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忠义血性”从何而来?

成事 | “忠义血性”从何而来?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01:07 被阅读0次

对于“带勇之人”即将才,曾国藩说,“大抵有忠义血性”“才堪治民”“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四者相从以俱至”。那么,问题就来了——“忠义血性”从何而来?

从哲学上的“因果原理”来看,“忠义血性”是一“因”,而其“四果”则是“才堪治民”“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正可谓“一因四果”。是什么造成了“忠义血性”这个“因”呢?此问,正是辩证思维的一个要害点,若无此反问反思,那么,一个人就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辩证思维与作为能力。

哲学因果原理来讲,“因”与“果”是互为因果的。也就是说,“果”可以转化为“因”,“因”亦可以转化而成为“果”,二者是有机转化而辩证统一发展的。

在曾公此嘉言中,唯“不怕死”才能成就“血性”吧?“不急急名利”才能称得上“忠义”吧?“耐受辛苦”既是“忠义血性”的表现,但更是造就“忠义血性”的,也是“才堪治民”的重要力量支撑;不“耐受辛苦”地饱读经典著作,研习兵书战法,何以有“治民之才”?“怕死”是人的本能——趋利避害么,“不怕死”不就是因为饱读兵书战法而有了战胜死亡的智慧与能力——“方法论”武库充备!“不急急名利”不是因为熟读经典而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人生之义利观——“认识论”上有高明!如此,不才是“才堪治民”

哲学贵高明。哲学上“因果原理”“高明逻辑”“逻辑高明”远不是“教科书式的背诵”,现实生活更不是一因一果的简单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在把握和运用曾文正公“忠义血性”成事法则时,就要别具只眼、独有心裁地加以琢磨领悟,真正使之成为自己的血骨智识力。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此言,该是道出了“忠义血性”的家庭自然遗传与社会地域文化遗传的问题。故而,考察一个人的成事与否,家庭出身与祖籍所在才列入古今人才考核的表单。这该是注意留心的一个问题。

“忠义血性”怎么来?自然遗传成分有之,地域文化造就有之,但更在于个人刚毅坚卓的信仰与后天的学习教养,特别是如曾国藩一样的自我修养。


相关文章

  • 成事 | “忠义血性”从何而来?

    对于“带勇之人”即将才,曾国藩说,“大抵有忠义血性”则“才堪治民”“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这“四者相从...

  • 那难以忘怀的血性时刻

    血性,是刚强好义的个性、是忠义赤诚的性格; 血性,是刹那间的无意识选择,实为社会积淀所形成的个人意识; 血性,是对...

  • 人应该有点血性

    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点血性。血性是什么?血性是刚强忠义的内在性格。血性不是莽撞,不是逞强斗狠,是内在...

  • 品行,品性,品味

    品行:忠义血性的人才能靠谱 品性:人都有短长,要知道发挥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做人的特点,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的边界。 ...

  • 英雄本色是残忍?看武松是如何对待女性的

    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不贪财,不好色。他是梁山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

  • 157 - 曾文正公嘉言抄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 血性-中国强大起来的精神力量!

    血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 血性精神,中国国家精神。 有血性中国强,无血性中国弱。 有血性是爷们,无血性是懦夫。

  • 读《曾国藩嘉言钞》【01】中层干部 就是:不贪财、不怕犯错、不惜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与彭...

  • 血性男儿

    打开百度浏览器,输入血性这个词语,我们会发现百度对这个词语的解释可以用“忠义赤诚”这四个字来形容。在坐的各位或许觉...

  • 《水浒传》——一曲“忠义”的悲歌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书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忠义血性”从何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kq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