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留耕堂的来历

作者: 三峡纤夫 | 来源:发表于2016-07-19 08:19 被阅读553次
    沙湾留耕堂的来历

    南宋末期,在元朝大军进逼之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有十多万军民随小皇帝在江门崖山纵身跳入大海。

    当时幸存了一些人流落于南粤大地,有几个姓何的人来到广州番禺一个叫沙湾的地方,时间应该是1233年。

    当时广东被称为蛮夷之地,是京城被贬官员流放的地方,凡流放到这个地方的,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在加上皇帝佬儿记性不好,很少有人能回到京城的。

    当时己是元朝政权,而这几个姓何的人是南宋军队战败后逃出来的,如果被人举报是要杀头的,而这个叫沙湾的地方只有几户原住民,在珠江世代打鱼为生,这些渔民同情他们,因此这几个姓何的人便留在了沙湾。

    夲地人只打渔不种地,这几个姓何的人打渔不在行,于是便开荒种地,当地的一户渔民,姓氏不详,见其中一个何德明的小伙子英俊又勤劳,便将自己年方十八的小女嫁给她,这小女儿其实也早已心仪何德明,他父亲早己心知肚明。

    何德明与这姑娘婚后那就作夫妻恩爱,很快有了一个儿子何起龙,后来又有了其它儿子和女儿,当时是没有计划生育概念的。

    何家开恳的田地也愈来愈多,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何德明是一个经历了战争、亡国之痛的人,他开始考虑子孙后代兴旺这个问题,他发现,那些官宦之家,显赫不过三代,那些富贾之家,富贵不过三代,惟有耕读之家可久远。

    什么是耕读之家,那就是种田读书,四百年后湖南有一个叫曾国藩的人同何明德的认识一样。

    总结出这个道理后,何德明决定培养子女读书。于是,在村中办起了私塾,并请了先生,何明德的儿子女儿及村里其它渔民的子女全部送来读书。

    从此,儿童朗朗的读书声便在村中回荡,何德明心满意足的背着双手在村中走来走去,和遇到的每一个村民打着招呼。

    这个何德明不简单,他就是番禺四大名族之一"沙湾何"的一世祖,与另外三家"石楼陈、员岗崔、南村邬"三大名族并列。

    沙湾800年的历史,便是何家不断繁衍的历史,何德明的儿子何起龙22岁中了进士,何起龙四十多岁时与族人一起修建了留耕堂,但在时局动荡的元末被毁于一旦。

    大约过了30年,明朝洪武年间,何氏族人重新建起了留耕堂。为了更好地遵守礼制,满足不断增多的族人需求,1440年,何氏族人决定扩大祠堂,将留耕堂拆毁重建。

    清朝初期,沙湾乡各大宗族的奴仆会同乡民,组成"贯义社"在沙湾起事。他们以反抗乡中富人为目的,追杀族人,焚烧祠堂。

    时隔不久,为断绝沿海居民与台湾郑成功的联系,防止祸乱,康熙下绍沿海民全部向内地迁徒50里。受"迁海事件"的牵连,留耕堂被视为尊崇明代的建筑而被拆毁一空。

    1688年,复乡的何族人开始重建留耕堂,但只是草草了事。直到1700年,才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原来的结构改为了五开五进,并在不远处建起"水绿山青文阁"附属建筑。经过34年的改造,一座雄浑的何氏大宗祠终于展示在世人眼前。

    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留耕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沙湾留耕堂的来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jmjttx.html