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说明文单元。今日完成单元导读课。
本单元的大概念为“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单元核心目标暂定为1.理解说明文这个大概念;2.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3.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目标1和目标2是属于目标分类中的B2理念概念性知识;目标2属于B3 运用概念性知识。大任务为表现性任务,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平实性说明文。这样的确定来自于干国祥老师备课的启发,想要尝试着将大概念教学落实到自己的课堂里。
1.导读页明确单元主题
一问:通过导读页,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本单元是说明文
生: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要求我们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搜集,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某一种事物。
2.三次理解说明文大概念
第一次理解:快读本单元的所有文章,结合日常读过的文章,思考:什么是说明文?
叠加练习快读,学生们的这项本领不错。很快就有人举手发言。
生:说明文是在向我们介绍一种事物。
生:说明文里会说到那种事物很明显的特点。
生:说明文的语言不像平时读的那些文章那么有感情,就是干巴巴地说出来。
……
这是你们对说明文的初步感知,很多同学发现了其中的某些秘密。好极啦!我们不止是要知道说明文的大概意识,更要理解什么是说明文。请大家继续看。
第二次理解:我出示了艾青的诗歌《太阳》,童话故事《挂一个太阳在天空》,两个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请他们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比较,同样是和太阳有关的文章,你发现了什么?
生:诗歌里包含着浓烈的情感,本单元的《太阳》,情感表达感觉不是特别浓。
生:那些文章里都会有很多想象。这篇说明文是写实。
生:那些文章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或者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形象有趣。说明文就是用一些数字啊什么的来具体说明。
生:有的背后具有深厚的文化。说明文《太阳》没有这种感觉。
生:与太阳有关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吸引人。
……
师“你们分别从内容、情感、语言表达的特点,表达方法以及文章背后可能涉及的背景与文化都做了比较,非常会读书。而且对说明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再走一步。
第三次理解:出示“交流平台”,细读,勾画关键词。你对说明文,又多了什么理解?
生:说明文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让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
生:说明文会用上很多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师:是的,这些方法我们前期大多数都接触过,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还做过专项练习。
生:说明文不是像刚才说的语言都是干巴巴的,而是一种平实的风格,说明文的语言还有另一种风格:语言活泼,比如这个单元的《松鼠》,预习的时候读起来就蛮有意思。
生:说明文首先要求的是描述准确,清楚、有条有理,用语要严谨。
……
师:你们没有停留于一次获得答案,而是不断探究,用自己的话三次谈到了对说明文的理解,这就是一种高年级应该有的学习——深度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实在是棒极啦!关于说明文,学完本单元,也许你还有新发现,甚至有可能推翻现在的某些认识,那你就获得了真成长。马上要进入课文学习,还有人有补充吗?
生:我补充,我觉得说明文应该来源于观察。如果没有观察就写不出来。
生:写不出来就百度查资料啊?这里不是要求查资料写作文吗?
生:要是没有网络的地方,咋个查资料?况且,最初的资源还是来源于人的观察啊!
师:你们很厉害,关注到了说明文的源头在观察,还注意到了这一次写说明文要查资料。说明两者都很重要。那么,作为本次的习作,到底是先查资料再观察好呢?还是先观察后查资料呢?
生1:我认为先查资料,再根据资料去观察,就可以验证资料上写得对不对。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先观察,再去查资料。因为你选中对象后,观察到它的特点,想要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资料补充你介绍的对象。但是如果你先查资料,就可能被资料限制了,你的观察就变成了验证别人的资料,而不是资料为自己的文章服务。
这个孩子的发言真的让我很“惊异”。我并没有马上作出评判,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不管是资料在前还是在后,大家要想清楚,本次选择查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但是不能被资料牵着鼻子走,照抄资料不叫你自己写的说明文。
3继续探寻本单元的学习方式
现在大家对说明文有了很丰富的理解,接下来进入课文的学习,大家觉得要怎么学这个单元会更有效?
生:先学习几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我们再来仿照着写。
生:我觉得应该根据单元导读页的要求来,先找一找每篇课文写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再去找说明方法,是怎么写清楚的。
师:大家可以借助课后题思考,看看这两篇精读课文的重点是不是这两点?
学生们翻看了两篇文章的课后题,第一题都是指向内容的梳理,第二题都是指向了表达方法的学习。
下课铃声响,孩子们意犹未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