而超越”的意识。
二、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生俱来的心理补偿
心理学家已经广泛接受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概念,并且这种“自卑感”被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基因之内。在嗜血的猛兽和无情的灾害面前,我们远古时期的祖先在自然界中显得如此弱小,恐惧和自卑促使他们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通过合作产生文明,通过工具应用产生科技,从而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这种自卑感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卑感绝大多数时候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但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难以解决,感到手足无措时,自卑感就会从我们内心深处走出来,让我们产生紧张和焦虑、产生心理不舒适。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的紧张状态之感,因此为了摆脱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我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风格,选择某种方式获得优越感来进行心理补偿,让自己达到一个较为舒适的心理状态。因此,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因为人类整体在浩瀚神秘的宇宙与自然面前,总是在”自卑而超越”的心理意识驱动下不断进步。
儿童在出生之后,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周围的成人不仅身体上比他大得多,在知识、思维和各种能力方面也都要比他强得多。因此,儿童天生是有一种“自卑而超越”的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一方面是儿童脑部结构发育,而另一方面,儿童心理的这种“自卑而超越”的巨大动力,也是关键之一。
三、最佳的补偿一定导向社会合作,防止孩子产生自卑情结
自卑感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从很多成人和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
(1) 消极补偿:气馁逃避型。采用消极补偿的人,在某一个问题上产生强烈自卑感后,并不正视问题,而是通过逃避现实和麻痹自己,用一种虚拟的优越感实现心理补偿。很多针对所谓“问题儿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智商都没有任何问题,有些甚至很高,而导致他们在学业成绩出现障碍、做作业非常磨蹭懒惰、或者不适应学校生活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他们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时,他们选择了消极补偿的方式。这一点,也可以用来解释很多高考分数很高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新环境后,沉溺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背后的根源也是他们选择了消极补偿的方式来缓解自卑感带来的压力。
(2) 过度补偿:极度要强型。有些人,在某一个问题产生自卑感后,虽然没有选择逃避,但过分地关注自己优越感的获得,同时对让他产生自卑感的环境或他人产生强烈的嫉妒和敌视情绪。这样的孩子,提升自己能力的欲望很强烈,竞争意识也极其强烈,也因此表现得过于自信,野心过分膨胀。而过大的野心一旦遭遇失败的现实,过度补偿或者会导致不择手段的竞争,或者也会导致逃避现实的消极补偿。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大学生做毕业设计,他深受抑郁症困扰。和他聊天了解到,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太好,他妈妈从小就反复教导他,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让别人看得起。因此,在家庭环境自卑感的强烈驱使下,他选择了过度补偿。他妈妈也告诉我,小孩小时候特别要强,成绩一直也很好。但到了大学后,因为长期暗恋一个女孩,表白遭到拒绝后,开始陷入崩溃式的抑郁。他的同学告诉我,恋爱遭拒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他从入学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逃避群体、过分关注自我的倾向,只能说恋爱失败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 积极补偿:社会合作型。消极补偿和过度补偿都被称之为自卑情结,采用了错误的优越感来补偿自卑感,毫无疑问是我们自己,也是我们要引导孩子避免的。当自卑感产生后,我们渴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我们能够为我们的工作、为我们身边的环境、为我们周围的人群提供更大的社会效益,这是促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追求自身的卓越,同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由此获得正确的优越感,这是积极补偿的终极意义。也就是说,正确的补偿方式,一方面要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有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对于他人和社会也要有浓厚兴趣,由此形成的社会合作型补偿方式,才能避免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陷入自卑情结。
因此,当自卑感产生时,最佳的心理补偿方式一定导向社会合作。阿德勒认为:心理补偿方式的选择,受到我们生活风格的影响;而生活风格又与我们儿童时期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因为我们所有人最初的合作,都是从与父母开始的。
四、P.E.T.,唤醒孩子的社会合作潜能
“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的社会合作潜能也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是靠着相互合作才能够生存和繁衍,他们将这种能力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记忆之中。只不过,当每个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后,需要我们通过适合的方式来唤醒他们内在的记忆。
毫无疑问,孩子最初的生活风格是由父母的养育决定的。然而,在遇到P.E.T.之前,我与很多父母一样,经常选择错误的亲子沟通方式。孩子在我们面前是天生具有“自卑感”的,当绊脚石、标签与愤怒的面质扔向孩子时,孩子内心的自卑感只会被不断强化,我们父母本应是他们进行积极合作补偿的对象和依赖,但此时却只会将他们推向消极补偿和过度补偿的深渊。所幸,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所幸,P.E.T.带来的觉察和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我要坚持应用P.E.T.,不断唤醒和强化孩子的社会合作潜能。
1. 倾听,让孩子感受到“听的魅力”
如何听,是合作的基础。不被父母倾听的孩子,内心的感受会被封闭,因此也学不会如何倾听别人。我要坚持倾听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大笑也好,哭泣也好;满足也好,抱怨也好。我要通过倾听,让孩子的感受之门一直打开,让他能够保持充分的移情能力和同理能力。
2. 面质,让孩子学会合理地“表达诉求”
如何说,是合作的关键。毫无疑问,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表达方式的影响最大。在接触P.E.T.之前,我毫不怀疑地认为,家庭教育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愤怒地表达,是维护家长权威,规范和教导孩子行为的必要且正确的手段。现在,我更多地学会用面质去表达我的初始情绪,而且我用自己面质的例子告诉孩子,如何用事实+影响+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诉求。
3. 第三法,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共赢
共赢,是合作的终极目的。在权威控制型和溺爱娇纵型的亲子关系中,要么孩子是输家,要么父母是输家。“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要么听父母的,要么听孩子的”,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的二元思维,以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并不自觉地在需求冲突和价值观冲突时,将我与孩子置于激烈的对立面,这样也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觉得对抗才是与人相处的主要方式。而P.E.T.告诉我们,通过第三法,通过我们和孩子的双方需求分析,和满足需求手段的头脑风暴,我们可以和孩子共赢。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将自己置于与孩子平等合作的位置。
五、结语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我们总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为培养孩子竞争能力方面投入了太多精力,却在唤醒孩子社会合作潜能方面知之甚少,行之更少。我们总是责怪孩子长大一些后,遇到困难和挑战,或进入新环境后,退缩逃避,或不会融洽相处,却忘了我们父母,本应是孩子学会用合作进行积极补偿、产生社会兴趣的引路人。
最后,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自卑感困扰时,一定不要将我的优越感补偿,建立在孩子的成功之上,因为,孩子在他漫漫的人生中很可能会重复我们的模样——用错误的优越感补偿导致自卑情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