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之家(第三章)
荆凃县的西山南面种的多是松柏,松柏下面的草皮在夏日雨后特别容易生长出地木耳。地木耳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大鹏特别爱吃。在接连几场阵雨之后,张翠菊便带着大鹏一起上山采地木耳。就在母子俩采了好大一篮子地木耳高高兴兴下山回家的路上,大鹏一个不小心跌落在一个小沟坡下面,右腿膝盖跌破一大块,那血呼呼流得根本就止不住。张翠菊吓傻了,背起大鹏发了疯似的往家跑。把大鹏背到小区的刘医生那,刘医生一看那膝盖已经被撞得变形了,肯定伤到骨头里面了,便让张翠菊赶紧带着大鹏上县医院治疗。于是张翠菊又火急火燎地把大鹏带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诊断之后,告诉张翠菊,大鹏的关节已经严重伤及内部,必须马上住院治疗。要住院自然要先交钱。可张翠菊拿出家中所有的现金也才两百来块钱,于是赶忙又向街坊邻居挨家挨户的借。好在都是相处了十几年的老邻居,在问明张翠菊借钱的原因后,大家还是很热心的。总算给张翠菊筹足了一笔钱。张翠菊被老街坊们的善举感动得热泪盈眶,差一点就下跪磕头。张翠菊向众邻居保证,这份恩情一辈子都记着,不光自己记着,也会让大鹏记着。等大鹏长大了,一定会回报你们的恩情。
大鹏暂时安稳了,可下一步该咋办呢,看着大鹏躺在病床上不住地喊疼,张翠菊内心无比自责。她恨自己没照顾好儿子,又恨老天爷为什么如此不开眼,要惩罚自己为什么还要连累大鹏呢?她宁愿自己被摔死也不愿大鹏遭受此罪。邻居李奶奶来到医院看了大鹏的情况,劝张翠菊赶紧把王瞎子找回家,这大鹏是他儿子,出了事,王瞎子可不能不问。张翠菊也明白,眼下的情形已让自己无路可走,大鹏的伤一时半会是好不了的,紧等着还不知要花多少钱才够。此时为了儿子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只能先把王瞎子找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张翠菊便把儿子委托给李奶奶照应,自己揣了两个馒头就赶车去了王瞎子妹妹家。
夏日炎炎,天热得让人不动弹都能出一身汗。当张翠菊赶到王瞎子妹妹家的时候已是满头大汗,连衣服都汗透了。妹妹家人都不在家,就王瞎子一个人正悠哉地躲在葡萄树下乘凉,惬意地摇着手中的芭蕉扇,身旁搁着泡了茶叶的大水杯。对于张翠菊的到来,王瞎子倒是一点都不意外,他也料到张翠菊迟早会来找他。于是便板起面孔用一种轻蔑的口气质问张翠菊:“你来干什么?”
张翠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大鹏受伤的情况讲给王瞎子听。王瞎子一听大鹏受了伤,立马火了,张口便是一顿臭骂。张翠菊忍着王瞎子的责骂,恳求王瞎子赶紧回家照看儿子,因为儿子在医院还急等着用钱。一提到要花钱,王瞎子的心头又痛了。忍不住再接着一通大骂。不过听闻儿子在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已经住院治疗后,王瞎子稍微宽了点心。刚才骂了张翠菊那么多骂得也有点累了,也懒得再骂下去,便令张翠菊先回家去,自己收拾下紧赶着就回去。张翠菊本想和王瞎子一同赶回家去,但又遭到王瞎子一通责骂,要不是你没看好儿子,至于出这样的事么,所有的过错都应当你一人承担,还不赶紧回去。张翠菊无奈只好先行回家。就这样,张翠菊大老远来到小姑子家,滴水未进,都没和亲戚家人打一声招呼就这么三言两语便被王瞎子给打发回家了。
张翠菊本以为丈夫知道儿子出了那么大的事,第二天就应该赶回家的。可善良的张翠菊即便和王瞎子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能看透王瞎子的内心原来是那样的无情。张翠菊回家后等了三天,也没等到王瞎子回来。王瞎子这个时候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他去哪了呢?他哪也没去,依旧呆在妹妹家里,甚至连大鹏出事的事情也没告诉妹妹。王瞎子是有心计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么回去了,就有点太便宜张翠菊了。现在正是惩罚她的时候,看她一个人在家怎么折腾。至于啥时回家,王瞎子还没想好,再等等看吧,这一回家还不知要花多少钱呢!一想到要花钱,王瞎子心口就痛。至于儿子王瞎子当然是在乎的。不过既然儿子已经送进了医院,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了。至于医药费什么的,有孩子他妈在,管她怎么应付,大不了就赖在那了。人活在世,脸皮不厚就得吃亏。这是王瞎子的人生信条。
只可怜了张翠菊,在家一直等不到王瞎子回来。而大鹏手术之后,从街坊领居那借来的钱也快用完了。接下来该咋办呢?张翠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
这几天,医院的护士开始催促张翠菊要交住院费了。张翠菊家的情况基本上是众人皆知的,所以早上李护士换药的时候向张翠菊催要一次,到了中午换上王护士再催要一次,等再到了晚上换上徐护士还来催要一次。总之只要撞上张翠菊的面张口就是催要住院费。生怕又遇上一个赖账的。张翠菊心中那个酸痛啊,尤其是大鹏在场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贫穷是一种耻辱的张翠菊就觉得自己给儿子丢了人,真恨不得地上有个缝钻进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自打大鹏住院,张翠菊也抽不开身去找活做,还是靠着街坊邻居们的帮忙才熬到现在的。可大鹏的伤又不是一会半会能治得好的。接下来该咋办,张翠菊的心里满是无助与无措。
医院方面终于是等得不耐烦了,给张翠菊下了最后通牒,这周如果还不把医药费补缴齐,就立马断医断药。张翠菊又一次哭了,当着大鹏的面,张翠菊跪在医生的面前嚎啕大哭,哀求医院不要停止给大鹏的治疗。悲恸的哭声惊动左右,一时间病房内外围了不少观看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原以为是有人过世了因而哭的如此悲伤,一问才得知是一位母亲因为交不起给孩子治疗的费用而痛哭。众人不禁唏嘘。现场有同情的人掏了些钱塞给了张翠菊,张翠菊向塞给她钱的人连连磕了好几个响头,额头都撞出了印子。边磕边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这样的场景看着着实让人心酸不已。现场有人责骂医院方面太不仁慈,引发了众人的一致声讨。催讨的医生见状不妙便赶忙溜了,临走还抛下一句话:“已经给你时间了,回家赶紧想想办法吧啊!”
医生走后,张翠菊被众人扶起,大家也只能好言相劝一番后便各自散去了。张翠菊独自坐在大鹏的病床边上依旧止不住地流泪。流泪,是因为心痛自己的儿子,或许不仅仅只是心痛儿子。大鹏看着伤心的母亲,也清楚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可是对于年幼的他来说,除了跟着母亲一起流泪,也做不了什么。
医院方面倒是说话算话,说停药就停药。这一次张翠菊没有再哭天喊地,也没有下跪磕头。她只是跟在医生护士的后面,声音有些沙哑地要求医生和护士给儿子上药。跟了一上午,那些个医生和护士倒是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耐心,愣是没搭理一句。下午的时候,张翠菊一直陪着大鹏,并跟大鹏说了好多好多的话,这些话大鹏有的听得懂,有的似乎听不懂。到傍晚的时候张翠菊出去了一趟,等到回来时,带了一碗香喷喷的馄饨和一小包卤菜。这是大鹏第一次吃馄饨,原来是这么的好吃,比过节家里包的饺子要好吃多了。还有那一包卤菜,大鹏吃完后觉得不过瘾,连包装袋上的卤汁都添得干干净净。张翠菊在一旁苦中带笑地抚摸着大鹏脑袋让大鹏慢点儿吃。看着儿子狼吐虎咽地吃完,张翠菊又默默地哭了。
那也许是大鹏记忆里吃的最美味的一顿晚餐。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馄饨和卤菜是味道还时常回味在大鹏的脑海里。大鹏曾经许下一个愿望,也是人生第一个愿望,就是等自己有钱了,一定要买好多好多的馄饨还有那天母亲带的卤菜让自己吃个够。
第二天大鹏醒来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他多么希望今天还能跟昨天一样能有馄饨和卤菜吃。回想起昨天吃的东西,大鹏立马觉得饿了。可此时病房里就大鹏一个人,自己也不能下地行走,只好空着肚子等母亲回来。
这一等一直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才见到邻居李奶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见着大鹏,忍不住地跺了一下脚,两手一拍哎呦一声重重叹了口气。大鹏傻呆呆地望着李奶奶,不知道李奶奶为什么会来这儿,还跺脚叹气。李奶奶问大鹏吃饭了没有,大鹏说没有。李奶奶便让大鹏在病房里等一会,自己跑到医院外面给大鹏买了几个烧饼带了回来。大鹏早饭就没吃,肚子早饿的叫唤了,抓起李奶奶买的烧饼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等烧饼吃完,大鹏依旧两眼傻呆呆地望着李奶奶,问道:“我妈今天怎么没过来?你看到我妈了吗?”
李奶奶又是一声长叹,顿了顿。告诉大鹏:“你妈今天早上走了。”
“走了?我妈去哪了?可是去找我爸去了?”
“你妈不是去找你爸去了,你妈走了,你以后再也见不到你妈了。”
虽然大鹏还没搞懂李奶奶口中走了的含义,但一听李奶奶说自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顿时难过地哭了起来。李奶奶安慰之余,满是无奈与悲哀。
李奶奶在医院照顾了大鹏两天后,王瞎子终于回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王瞎子妹妹家的几个亲戚。王瞎子回来的时候,张翠菊已经被好心的邻居抬到了堂屋摆放好。由于家中无人,连个披麻戴孝操持场面的人都没有,光是一张床板摆在屋里,看着甚是凄清。王瞎子先是到了家,亲手摸了摸张翠菊的尸体。摸到了尸体才确信张翠菊是真的死了。可即便是死了,王瞎子的脸上也看不出一丝表情。随后王瞎子又和妹妹去医院找到了大鹏,从大鹏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听完大鹏的叙述,王瞎子的脸上终于有表情了,那表情与当初得知自己是被马云花(其实是徐老五)揍了后的表情一样,捏紧了手中的棍子要找医院里的人拼命。一旁王瞎子的妹妹和外甥见势不妙,赶忙将王瞎子抱住拦了下来。
“我家孩子他妈是被医院里的人给逼死的,我要找医院讨个说法。”王瞎子粗大的嗓门呜里哇啦地叫唤,听得出愤怒却听不出悲伤。这一叫唤又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要说张翠菊为啥会死,王瞎子的心里能不清楚吗?说是医院方面逼死了张翠菊固然也说得通,可追根究底,还不是王瞎子自己逼死了自己孩子的妈吗?可王瞎子哪里会承认张翠菊的死跟自己有关,非要向医院讨说法。后来围观的人们得知眼前的这个瞎子就是之前那个向医院下跪请求给自己孩子治病的女人的男人,便纷纷指责起王瞎子。你这个当爹的,孩子伤了的时候不见你的冒泡,让孩子妈一个人在医院把持,没钱给孩子治病下药,连口吃的都没有。现在孩子的母亲忍受不了自尽了,你倒是出现了。这都是谁的过错呢?如今孩子这么小就失去妈了,真是太可怜了。众人不禁唏嘘,对王瞎子的指责也更加强烈。面对众人的指责,王瞎子依旧强词夺理,扯着大嗓门为自己找借口。可一个人的嗓门终究抵不住众人的嗓门,从来就不认错的王瞎子急了,大棍一呼,杀开一个缺口,然后独自摸索着往门口走去。由于走得急,在门框上撞了一下,出了门口又被走廊上的柱子撞了一下,碰到走廊台阶往下下的时候棍子点空,人一下子扑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好在台阶不高才没被摔得很惨。不过由于刚才一系列滑稽的动作,倒引得了围观者的偷笑。被这么三碰两撞之后,王瞎子刚才那股要拼命的架势也给摔没了,打狗棍也不知摔到什么地方了。随后赶来的王瞎子妹妹和外甥赶忙又将王瞎子扶起,好说歹说才把王瞎子拉回了病房。
张翠菊是上吊自尽的。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她掏出身上仅剩的最后一点钱给大鹏买了仅能买到的那点好吃的食物,而自己是空着肚子走的。有人在感慨张翠菊命运悲惨的同时也在指责张翠菊的狠心,怎能就这样抛下年幼的儿子走了呢!只有张翠菊心里清楚,只有自己的离去,才能使王瞎子回来,才有可能让大鹏继续得到治疗,这也是她能为大鹏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斯人已逝,旁人已无从得知张翠菊在临走的那一刻可曾后悔过,但愿张翠菊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更好一些。
现在大人没了,小孩还在还得照顾。所以日子还得继续。张翠菊是真的没了,可王瞎子是真的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悲伤的。悲伤的只有大鹏。如果说有什么是让王瞎子觉得悲伤的,那就是大鹏了。大鹏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儿子,自己的儿子现在还伤得不能下床走路,王瞎子当然是心痛的。当然心痛的还有自己口袋里的钞票。因为大鹏的伤必须得治,要治就得花钱。即便不舍得也不能不给儿子治病让大鹏变成瘸子吧。张翠菊死了,怎么死的王瞎子自己心里当然也有数。但对于恪守做人脸皮要厚这一人生信条的王瞎子来说,依然要跟医院杠上一笔。不过这一次王瞎子是遇上对手了。白大褂们又是好对付的吗?管你怎么撒泼耍赖我就是不搭理你,有本事就去法院告去。反正不交钱就不给上医上药,看你个瞎子能咋滴。几番较劲,王瞎子最终还是败阵下来,钱不得不缴,好在妹妹也帮着给了点。大鹏最终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右腿。只是从此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母亲。看着这样的一个家庭,邻居们也都感慨,这个家,以后要难了。
大鹏在开学后带着尚未完全康复的伤腿回到了学校。尽管与众多同龄人相比,大鹏确实经历了较多的磨难。可若是再比起那些连入学都不能的孩子来说,大鹏依然算是幸福的。大鹏家里发生的事后来学校方面也得知了,于是组织了一场捐助。当大鹏的班主任将募捐来的钱交到王瞎子的手中时,王瞎子乐得笑逐颜开。虽然这笔钱是捐助给大鹏的,可交到王瞎子手中,却不见大鹏的身上多半件干净的新衣,餐桌上也没见增加些有营养的东西给大鹏补补身体。这当然不是说王瞎子小气到不心疼孩子,自己的孩子王瞎子当然是心疼的,只是用王瞎子的话说,这叫磨练。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生活的磨练,为什么要磨练呢?因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像大鹏这番遭遇的孩子也算幸福吗?当然算,对比王瞎子的童年,就算是无比的幸福了。
过了一阵子,大鹏膝盖上的伤基本痊愈了,活动也自如了。王瞎子把大鹏叫到跟前,一脸严肃地告诉大鹏:“从今个起,你那个娘不在了,你得自己学着做饭洗衣服了。别怪我这做老子的不心疼你,这是在磨练你,对你只有好处没坏处。你若是不想干也没关系,我这儿不养闲人,你可以离开这个家,到外头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收养你的,要是能找到,你就到别人家过也行。”
王瞎子脸上的表情让大鹏觉得很害怕,好像眼前的这个人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陌生的人,一个漠不相关的人。由于害怕,大鹏竟然冒出一句:“我妈去哪了?”王瞎子一听蹭得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吓得大鹏连连后退,恰好躲过了王瞎子要抓自己的手。王瞎子抓了个空,也不再去抓。便坐在椅子上开口大骂:“以后不许再提你妈,你就没有你那个妈,以后再敢提你妈你就滚出这个家找你妈去。”
磨练就此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大鹏做完作业后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出门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而是要在王瞎子的监督之下,扫地,做饭,洗衣服等等家务活全部包揽,包括王瞎子的夜壶便盆也得一应打理。刚开始,年幼的大鹏很难适应这些对其而言属于高强度的劳动。但为了不被挨打,只能咬着牙关硬撑下去。当感觉累的时候,就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在的时候自己是多么的快活幸福。于是乎“我妈去哪里了”这个疑问便时不时地就会从脑子里冒出来。这个疑问其实谁都能告诉他答案,但因为王瞎子的警告,大鹏不敢去问周围任何人,于是便从记忆之中努力寻找答案。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大鹏找到了答案,或者说是明白了曾经所发生的事。母亲已经死了,是因为自己而死的。此时的大鹏大概已经懂得了生与死的含义,因而明白了母亲为何不在的缘故。找到答案后的大鹏伤心过一段日子。再后来,又一个疑问产生了,那就是母亲死的时候自己怎么不知道呢?大鹏记得当时自己还在生病,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好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知道的吧。
解开了所有的疑问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流淌,孩童的健忘以及自身的成长与对生活的适应。过去的那些悲伤往事如同那碗混沌和那包卤菜的味道被慢慢淡忘。归功于王瞎子的调教,大鹏远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能干。大小家务事都能收拾个大差不差,饭儿也做的愈发上手。尽管不能够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生活得悠闲舒适,无忧无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鹏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大鹏除了学习成绩优异,性格也十分开朗,和周围的同学伙伴总能打成一片,见到老师或是邻居长辈们也十分有礼貌。在旁人看来,王瞎子摊了个像大鹏这样懂事能干的孩子,到也甚是欣慰。只是在某一个见不得别人好的人眼中,却好像眼中揉进了沙子一样难受不已。没错,这个人就是老孙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