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情感读书
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作者: 灿烂jx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04:54 被阅读83次

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诗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大约有1500首诗歌留存后世,大多收录在《杜工部集》里面。

大器晚成的杜甫在世时声名并不显赫,但后来蜚声于世,他的作品对中国以及日本的文学创作都产生过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杜甫幼年丧母,从小寄养在姑母家中,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老年更是贫病交加,不但耳聋失聪,还半身瘫痪卧床不起,满腹才学终未得施展,59岁便客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

杜甫的出生地,学术上一直存在众多争议,在此不做讨论。

纵观诗人杜甫的一生,有六个特别重要的节点:

一、参加了一次考生全部落榜的重要考试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正好是唐玄宗即位的那一年。

青年时期的杜甫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是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第。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35岁的杜甫结束了漫游生活,来到长安求仕。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杜甫满怀信心的参加了唐玄宗在长安组织的诏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京都遴选的考试。

由于当时的权相李林甫嫉贤妒能,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也未能幸免。原本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未曾想却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让杜甫感到悲哀与愤慨。

二、向唐玄宗献“三大礼赋”,谋求职业发展,期望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政治抱负与理想

杜甫到长安后,长安带给他的除了困苦的生活还有冷漠悲凉的现实,加之最后一次考试无辜失败,杜甫的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他在贫病与苦闷中彷徨,甚至产生了退隐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求仕之路,也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杜甫走向了他一生都热爱的人民。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曾以一首《题少陵画像》,用白描式的手法,写出了当年杜甫在长安求仕不得、生活悲苦的凄凉景象:

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朒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科举之路走不通,杜甫只好另辟蹊径,不断向权贵投诗递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举荐,但是收效甚微。

公元751年,正逢朝廷举行“郊庙之礼”,于是杜甫做了《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有事于南郊》三大著名礼赋,连同一封情真意切的求职信,一同献给了唐玄宗,希望以此引起皇上的注意。

虽然唐玄宗很欣赏杜甫的才能,还为此组织了专门的考核,但是直到公元755年10月,44岁的杜甫才获得一个“河西县尉”的小小官职。

不过杜甫并未接受这个职务安排,朝廷后来改授杜甫“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管理东宫宿卫。

一个身怀大志奇才的人,苦苦挣扎了近10年,才获得一个如此卑微的官职,杜甫的挫败感和失意失落可想而知。

为了生计和糊口,在长安期间,贫病交加的杜甫沦落到与饥民为伍,购买减价官米的地步,而且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让杜甫感觉到了死亡阴影的逼近,他不得不强撑身体卖药于市 ,时常寄食于友人处,过着异常艰难的生活。

仕途的失意和个人的贫病使杜甫日益清醒,他看清了统治者的奢靡腐败与人民的深重苦难,杜甫再无青年时期的“轻狂”也再无青年时期的强健体魄,他逐渐转变成一个成熟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就此,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失意与困厄中诞生。

《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警世佳句都出自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还与当时著名的学者郑虔结成忘年交。郑虔的诗、书、画曾被唐玄宗评为“三绝”,他与杜甫在才华、性情、喜好、命运上都很相似。

三、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

唐玄宗天宝14年(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那一年,持续8年多战乱的“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

长安陷落后,杜甫在流离失所中安顿下家人,只身北上灵武,投奔在灵武继位的唐肃宗,不料半路被叛军俘虏押解回长安,半年后杜甫又冒死逃出长安,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这也是后来杜甫“左拾遗”称谓的由来。

不久,杜甫因替宰相房琯上疏求情,受到牵连险些被处死,幸亏当时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营救,杜甫才幸免于难。

公元757年长安收复后,杜甫再次回到长安,旋即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一时期,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亲历战乱和亲人离散,目睹了战争中百姓遭受到的苦难,这些遭遇使杜甫更加清醒也更加理性,他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和著名的《三吏》、《三别》等众多现实主义传世名作。

四、辞官西行

公元759年7月(唐乾元二年)杜甫辞官,携全家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人生苦旅,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一家备尝艰辛困苦,期间还有投奔甘肃泰州的侄子、投奔同谷(今甘肃成县)的县令,均未获得帮助。为了生计,迫不得已的杜甫还曾跟随养猴人到山上采拾橡栗充饥,挖中药黄独到集市上售卖,全家陷入居无定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困境。。

彼时杜甫曾作《空囊 》,诗中既反映了战乱动荡的景象,又自述了自己的遭遇和社会底层民众生活极其艰难的境况: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同年年底,杜甫一家抵达成都。在好友严武的资助下,浣花溪畔结下草堂,并常与邻居饮酒唱和。杜甫在辞官到成都生活的五年多中,除前一年比较流离颠沛外,其余时间是他一生中相对安定的时期,曾有一首七律《堂成》留世,主要描写杜甫所建草堂的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喜悦心情;杜甫还曾在定居成都草堂后的第二年(760年),游历武侯祠时写下咏史怀古的《蜀相》,我们可以在这两首诗里感受到杜甫少有的平静与闲适。

杜甫在成都时,还被再次镇守城都的严武任命为“检校工部员外朗”,这也是杜甫“杜工部”称谓的由来。

五、暂安夔州

765年4月严武辞世,失去凭依的杜甫一家同年5月离开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开始了漂泊荆楚的生活。

杜甫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为躲避繁重赋税和战乱而逃难的人群,难民们的生活处境极其悲惨凄苦,杜甫不禁发出了“乱世诛求急,黎民糠吃窄”的感叹。

766年,杜甫一家来到四川夔州,后又迁居夔西。这期间,杜甫染上肺病和风痹之症,修养期间,杜甫仰仗友人的资助,租借了农舍农田,经营柑橘园,过上了两年相对稳定的生活。

这期间,杜甫创作诗词400多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六、湘江绝唱:最后的漂泊

768年正月,杜甫一家离开夔州,沿长江东行,当时杜甫已经56岁,耳聋失聪,右臂因风痹之症不能动。但是为生计所迫,杜甫还不得不去鱼市摆摊卖药。

在一路漂泊不定的旅途中,疾病缠身的杜甫仍然心系天下,创作出了《登岳阳楼》、《岁晏行》等著名诗篇。

770年秋天,因洪水所阻,杜甫想去湖南郴州投奔舅父的想法不能实现,于是计划北上汉阳,想沿水路回北方去,船行至洞庭湖时,杜甫带病伏枕写成《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述说了自己贫病交迫的悲惨处境。

不久,杜甫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与世长辞,在失意与困厄中诞生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走完了他悲苦的一生,留下1500多首经典诗篇传世,为后人永远传诵。

相关文章

  • 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诗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

  • 白居易的《长相思》,画面真实,情真意切,体味其细腻的内心世界

    白居易,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与元稹共同...

  • 29杜甫

    杜甫是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大家都知道唐代那时候有很多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那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又是怎么...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说:“文章千古事”。的确,好的文章能砥品励行、净化心灵,引导读者走向光明、走向幸...

  • 杜甫:在座的都是垃圾,我才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那么,杜甫的偶像是谁呢? ——没错,就是李白。 (图为李白) ...

  • 杜甫尝尽世态炎凉,写下一首名作,短短29字将人性写到了极致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大唐诗坛上分庭抗礼,合称为“大李杜”。其实,杜甫的诗歌也具有浪漫...

  • “诗圣”杜甫 | 豫史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人并称“李杜”。 杜甫...

  • 诗圣杜甫

    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两人并称“李杜”。杜甫被看作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作多半描述民间疾苦,抒发悲...

  • 春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

  • 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失意与困厄中走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xj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